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8-13 14:09谢国芬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应用

谢国芬

摘 要:微课是将知识缩微成重点的几分钟,采取视频的形式代替口头解说,运用视频情境展开知识的逻辑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展开知识的思考,初中生物的信息本身就较为抽象,在面对生物的系列问题始终充满疑惑,因此为改善生物教学问题,优化教学的流程,教师可适当运用微课,与初中生物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在视频场景中,凸显出生物的奇妙多彩,让学生爱上微课视域下的生物,具备积极的生物思维习惯,应用微课整体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引言

微课与初中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短时间进入微课的状态中,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教师应在微课的情境下,布置有趣的生物信息,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的展开生物的探索,感知生物的深层次内涵,并在生物的学习中获得精神的熏陶,意识到生物保护等重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让生物学习也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在微课中更加直观的了解生物性征,主动参与生物的學习。

一、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优势

1.直观的呈现出不同的生物

生物具有多样性,在课堂上毕竟环境较为束缚,学生只能通过教材中的一些图像去分析生物的形态,但他们对生物仅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很多生物虽然有细致的描绘,但学生还是无法想象,通过微课能够较为直接的将课堂的环境延伸到生物的生长空间中,让学生看到生物的本真面目,学习起来不仅充满兴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2.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低,多是因为学生缺乏兴趣,对生物知识不重视,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而没有意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为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然的、积极的展开互动,打造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在微课中设置一些有趣的疑问,让学生改变自己的习惯,主动提出质疑。

二、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针对性应用微课教育初中生物教师在运用微课教育模式时,应明确此种教育模式服务对象为课堂中所有初中生。因此,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在制作微课视频时,生物教师应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以此作为基础制作教学视频,从而发挥微课教育模式的意义。如在学习“生物的特征”课程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与班级学生学习特点结合,在微课中选择合适教育资源。同时,教师可以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视频,以此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初中生观看视频后,将视频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使他们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以此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水平

2.组织教学活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部分实验需要的时间过长,这就需要学生坚持做好每天的记录才能更为系统与全面地对实验过程与结果有更充分的了解。但是,由于实验时间有过大跨度,很多学生难以做到每天观察与记录,这就不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优化。针对这一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就可用微课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班级中成立一个“生物实验社团”,由对生物学科十分感兴趣的学生担任成员,让他们完成实验的记录工作,用相继或智能手机将每天的实验现象精心拍摄下来,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实验数据。然后,交给教师做归纳分析,并录制成系统的微课视频展示给同学们,这就可让所有同学都对实验过程与结果有更为清晰的了解。比如,在学习《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这一实验的时候,因为种子萌发的时间需要好几天,所以很多同学由于疏忽或懒惰难以做到每天定时记录相关信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将观察记录的工作交给班级的“生物实验社团”,让他们坚持观察与记录,并提交结果。在基础上,教师可将所获得的图片、文字、数据、视频等资料录制成实验微课,其中涵盖有提出问题、合理假设、设计计划、落实计划、归纳结论、交流与表达等环节。由于微课中的所有素材都是同学收集与整理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3.完成演示实验

光合作用是大多数绿色植物具有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实验具有较高的微观性与复杂性,学生们难以规范完成,这就需要用演示实验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由于作为实验材料的水草不易得到,并且实验器材中的漏洞具有过长的柄,很容易让装满水的试管倒插在空气中,再加上获取氧气的检验过程十分复杂,因此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的顺利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用微课形式完成演示实验。比如,在学习《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氧气》这一实验的时候,教师就可用微课组织演示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实验原理、装置、现象、讨论与分析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解析。在解析中,教师可引入恰当的生活实例,对实验原理进行阐述:氧气具有助燃性;以图片介绍实验器皿;以视频形式呈现实验现象等。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需求适当添加旁白与文字,使得微课视频显得更为紧凑与流畅。

4.难点全面分析

引导学生生物思维初中生物教学中知识点较为简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应对其中的难点进行全面分析,重点讲解,以此引导初中生的生物思维,培养具有生物综合能力人才。同时,应将微课视频与教材内容结合对初中生进行教育,加深初中生对知识印象,打下坚实的生物知识基础。如,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首先应向初中生进行提问,并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使初中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生物知识进行充分思考,如本节课教师可以向初中生提问“动物的先天行为是什么?”使初中生能够在视频与教材中寻找答案,加深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印象,以此提升生物教学成效

结束语

总之,微课是新时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其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可拓展教学时空,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教学各个知识点的精准把握,有助于学生探究水平的优化,从而可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劢.利用微课开展初中生物实验翻转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7(37):46-47.

[2]胡桂娣、陈乐东.例析基于微课的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7,33(09):51-52.

[3]胡加坤、李金亭.基于微课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16(20):27-29.

[4]爱理.巧用微课,让学生爱上生物谈谈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95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微课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