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软件对大学生寝室用电安全意识的分析
——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2019-08-15 11:58
安全 2019年7期
关键词:信度寝室用电

何 谦 王 雨

(四川师范大学 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在住宿、财物、饮食、个人信息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1]。其中住宿安全所涉及的寝室用电问题,是造成大学生大规模伤亡和个人及公共财产损失的最重要因素,而此因素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大学生寝室中常见的不安全用电行为有违规电器的使用及不安全用电操作,如使用大功率电吹风、卷发棒、烘鞋器、乱接乱拉电线、湿手触摸电开关等[2]。除此之外,大学生对发生电器火灾后的应急措施、自救措施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其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寝室用电安全问题在确保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近年来,各界对此方面的研究甚少。

1 编制调查问卷

1.1 预试问卷结构

根据吴小勇[3]等人的观点,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可从3个维度进行构建,分别为安全认知监测、安全认知体验和安全认知知识。具体解释分别为个人形成的能反映自身安全意识的行为习惯、个人储备的对危险场景的应急处理知识和掌握的逃生技能以及影响个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外部因素。本问卷即采用以上3个维度并结合大学生寝室用电相关实际情况进行构建。

1.2 问卷题目及预试人数确定

根据学者DeVellis[4]对预试问卷项数提出的看法,通常取预试问卷的题数为正式问卷的1.5倍,并基于本问卷正式问卷题数为20题左右,最终确定预试问卷的题数为30题,且3个维度各10题。为保证问卷具有可分析性,且基于预试对象人数以最多题项的分量表题项的3~5倍人数的原则,确定参与预试的人数为100人。

1.3 预试问卷分析

1.3.1 问卷整理与编号

为了便于数据的整理、统计及分析,本文对调查问卷的题项设置了变量和建立了适当的编码规则[5]。本问卷编码如下:

以表格形式进行编码。第一列NUM为受试者编号1-100;第一行a1-a30为第1题至第30题的题目代号;根据李克特五点量表的计分规则,题项通常给予1~5分,以本问卷的四点量表而言,各题目的4个选项分别表示对题目的陈述语句认同程度依次加深,选项数值分别对应1-4[6]。将各变量对应输入SPSS软件进行下一步分析。

1.3.2 项目分析

(1)反向题重新计分。分析本问卷中存在反向题,为使题项计分方法一致从而使最终结果能有效反映被试的安全意识,需对反向题进行重新计分。本问卷中共存在10题反向题,在SPSS24.0中将这些题目进行重新计分。

(2)求出问卷总分排序后进行高低分组。先将问卷总分按照降序排列,记下总人数的27%处的分数,则此分数及以上的为高分组;再将问卷按升序排列,记下总人数的27%处的分数,则此分数及以下的为低分组。

(3)t-test检验高低2组在每个题项上的差异(部分结果,见表1)。

表1 独立样本检验部分结果Tab.1 Partial results of independent sample test

(续表)

根据表1,结果表明,a1-a30中除a2和a10外均达显著(显著性双尾值小于0.05)[7],因此考虑将此二题删去。又因实际研究情况,根据显著性双尾值大小删去a5,a6,a9,a11,a15,a16,a20,a28,a30共9题鉴别度不高的题目。最终确定正式问卷保留19题,并进行排序。

1.3.3 信度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分析问卷是否可靠和是否有效,继续对本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若表征信度的α系数越高则代表本问卷的信度越好[8]。本问卷的α系数为0.874,表明其信度颇佳。

1.4 正式问卷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正式问卷的19个题目问题,见表2。

2 正式调查

2.1 样本分布情况

问卷发放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主,其他周边高校适量发放。问卷总共发放了212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达到90.6%。在本次调查中,男生有66人,占比34.4%;女生有126人,占比65.6%,女生人数较多,见表3。年级分布中,大一有36人,占比18.8%;大二有38人,占比19.8%;大三有113人,占比58.9%;大四有5人,占比2.6%,见表4。样本分布较不均匀,但跨度较大,涵括高校各年级的学生,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并使得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2 正式问卷题目Tab.2 Questions of formal questionnaires

表3 学生性别Tab.3 Gender of students

2.2 正式问卷结构

正式问卷仍由3个维度构成,即安全认知监测、安全认知体验和安全认知知识,具体题项划分,见表5。并将此3个维度分别用代号sup、exp、kno来表示。

表4 学生年级Tab.4 Grade of students

表5 问卷结构Tab.5 Structure of questionnaire

3 问卷分析

3.1 大学生寝室用电安全意识现状

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问卷各维度的得分情况,见表6。

表6 描述统计Tab.6 Descriptive statistics

将各维度的平均值除以各维度的题数,求出各维度中每题的平均得分进行比较,见表7。由该表可以看出,安全认知监测、安全认知体验和安全认知知识各层面中每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9、3.0842和3.2715,其值依次增大但普遍偏低,可见大学生个人实际的寝室用电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保证其安全,具体体现为大学生自身具备的关于寝室安全用电方面的关注度和能力不足;个人储备的对危险场景的应急处理知识不足和掌握的逃生技能不够熟练,即对与寝室用电安全相关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对影响个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外部因素有一定的认识,但仍有提升空间。总体来说,大学生在以上3个维度所反映出来的安全意识程度逐渐提高,但各自都还需要加强学习。

