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

2019-08-13 14:38肖建红付华莲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施工

肖建红 付华莲

摘 要:目前建筑工程规模和施工难度也逐年增加,这些都会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影响。通过安全管理的制订,严格监督安全管理的实施,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是未来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安全性,结构设计,建筑施工

建筑的安全性是对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其在建筑的实用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保障方面是最低的标准条件。那么在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方面就要严格的遵照安全性为前提来进行。

1 结构设计现状分析

1.1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能满足设计需求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给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因素,可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构想和设计图纸的绘制工作还是需要设计人员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来完成设计工作,建设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工作者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积水水平不是很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1.2建筑结构常用的建筑材料出现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取决于建筑结构材料的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要充分的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以及适用性。因为材料的质量不过关而导致建筑结构不合理的建筑安全性较差情况也很常见。其主要是由于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协调所导致的材料强度不够、承重失衡或者重心偏移等问题出现的结构稳定性不强而出现安全问题。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和经济成本都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例如建筑结构出现墙体裂缝的情况,根据其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种:温度裂缝、构造裂缝及应力裂缝。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材料在搅拌过程中的比例失衡或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

1.3设计人员缺乏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意识

建筑设计者年龄趋于年轻化,安全意识很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很多关于安全的细节问题并不会考虑到,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沉降等问题都容易被忽视。其设计灵感很强,创新能力很强,功能性比较强,可是他们往往会忽视建筑本身的性能,更不要说建筑的安全性。建筑功能设计越完善,就会因为细节设计处理不到位,而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2 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2.1重视抗震设计,提高建筑安全储备

通过对地震灾害的调查研究,我们都知道抗震设计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保障有重要作用。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筑抗震设计,加强其建筑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应该认真指导落实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抗震措施的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適当提高我国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我国设计规范相比于国外来说,在一些具体参数上还有些低,在安全储备上还不够,可以借鉴国外设计规范的优点,在实验数据的支持下,调整各方面的设计参数,提高对建筑的安全储备。

2.2刚柔并济原则

在设计结构时必须采用刚度和柔性的原则,如果建筑结构的刚度太大,建筑结构的变形能力就会减弱,当外力受到影响时,建筑结构就会坍塌。建筑施工的灵活性太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严重的变形问题甚至建筑物本身的外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合理的选择建筑施工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很好地运用建材的弹性和抗争的特性,从而使建筑材料延性提高进而使建筑的抗震能力增强。同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重视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施工人员还可以运用弹性设计的方法来改善。

3 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策略分析

3.1设计结构图纸前详细考虑各类问题

设计前要对建筑项目周边的地质环境仔细勘察,明确建筑桩基的具体位置和桩基里面的钢筋达到的深度以及混凝土的规格,随后对建筑内部的消防逃生通道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为建筑居住者提供充足的逃生空间,最后要充分的发挥建筑的用途,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保障建筑的功能发挥。

3.2优化改进房屋结构负载

在设计现代房屋建筑结构时,要高度重视房屋建筑的风荷载以及抗风系统优化。尤其是风荷载,必须对其保持有效调整,建成的房屋建筑才能有效抵御外部自然灾害冲击,保证居住者的生命安全。概而言之,唯有保证房屋建筑具备良好的风荷载与抗风系统,房屋建筑的安全性与抗震性才能有效提高。对此,建筑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建筑时,要注重及时调整和完善建筑结构的荷载,使房屋支柱的预应力得到保障,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可能性安全事故出现。但在调整房屋建筑结构的负载时,建筑工程师要严格落实国家的房屋建筑规定。

3.3优化钢筋混凝土设计,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物的耐久性能决定了建筑能够使用的年限和安全性能,然而建筑的耐久性是有建筑施工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来决定的,只有优化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它们适合建筑周边的质地环境,使得建筑耐久性更强。要想得到最佳的配合比,就要进行反复的论证试验,同时根据建筑周围的地质条件来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只有通过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才能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不但确保了建筑的安全性,还能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3.4采用多种提升安全性的设计方法

目前,在设计房屋建筑结构时,我国建筑工程师都倾向于应用以概率理论为核心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相较于其他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法能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这些设计方法时,设计者要着重考虑房屋建筑结构的功能以及其使用状态,尽可能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基础上充分确保正常状态设计。

4 结语

如何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是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在按照国家规范的前提下,注重抗震设计,加强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设计规范的安全储备;应合理使用设计软件,能够合理判别计算结果的对错。同时,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对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的质量要求,提高其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宝龙.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建设方案[D].华北理工大学,2018.

[2]罗丽娟.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王威.基于安全视角下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影响因素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