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与资源整合

2019-08-14 01:48董敏
赢未来 2019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董敏

摘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展了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可是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使得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在实际中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配课程少、时间短,甚至不重视等。本文在积极的心理层面的上引出去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注重培养构建和谐积极的心理健康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体系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持续的成长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资源整合

在近几十年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小学心理教育的发展也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人们也对其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不过,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和心理健康有关的教育工作存在某些特定的障碍对象,因此使得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盲区,在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限定了心理教育资源的发展,将心理教育的目标设成“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却忽视了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如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将全方位发展资源整合,本文主要从一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全域

现如今,在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都会发生心理活动,班级教育密切关系到学生智力的成长和人格的发展。各个学科的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为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学习,同时也为了便于管理和分工,才会被分成许多不同学科。

总的来说,学生和学习环境相互交互,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就可以发展自身的人格,性格等,它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日常生活。如果想要突破各不同学科间的界限,时刻更新各科教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就需要凭借自身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门不同学科中。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育者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工作,从而拓宽整体的心理健康思维,引导教育者对课程划分和纠正的学生错误行为和想法,最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

比如,为了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学校都设立体育课,学生可以通过在体育课上的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自信;体育课上的集体项目和游戏,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外向的性格;对于内向文静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参加例如单杠,跳山羊这类精彩刺激的项目,通过经历这类惊险刺激的活动,使其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时打消他们畏惧的心理,在遇到意外时会“老练”许多;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在面对这类学生时可以带领他们玩篮球等这类集体性球类活动。团队之间的沟通、合作是游戏胜利的重要因素,在合作中提高他们团队之间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有的学生性格懒惰慢热,可以带领他们参加一些竞争较为激烈的项目,如踢足球,接力赛等,这类项目在进行时情况复杂多变,过程中需要同学们沉着、冷静应对。

在小学教育课程中,心理教育的机会很多。教师应该规范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和目标。将规范的心理教育资源进行发掘和系统的整合,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资源就会无穷无尽。

2 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交互作用一直被大多教育者强调。可是在现实中还是归结于学校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学校对小学生精神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们良好人格形成的起点,但是,如果在家庭内部不注重孩子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家庭因素也会成为诱发孩子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

亲子之间的关系,原生家庭的环境,长辈的引导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父母自身的日常行为是影响儿童心理的决定性因素,有不可替性。父母维持稳定的感情状态,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适当释放心理压力,改善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方法等,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关系越和睦,越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有许多心理学的专家都研究过社会因素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社区关系都会从一开始影响儿童的兴趣爱好、性格、自身行为、价值观、理想等产生影响。因此,要利用一切积极的,有益的因素,把握一切机会为小学儿童营造有益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3 激发儿童自身力量,提高学生的持续成长能力

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创造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开发创造性和潜在能力提供了认知和塑造儿童人格的必要条件。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外在环境,还要注意孩子们个人的主观意识,并使用心理学知识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现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身为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固有的创造性和潜在能力,尊重学生的认知特性,配合学习风格进行心理指导;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通过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作主要方式,充分开发孩子们的潜能和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充分尊重孩子们的爱好,从传统只注重孩子成绩的状态逐渐向“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独立意识,通过观察他们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表现,解读他们内心想法,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难题,摆脱困扰,成为一个对未来和生活有想法,有看法的个体。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小学心理教育体系,需要注重改善学生的人格,形成其独特的品质,并且培养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4 巧用标签,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标签来形容某个人,同样许多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用标签的方法来表现。令人吃惊的是,学生经常有意无意的通过行动来证明老师的标签是正确的。比如,老师们通常用勤奋、学习、听话、服从纪律,尊重教师、诚实、正直形容好学生;淘气、调皮、懶惰、不思进取、贪玩、谎话连篇、油嘴滑舌等则是描述坏学生的标签。教师在学校授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不知不觉地通过眼神、语言、情绪和行为等暗示传递给学生。这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所以许多儿童会不自觉遵从老师的定义。事实上,教师在给学生贴标签的同时,也为自己贴上了标签,有意无意的逐渐使儿童转变对自己的看法。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形成在亲密的人际交往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通过有意无意的心理暗示逐渐朝着别人期待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是促进个人社会化和自我启发发展的重要方法。教育评价,特别是教师评价,对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5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现代心理教育的必要性,近年来中国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完备的地方。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基于积极向上的发展目标,在儿童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渗透到所有教育和教育活动的领域,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激发儿童自身的潜能,培养其健康心理的形成,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思立.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85-86.

[2]田蜜,邓铸.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与资源整合[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2):51-55.

[3]林凤英.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3):11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烘焙有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老年人不可忽略心理健康
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