表7 各维度平均得分Tab.7 Average scores by dimension

具体来说,根据本次调查分析,大学生对安全认知知识方面的认识较为深刻,体现在少部分同学表示不会因为别人做不安全用电行为而影响自己也去做不安全用电行为(a16题)等,如图1;在安全认知体验方面有一定的察觉能力,体现在部分同学知道火灾使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是烟气导致的窒息和中毒而非烧伤(a10题)等,如图2;在安全认知监测方面做的比较好,体现在大部分同学平时会阅读安全方面相关书籍和资料(a5题)等,如图3。

图1 a16题答案分布Fig.1 a16 answer distribution

图2 a10题答案分布Fig.2 a10 answer distribution

图3 a5题答案分布Fig.3 a5 answer distribution

3.2 探究性别对安全意识是否有影响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进行研究,可检验性别中男、女两个独立群体平均数的差异情形。检验结果,见表8。

表8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ab.8 T-test results of independent samples

由表8可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安全认知监测和安全认知知识方面有显著差异(t值为0.001和0.002,均小于0.05),在安全认知体验上则差异不大(t值为0.901,大于0.05)[9]。因此可以认为,性别对安全认知监测和知识方面有显著影响,而对安全认知体验方面影响不大,即大学生对此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大致相同。且女生得分普遍略高于男生,见图4-6。归纳原因为女生较男生相比更为仔细,对于寝室中的不安全用电行为会更加关注,从而导致女生的寝室用电安全意识要略优于男生。

图4 sup平均分Fig.4 Sup mean score

3.3 探究不同年级对安全意识是否有影响

对数据进行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ANOVA分析),见表9。由表可知,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各维度的比较上没有显著差异存在,即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安全意识没有显著的区分。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范畴,其生活习性和安全意识也已基本定型,且大部分同学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安全知识教育或经常参与火灾逃生演练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不高。

图5 exp平均分Fig.5 Exp mean score

图6 kno平均分Fig.6 Kno mean score

表9 ANOVA分析结果Tab.9 ANOVA analysis results

4 提高大学生用电安全意识的对策

4.1 学校方面

(1)开设“用电安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人们的生活与电气设备紧密相关,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及应对突发电气事故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因此将“用电安全”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能够有效地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知识体系,并从思想上提高大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2)组织开办安全社团。社团主要工作内容可以是展示违规电器、举办安全月活动、宣传安全相关知识、搜集安全相关资讯等,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对用电安全的关注度并普及相关知识。

(3)完善寝室用电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寝室用电规定,加强违规电器的查处力度,鼓励学生相互监督。

4.2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人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高大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家庭也是重要一环。家人首先应该树立起良好的用电安全意识,对电气事故应给与一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不进行危险用电操作,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4.3 个人方面

学生自己也要树立良好的用电安全意识,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关注高校火灾事故,分析其事故原因;参加火灾逃生演练;学习火灾应急救援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进行危险用电操作。意识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付诸行动,才能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并更加愿意去实现安全。

5 结论及展望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了共212名在校大学生的寝室用电安全意识情况 。问卷从安全认知监测、安全认知体验和安全认知知识3个维度进行构建,并用SPSS软件对预试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结果α系数为0.874,表明信度良好。在正式问卷中,利用统计描述方法研究了3个维度的现状;利用项目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以性别和年级为变量对大学生在3个维度的安全意识是否有影响。结果显示:

(1)大学生寝室用电安全意识从3个维度来说,现状为大学生在安全认知知识方面认识较为深刻,在安全认知体验方面有一定的察觉能力,在安全认知监测方面还急需加强学习。

(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安全认知监测和安全认知知识方面有显著差异,而对安全认知体验方面影响不大。从总分情况可以看到,女生得分通常略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普遍比男生的寝室用电安全意识更强。

(3)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各维度的比较上没有显著差异存在。

总体来说,本文通过SPSS和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用数据解释了问卷的信度并研究了不同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使之更加可靠。但本次调查仍存在不足之处:问卷的编制还需完善。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构还需查找更加科学的依据及参考前人的经验进行构建;问题描述应该更加简洁明了,且尽量减少歧义;选项设置也应该更加符合被试的一般理解情况。样本需扩大且均匀分布。问卷调查是进行统计分析的有效途径,但容易受到样本数量有限、样本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与其他调查方法结合使用,如实地走访、情景设置试验等,使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猜你喜欢
信度寝室用电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寝室闹鬼记
安全用电知识多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