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8-13 13:40黄仲房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因材施教应用

黄仲房

摘 要:随着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制定教学计划。在小学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从因材施教出发,对此种教学理念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教学;因材施教;应用

引言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实践能力为第一原则,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只有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全方面人才,教育活动才有意义。小学教学是每位学生必经的阶段,因此,小学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小学教学中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新时期下的小学教学模式与实际的教学方案不适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因材施教理念相互矛盾等。会出现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对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深刻,对新时期改革下的教学模式不够重视。本文探讨了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法,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模式的在实际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具体说明如下。

一、因材施教相关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观古今,因材施教在教育中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名家孔子就曾强调过从实际出发对教育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过度强调教师课前备课,提前列好大纲,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忽视了学生接受、理解能力的不同,与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不相符。而小学教育在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的基础,能够对日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加高效、快速的提高。所以,小学教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最大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异

人生而有异,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没有完全一样的叶子,人也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着重强调个体间的差异,注重个体特点,要求通过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上主要体现在学习接受能力,心理抗压能力,自身性格等几个方面,而先天存在和后天发展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两大原因。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学生在学习时的能力必然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师以既定的统一模式去固定化个体的差异性,不仅不能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最大的课堂效果,而且会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感到吃力,使课堂效率低下。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注重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特点的同学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使课堂效果最高化。

(二)教学方法存在漏洞

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中小学教育仍然有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方式上采取较为单一的模式,教学效率不高,课程进度慢,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不同等问题,致使小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对小学教育实行因材施教的时期,教师应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在教学上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不仅能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也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不断进步。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漏洞,首先是要研究出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结合实践,逐步的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一)整体和个性相结合的运用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孩子的起步教育,这个时候的心理上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全面发展进步的重要的保证。那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就要从教师方面入手,在面向所有学生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处理好整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整体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时不是忽略不同,而是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每个学生的不同的个体的差异。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孩子的不聪明或者有些问题,不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恰当的批评,言语态度的不当造成的。我们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然后找出差异,这是实施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基本保障。在平时的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好统一的要求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的关系。作为小学老师,应该从平日的教学中,逐渐掌握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独有的优点,去鼓励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教学大纲上,我们应该将整体与个性的教学方案量化具体化,更便于实施。同时也需要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一双发现美的双眼。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教师是面对学生的直接对象,代表着学校,代表着社会,责任十分的重大。所以,教师一定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其实质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为重点的理念。对于教师,也可以采取激励制度,激励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每位教师有自己的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样能够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三)不同时期不同教学方案

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的启蒙阶段,只有小学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生涯才会更牢固。小学教师应该平日里发现每个学生的情况,从而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找出差异,发挥优势,学生们都优秀,自然就消除了差异。教师们应该对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进行指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方案随着学生的变动而变动,而不是一成不变。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学,学生们才能扎实掌握,进步更稳定。只有根据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学,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因材施教,才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会埋没人才,也才能将因材施教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优秀,找到自信,人有了自信就会越来越有动力,才能成功。总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达到不同阶段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得到明显提高。

四、结束语

不论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材施教在小学教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实行因材施教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取有效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措施,渐渐地让学生融入教育中,不断激发自身的潜力,为以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东梅.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34):174.

[2]郑友祥.小学数学课堂中因材施教的布置作业的应用分析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2):281-281.

[3]杨震.因材施教原则在小学课文插图教学中的运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49-15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因材施教应用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