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李大钊同志精神,铭记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9-08-13 17:08毛泓蛟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李大钊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学生时代每年都会到卢龙县中学(李大钊就读过的永平府学堂)的李大钊纪念馆去慕先烈之风,伸先烈之义。李大钊同志不仅是革命理论的先驱者,更是革命实践的先驱者。在众人茫然四顾找不到方向时,他“妙手著文章”,是伟大的号召者;在无比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铁肩担道义”,勇往无前,是坚定的践行者;在白色恐怖四面合围时,他“纵死侠骨香”,用丹心碧血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传承李大钊精神,就要以李大钊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为镜,就要以李大钊同志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精神为镜,就要以李大钊同志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的为民思想为镜,就要以李大钊同志“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人格风范为镜,做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党员干部,时刻铭记共产党人的初心。

一、“经天纬地才、妙手著文章”显初心

在近代中国山河破碎、列强环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何以为家?何以为国?有的人躲进小楼成一统;有的人寓居海外求己安:有的人茫然四顾唯叹息;有的人争名夺利谋己身。李大钊同志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奋笔疾书,高声呐喊试图唤驾身边的国人。他以 《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阑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他分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原因,得出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伟大结论。在《青春)中他充满激情地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正是在李大钊同志的呐喊声中,唤醒了一个又一个的共产党人,他们汇聚成溪,汇聚成河,以汪洋之态席卷神州大地,让共产主义的旗帜插满神州,用共产党人的情怀感染群众,积极的践行共产主义,让无数人坚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铁肩担道义、倾家纾国难”现初心

李大钊坚定的相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为此他矢志不渝,九死不悔。他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和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李大创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他领导下,先后发动了开滦大罢工、二七大罢工等著名斗争。他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谈判国共合作,并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线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北方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他积极地进行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改组后的国民党在北京的组织。他努力为南方的革命运动培养、输送了大批干部。他坚决支持当时主要在南方一些农村蓬勃兴起,同时也开始波及北方的农民运动,并著文论述开展农民运动和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他生活俭朴,提倡简易生活,认为“衣食宜俭其享用,戚友宜俭其酬应,物质宜俭其销耗,精神宜俭其劳役。务使自己现有之精力、物质,克以应与已缘接而生之要求之负担,绰有余裕。而后道義可守,节操可保,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处固能安其朴素,出亦不易其清廉,俯仰天地之间,全无所于愧作也。”他能够拿出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来资助 党组织活动经费,对需要帮助的青年学生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对受难的同胞和国际友人,他能够热心捐助;以致于李大钊就义后,家里“一贫如洗,棺椁衣衾,皆为友助”。

三、“纵死侠骨香、视死忽如归”献初心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革命运动就已经开始转入低潮,京城局势越发紧张。李大钊的友人和夫人都曾三番五次地劝他离开,党中央也安排他到武汉。李大钊却回应妻子:“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4月6 日李大钊被捕,在狱中他“自谓平素信仰共产主义,侃侃而谈,不愧为革命志士本色”。当时的报刊详细地记录下了李大钊生命的最后时刻。行刑当日,李大钊“意气轩昂,胸禁爽明,不知其为铁窗人也”;“旋经行刑人拥登绞台左绞绳下铁盖上,面南而立,一位行刑人反接两手,缠缚全身并折绳结环,神色自若不变”;“高呼‘为主义而牺牲'毅然延颈就环”;“绞杀三次,历时28分钟之久”;“七窍流血,但仍面貌如生”。

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才不怕牺轻。对于“牺牲”,他曾这样论说共产党人的生死观:“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才成为无始无终的大生命,大生命就是大自然,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他勇于献身的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正是先驱者的热血激励着无数青年,才有了我们今天辉煌的事业。

四、“传承大钊精神”牢记使命

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祥。”

我们要像李大钊那样毫不动摇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我们要像李大钊那样对党的事业坚贞不渝,始终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以人民为中心,无私奉献,为民担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李大钊用生命践行了诺言,用热血为我们铸就了“革命史上的丰碑”(鲁迅语)。今天,我们纪念和缅怀李大钊,就要从李大钊等革命前辈和共产学人的政治品格中汲取精神滋养,并大力传承和弘扬;要坚定不移地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忘重托,砥砺前行。这是历史的责 任、时代的担当,更是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庄严承诺。

作者简介

毛泓蛟(1985—),女,河北秦皇岛,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投资促进中心,本科,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李大钊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关怀青年的李大钊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