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2019-08-14 02:01徐娜杨宇峰滕飞
医学信息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临床技能实践技能虚拟仿真

徐娜 杨宇峰 滕飞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讨论临床技能教学中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要点、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要点及虚拟仿真平台运行管理的建设要点,为医学院校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3.00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3-0001-03

Abstract: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s created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 in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breaking through the time constraints and space constraint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increasing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ully mobilizing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curios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resources in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edical colleges to apply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Key words:Clinical skills;Virtual simulation;Practical skills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在学习阶段进入临床实习时间有限,而实习期能够促使医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筛选整理,综合完善,最后为医疗工作服务。在实习中观摩-实践-指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国际化教育步伐。因此,突破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够供医学生反复多次的模拟临床诊疗场景,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临床操作技能。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构建病人模型及模拟临床情景,应用于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中,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记忆并为临床技能教学带来深刻影响。

1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技能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医疗卫生行业准入制度的完善,医学生临床实习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因此使医学生熟悉临床环境,强化职业素质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迫在眉睫。虚拟仿真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用虚拟的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在医学教学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通过模拟病人、模拟情景和操作软件等方法实现教学用途。虚拟仿真技术具有真实性和互动性,通过环境虚拟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虚拟病人,使医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处置病人后,病人予以反馈,实现了临床情景的真实再现,为学生提供无风险的临床知识技能学习的平台[1]。虚拟仿真技术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可以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真实化的得到临床技能和思维训练,虚拟仿真技术为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决医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临床思维欠缺,专业能力不足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在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2临床技能教学中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要点

2.1构建合理教学体系  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指导,以医学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实验性、创新性”为立足点,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技能训练项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建立系统化,且相对独立化的临床技能虚拟仿真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覆盖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体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向渗透性,满足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人员的教学,并且能够用于临床技能的培訓与考核中,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系统化的教学体系[3]。

2.2教学项目生动形象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其根本落脚点在于为医学生服务,因此实验项目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深刻印象。基于这一要求,教学项目的设计开发必须生动形象,设计严谨,在构建虚拟环境时要尽可能的接近于临床场景,这样学生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构建虚拟病人时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临床患者的真实反应,在学生处置正确时,病人能够出现好转迹象,在处置不当时,病人病情出现恶化甚至死亡,真正的让医学体会到医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于患者的生命,从而认识到认真学习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不断培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2.3教学内容丰富  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开发是虚拟仿真资源建设的核心,项目的设计制作要注重校企合作,依靠企业的计算机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对接。要注重校校合作,以资源共享的方式丰富虚拟仿真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要重视结合科研,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虚拟仿真教学内容的建设可以分为基础类训练项目、专业类训练项目、思维类训练项目、综合类训练项目等,并将虚拟仿真标准化病人及虚拟仿真多站式考核中心作为建设内容,从而最大限度的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

2.4建立虚拟仿真标准化病人系统  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模拟病人临床表现的正常人或病人,应用于医学院校的教学和考核中更接近于临床,能够锻炼学生或评估学生的临床能力。目前,标准化病人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遍,由于招募并培训职业标准化病人需要大量经费和精力,因此在我国仅有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少数高等医学院校开展标准化病人的考核与辅助教学[4]。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病人,通过计算机技术输入设计病例,尽可能的使虚拟病人接近临床真实病人,使虚拟病人与医学生进行互动,并通过对比预设答案,给与评判或成绩。

2.5建立虚拟仿真多站式考核中心  多站式考核中心是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中心,通常设有内科标准化病人,外科标准化病人,妇科标准化病人,儿科标准化病人,诊断性穿刺,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等考站,采用客观的标准,多方面评价医学生临床技能的综合水平,广泛应用于医学生考核评价之中[5]。然而,多站式考核需要受到考试场地,评价专家,标准化病人,考务人员,实验材料等多方面限制,学生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模拟练习,这样不利于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更不利于学生以考促学,因此建立虚拟仿真的多站式考核中心,通过计算机虚拟技术,让学生通过终端设备进入虚拟考核中心,进行模拟练习,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

3临床技能教学中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要点

3.1创建互联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未来的大型网络教育平台,是展现国家教育综合实力的体现形式。目前,教育部已经完成一批虚拟仿真实验立项评估工作,要将虚拟仿真、互联网等实验教学模式对接,并在全国医学院校逐渐推广应用[6]。因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以实现远程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目的,让学生随时随地的练习各项临床技能操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创建高质量的临床技能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应用于全国医学院校,提高国家医学教育软实力。

3.2尽量实现远程访问  近年来高校或公司开发的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大多在学校实验室提供的电脑上运行,这种运行方式相对稳定,便于使用和管理,但是不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也没有真正的达到虚拟仿真中心共建、共享的要求,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应尽量实现远程访问,使用户不仅能够在校园网进行访问,在其他的局域网也能够登录访问,而且最好支持移动APP、windows等多个平台构架,使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均能进行远程访问,使学生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化[7]。

3.3项目开发校间共享  虚拟仿真项目投入人员精力和资金普遍较大,如果各高校间不相互沟通借鉴,其建设的项目仅供本校学生使用,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目前,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的申报以项目为单位进行,这样有利于虚拟仿真项目的高质量建设,这些高质量的虚拟仿真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极大的丰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训练内容,且可以提高虚拟仿真项目的利用率,实现虚拟仿真资源的高效推广和应用。因此,虚拟仿真项目的开发应该与其他高校建立共享机制,使高质量的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高效的为医学生服务。

4虚拟仿真平台运行管理的建设要点

4.1管理队伍建设  中心主任作为教学实验中心负责人,在虚拟仿真项目运行机制上作为第一责任人。在制度建设,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开放管理模式,实验室运行方案,实验室建设规劃等方面进行总控全局,确保在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中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依,确保实验室运行方案合理,及后续建设的持续性和先进性。中心实验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及实验室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仪器设备账物相符,确保设备定期保养与维护及实验室安全使用和环境整洁。

4.2教学队伍建设  教师是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主要设计者,是最熟悉教学内容,最了解学生的教学人员,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是设计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贴近临床实际,又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临床技能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关键。可以采用最专任实训教师与外聘医院高年资医生相结合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设计出高质量的临床技能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4.3信息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心技术人员的支持是确保虚拟仿真平台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的前提,因此,应全面提高信息技术人员队伍素质,通过学习、培训、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等方面促进其提高工作能力,以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5总结

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形象化、便捷化学习方式,是信息化时代中教学改革的重大创新,这种新教学方式能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不可忽视对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医学生到临床技能实训室逐项进行练习是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基础,要做到虚实结合,共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涛,丁勇,秦淼,等.虚拟仿真技术在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15-16.

[2]杨宇峰,徐娜,滕飞,等.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8):9-11.

[3]杨宇峰.中医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中医药导报,2016,22(16):119-120.

[4]杨洁如,许丽芳,李熠,等.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虚拟仿真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2):71-72.

[5]林鸿程,梁馨云,吴柱国,等.某校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培训中心建设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2):1903-1905.

[6]汤文莉,毕伏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1):86-88.

[7]王曜晖,周万津,姚新生,等.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2):1128-1131.

收稿日期:2019-2-18;修回日期:2019-3-12

编辑/钱洪飞

猜你喜欢
临床技能实践技能虚拟仿真
医学实习生临床技能模拟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5+X”模式改进五站式考核的初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