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的湖北省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模式探究

2019-08-15 01:30华耀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湖北农户农产品

华耀军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农村电商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可见,中央政府对乡村发展的重视。伴随网购的热潮及政策的支持,农村电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长期以来,农村物流的落后掣肘着农村电商及乡村经济的发展。“最后一公里”难题成为摆在快递下乡、电商下沉之前的一大难点。湖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物流也是比较落后的,面临着配送时间长,寄件贵,取件二次花费,无法送到用户手中等问题,制约着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品质和经济收入,影响乡村振兴的步伐。结合实地调研及文献的查阅发现影响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就是高昂的物流成本,所以本文从农村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视角出发,优化链条各节点的管理,统筹规划,从而降低物流服务成本,提升农村电商物流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一、农村电商物流研究现状

学者普遍认为农村电商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物流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梁雯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经济、物流和市场均不同程度影响农村物流持续发展,且关联度较高[1]。施建华指出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是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2]。吴成骏等认为农村物流作为湖北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与发展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3]。

对农村电商物流运营模式的研究已经开展,但有待进一步完善。姜晓红等对商城县村级物流服务点发展模式进行优化,提出“物流企业 + 电商企业 + 服务站 + 农户”的具体业务组织模式[4]。华慧婷等提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模式,对供应链的每个参与主体都要进行信誉博弈,实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增收的双赢机制[5]。张曙红提出构建“互联网 + 农村物流”的物流运行机制[6]。这些研究都是给出模式框架,但是具体如何实施未给出具体方案。

通过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推进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王燕萍等提出应继续强化对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培养和吸引专业化物流人才进入农村物流体系,推进我国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7]。颜双波利用隶属度函数协调度评价模型得出湖北现代化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二者协调度较高,并给出从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物流发展的建议[8]。这些研究虽给出了推进农村物流发展的建议,但是如何具体实现和可行性未进行说明和论证。

近年来对湖北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贸区区域和冷链物流的发展,对湖北农村电商物流的研究较少。张碧蓉在湖北自贸区背景下提出推进两岸冷链物流的共同建设策略[9]。刘丹针对湖北自贸区港口物流中心区位设置的特点列出了对海港型物流中心区位选择有重大影响的因素[10]。李艳珍指出物流是湖北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痛点[11]。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可见,农村电商的发展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生活品质,但是农村物流制约着电商的发展,而学者们对湖北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贸区物流的研究,对湖北农村物流的研究甚少,促进湖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的研究勢在必行。

二、湖北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难点分析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电商数据分析》,湖北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562.3亿元,排名全国第8位,次于浙江、江苏;据测算,2017年湖北省农村网络零售额约1 200亿元,今年一季度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37.5%;根据阿里研究院数据,湖北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居全国第6位,电子商务百佳县数量居全国第7位,淘宝村数量上升到189个,排名全国第8位。湖北的农村电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工业化程度较高与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区域,而山区的农产品进城及工业品进村还是困难重重,与农村电商相配套的物流却还存在诸多问题。

1.工业品下乡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目前互联网、智能手机、电脑已基本实现了农村的全覆盖,很多农户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各种农资及日用品的购买,据2017统计年鉴记载,全省农村投递路线长度为98 72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08 012公里,所以商品购买后进行干线运输至乡镇现在已经较为方便快捷,但从乡镇至村落农户的配送还较为不便,由于配送点多集中在乡镇,很少深入到村落,特别是偏远山村,所以从网上购买到最终收到商品一般至少要5-7天甚至更多天,同时一些快件还遭受二次收费的现象。

农村快递配送慢且贵,主要是因为农村村落分散,距离远特别是山区,导致快递员配送油耗高,耗时长,村落分散每个村购买量不大难成规模也加剧了配送成本。

2. 农产品上行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很多绿色营养的农产品颇受城市居民的欢迎,但存在需求与供应难于对接匹配的现象。目前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是农产品供应与城市需求对接的重要通道,农产品进城是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的作用,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农产品进城还存在以下的难题:

农产品生产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一些农产品大量生产,供大于求,缺乏竞争力,售价不高,而一些产品又无人种植或养殖,丧失市场,影响农户的收入。

