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较教学的方式理解文章内涵
——以《后赤壁赋》教学为例

2019-08-15 07:05曹婷如顺德区龙江中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长啸赤壁赋道士

■曹婷如/顺德区龙江中学

一、教材分析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到达黄州之后,面对几近绝望的政治生涯,在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解脱的过程中写下的传世佳作。从这三篇诗文中,不仅能看到苏轼创作风格的改变、文学艺术的成就,更能看到他思想境界的转化。黄州突围,于苏轼而言,是作为儒者的他遭遇政治绝境后自我排遣从而让自己最终从容面对人生的重要行动,于后人而言,则更具有无尽的精神力量。

在教材模块的设置上,《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分属于粤教版必修1和选修教材中的,其实,从思想感情的变化上来看,正如金圣叹所言:“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如果没有后赋,前赋表达的思想便显得不够明朗;如果没有前赋,后赋便显得过于神秘,如同一个荒诞的故事。所以,对两篇赋进行比较阅读,才能更好地把握苏轼思想情感发展的脉络。

在学习目标上,设定以下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比较学习,了解《前后赤壁赋》在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文学成就。二是通过比较苏东坡前后两次突围行为,理解苏轼黄州突围的精神内涵和价值。

二、个性处理

在对《后赤壁赋》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见的处理方式是以“情感变化”及“道士化鹤”的寓意为讲授重心,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却容易因为“道士化鹤”的神秘色彩的原因而出现探究过深学生理解不了或讲解较浅而无法探究内涵的情况,尤其对于语文素养较弱的本校学生。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抓住《前赤壁赋》“主客问答”实质上可看做作者的自问自答及《后赤壁赋》中独自登高长啸(“盖二客不能从焉”)及“道士化鹤”(梦)两种行为的个性化特点,得出黄州突围的实质是一场个人的修行,“成长是一件必须自己独立面对的事”的结论,使学生在体会文章的文学魅力的同时明确文学创作在排解郁结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从文字中得到受益终生的精神力量。最后由此拓展到中国文人在面对逆境时的不同解脱模式之探究(以史铁生、陶渊明等文人为例),启发学生的专题探索思维。

三、课前准备

(1)完成《后赤壁赋》的字词梳理等工作

(2)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前预习案部分

(请根据已学的知识,并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自主完成以下资料的查找和整理工作。)

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完善作者个人简介。

②自主梳理以下行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对象 文化内涵登高长啸鹤道士

(3)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以下推荐资料:

①余秋雨 《东坡突围》 散文

②方方 《喜欢苏东坡》 散文

③中央电视台 《苏东坡》 纪录片

④ 林语堂 《苏东坡传》 长篇传记

四、比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朗读《后赤壁赋》

(一)启学

师: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前赤壁赋》,并通过观看视频、阅读相关文章的方式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那现在大家对苏轼的最主要的印象是什么呢?

生:乐观、豪迈……

师:看来苏轼这位大文豪在大家心中都是豁达的代名词。那我们也都知道,苏轼这一生实际上过得并不顺畅,那么一生坎坷不断的苏轼是如何让自己在不断的命运变迁过程中做到从容不迫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黄州。

生齐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师:苏轼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到黄州的?

明确:孤独、遗憾、寂寞,又带着一些傲骨。

师: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一文中说黄州让苏轼“真正成熟了”,这种成熟是如何实现的呢?

(二)探学

完成表格,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探究苏轼黄州突围的内涵。

(小组讨论并完成黑板展示)

篇目 景物特征/手法情感变化具体夜游行为表达方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要求:尽量在原文表述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三)赏学与评学(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及点拨)

1、比较两篇赋的不同景物特征及手法

生:齐读两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

《前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特征:清幽、宁静、静美;手法:比喻、拟人、白描。

《后赤壁赋》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特征:萧索、深幽、寒寂;手法:白描、动静结合、拟人。

师:同是赤壁之景,为何在作者笔下变化如此之大?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补充历史背景:

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

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不但能自如使用各种描写手法将景物特征准确、熨帖地表现出来,更能使情景合一,可见文学才华之高。

2、比较两篇赋的情感变化

《前赤壁赋》 :乐甚 愀然 喜而笑(乐)

《后赤壁赋》 :乐 悲、恐 怅?乐?

根据学生的展示,将《后赤壁赋》中最后的感情归属存疑。

师:要明确《后赤壁赋》中作者最后的情感走向,必须回到作者的具体行为动作中。

3、比较两篇赋的夜游行为

(1)生读描写“登高长啸”片段。

师:这一段中其中有一句话在段落中稍显突兀,是哪一句?

“盖二客不能从焉”

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独自登高长啸

师:根据课前预习自主查阅的资料,思考:独自登高长啸的行为,为何会让苏轼“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生交流讨论(点拨:《前赤壁赋》中是否有类似的情绪?)

明确: 登高长啸的苏轼期望与大自然进行对话,抒发心中的郁结,从大自然中获取力量,却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生命的短暂。

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2)孤鹤与道士可看作一体,是否有文本依据和理论依据?(以课前预习自主查阅的资料和课本资料为依托)

明确:“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鹤:道家仙物,是超凡脱俗的象征道士:在道家进行修行的,道行高深的人。

(3)在“夜梦道士”这一情节中,苏轼在梦中与道士之间展开了一段怎样的交流?这对苏轼的突围起了什么作用?

①明确:

道士:揖予而言 俯而不答

顾笑

苏轼:问其姓名 我知之矣

惊寤

核心话题:赤壁之游乐乎?

②师生共同表演情节,体会情境

明确:两人之间的对话,是答非所问的。

道士:问而不求回答;

苏轼:避而不答。

③重点体会:道士之“顾笑”与苏轼之“惊寤”

师:道士的笑有何潜台词?苏轼的惊寤,是被道士发现了什么秘密?

明确:道士的笑,在这里对苏轼起点化作用:你快不快乐,只有你自己知道;既然快乐只是自己的事,又何必故意为之?

(4)小结:再次比较东坡前后两次突围行动,让我明白了:

生讨论、自由发言

师明确:成长,是自己必须独立面对的一件事。

生齐读: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灭寂之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余秋雨《东坡突围》

五、拓学

逆境,是人生中无法逃避的境遇;逆境对于中国文人往往有着更深刻的文学意义和精神意义,请以陶渊明和苏东坡为例,探究中国文人身处逆境时的不同解脱模式。(也可以史铁生为例)

陶渊明 苏轼诉求对象精神依托文学表现其他表现

通过比较教学,学生了解了《前后赤壁赋》在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文学成就,理解了苏轼黄州突围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和文学创作在精神世界的力量,从而获益终生。

猜你喜欢
长啸赤壁赋道士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A New Way of Dao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长啸有利于身体健康
古人是怎么清洁口腔的?
王婆酿酒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以啸养生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