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礼》阅读训练

2019-08-13 19:14刘腾辉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脑梗成人礼短信

刘腾辉

【原文】

成人礼

林特特

孩子两岁,她有三次情绪失控。

头一次发生在刚出院时,回到家,她只见母亲,不见父亲。

临进产房,她还接到父母的短信:“已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

她抿一口鸡汤,问:“我爸呢?”母亲支支吾吾,说父亲单位有事,过段时间再来。

她勃然大怒:“什么事比我还重要!”

月嫂把食指竖在嘴唇中间,她收声,而母亲哭了。

原来,父亲在上车前突发脑梗,半边身体发麻,继而不能动,母亲把他托付给前来送行的叔叔。

她呆若木鸡,天好像塌下来了。

月子里,她常睡不着觉。更重要的是,一个家的平衡从此被打破。

月子将完,父亲终于来了一趟北京。

他说:“恢复得很好,我在脑梗中算是很轻很轻的。”但第二天,他就因眼睛剧痛,就近住了院。

“我真的算是很轻很轻的。”父亲坚持着,与她作别。

一年后的一天,她蓬头垢面出现在办公室,前一夜根本没睡。

“你知道,凌晨两点在医院,挂完号发现前面排着136个人,怀里抱着身子滚烫的孩子,心里想着明天还有多少事要做,这是什么感觉?万念俱灰!”

她手动,嘴也动,父亲和同事同时收到她的信息。

同事附和着,父亲则在电脑那头说:“我怎么不知道?你小时候发烧,大雪天,下夜班,我用大衣裹着你,骑车去医院。下了车,冻得话都说不出来。”

她打着字,眼泪啪嗒啪嗒掉在键盘上。

“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父亲和同事说了差不多的话。

她去卫生间擦把脸。

回办公室,QQ上父亲的头像还在闪烁。“有一年,你妈低血糖晕倒在床上,你也生病,我照顾你们两个,不也过来了吗?”父亲还在安慰她。

她出了会儿神。她总想:同样的年纪,遇到同样的事,她不会比她的父母处理得更好。

几天后,她在城铁上无聊,打开手机,看到一条未读短信。

“以后有什么事都跟我说,别跟你爸说。你爸爸已经不是过去顶天立地的爸爸了,你爸这几天都没睡着觉。”

是妈妈。

她又看了一遍:“你爸爸已经不是过去顶天立地的爸爸了。”

雪地里抱着她的爸爸,给她洗头洗到高中毕业的爸爸,随便她发火、抱怨、撒娇的爸爸……俱往矣。半边嘴、胳膊、腿不能动的爸爸,坚持说“很轻很轻”的爸爸,安慰她、转而睡不着觉的爸爸,在家里转来转去说自己没用的爸爸……

她用双手捂着脸,在城铁上号啕大哭。

“中年后的每次哭,我都感到羞耻,我哭,说明我无能。”她回短信给妈妈,“除了今天。我哭,是因为我发现,我再没有撒娇的资格,不能向任何人求助,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三十多岁的人了,孩子的妈,才知道,我必须长大。”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3期)

【阅读训练】

1.小说开头说“孩子两岁,她有三次情绪失控”,分别是在什么时候?(3分)

答:

2.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简要分析。(3分)

答:

3.小说倒数第三段写以前的爸爸和现在的爸爸,有什么作用?(3分)

答:

4.文章是通过什么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旨在表达什么中心?(3分)

答:

【参考答案】

1.第一次,是在她生完孩子刚回家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第三次,是几天后,在城铁上读妈妈发来的短信的时候。

2.本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以“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由怨恨,到伤心,再到忏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突出了小说的中心。

3.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父亲对她的关心、鼓励以及她对父亲的依赖、感激之情。

4.文章通过重点描写主人公与父亲在QQ上的对话,表现了父亲对她的关心、鼓励以及她对父亲的依赖、感激,表达了深沉而伟大的父女之情,有力地彰显了亲情的伟大。

猜你喜欢
脑梗成人礼短信
特别的成人礼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画圈测脑梗存在片面性
本报与BTV科教《健康北京》联动 六次脑梗之谜
道歉短信
成人礼
代发短信
七夕成人礼
耳鸣和脑梗有关吗
千奇百怪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