生产和销售难对接,一方面需要购买优质农产品的消费者找不到卖家,另一方面生产农产品的农户找不到买主。比如一些笋干、香菇等山区干货,都是农户手工晾制,最好地保留了其营养及口感,但却无法售出,而需要这些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者却又找不到这些农户,同时很多消费者对于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品质难以鉴定,溯源无法追踪,也影响着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邮寄难,邮寄费用高。当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成功销售后,农户还面临着寄件困难,多数需要跑到乡镇快递点邮寄,寄件费用高,时间及金钱成本都比城市寄件高很多。

三、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湖北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路径的制定

综合以上的分析,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在该供应链系统中影响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成本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单农户或者快递企业一方的努力就可以完成,需分析链条中各环节主体的特点,从中挖掘出降低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效率的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并利用当地闲置资源,协同发展,制定出符合湖北省农村现状的电商物流发展路径。

结合前文构建的湖北农村电商物流供应链系统,农村电商主要分为农产品上行进城和农资、日用品下行进村双向,而两个方向的难点不同,解决的方案也应不同。在农产品上行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农产品从农户处的邮寄。在农资、日用品下行进村的过程中难点在于乡至村的配送。以下本文主要从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农产品邮寄及农村配送等节点进行分析,制定出降低物流服务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的对策。

1.搭建基于政府主导的拉式农产品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生产

(1)由当地政府牵头与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合作搭建拉式农产品电商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平台帮助农户了解市场的需求,引导农户的种植,不仅可以实现消费者需求与农产品生产精准对接,还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农产品上行收寄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物流成本。(2)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农户与消费者的信息互通,农户可将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养殖过程及制作过程发布于信息平台,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建立起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进行农产品的订购,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提前对接,使农产品成熟后快速进入流通环节,既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品质,又减少了农产品在农户处的储存时间及储存成本。

2.整合现有各物流企业资源,协同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根据物流配送企业现有网点的布置情况,进行整合规划,共用一些网点及设施,可根據利润比例对网点和设施的维护进行协同管理,从而减少物流网点及设施的重复铺设,降低维护成本。(2)根据实际需要新增网点铺设,增加网点的覆盖率,保证快递的配送效率,提高网点设施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3)在从乡镇到村庄进行配送时,通过信息平台整理配送资源,确定快递员的负责区域,发往同一村落或同一方向的商品,各快递企业可交由某一快递员进行统一配送从而实现规模配送,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3.建立乡级、村级服务站点,利用重心法科学确定站点铺设位置

结合以往数据统计每个村落的农资日用品的购买量和农产品的销售量,测定各村落的地理位置,利用重心法确定村级服务站点的选址,具体过程如下:

4.发展农村众包物流,发挥共享经济的作用

建立农村众包物流信息平台,县——乡——村间通行班车司机、经常往来于县——乡——村间上下班及办事的人员,可凭身份证等证件进行实名认证注册,并存入一定押金,成为“兼职”快递员,物流配送企业出让一部分收益,在县级配送中心向乡级物流服务站点、乡级服务站点向村级服务站点进行配送时,通过众包物流平台充分利用闲置通行班车在县里、乡里上班人员及办事人员顺路捎带,让运力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发挥共享经济的作用,一方面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同时这部分“兼职”快递员也可多增加一部分收益。

[参考文献]

[1] 梁雯,等.安徽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4):85-90.

[2] 施健华.“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机制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1):65-69.

[3] 吴成骏,等.湖北省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8):108-110.

[4] 姜晓红,等.村级物流服务点发展模式优化设计——以河南商城县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3):26-29.

[5] 华慧婷,等.供应链管理下降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成本的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6):139-141.

[6] 张曙红,等.互联网+农村物流的物流运行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11):24-26.

[7] 王燕萍,陈林.个人电子商务流通环境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8(5):138-140.

[8] 颜双波.湖北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17(2):107-109.

[9] 张碧榕.湖北自贸区背景下两岸冷链物流合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2(2):107-109.

[10] 刘丹,等.湖北自贸区港口物流中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2):58-60.

[11]李艳珍,等.湖北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痛点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4):182-184.

猜你喜欢
湖北农户农产品
The rise of China-Chic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