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学

2019-08-16 03:10江寒雪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车程上学校园

江寒雪

数十年,几代人,高考如影随形,始终都伴随着我们的家庭生活。

十年前的九月六日那天,我们一家早早地起了床,准备送女儿去杭州上大学。我先将事先准备好的行李、包裹一件件搬到楼下,塞进汽车后备箱。然后,反复地检查后视镜、轮胎、空调等等,尽管昨天早就查验过,但还是一副放不下心的样子。妻子准备著丰盛的早餐,还将女儿平时爱吃的水果、糕点等分别装袋,足足预备了女儿个把月的水果零食,仿佛这不是送女儿去上大学,倒是像去上幼儿园似的。女儿呢,从房间到客厅再到书房,来来回回地走动,像是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在依依惜别她这个从未离开过的家。

从苏州到杭州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终于在午饭前到达了杭州东郊的下沙大学城。下车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也许是触景生情吧,我的脑海蓦然闪现出了三十多年前父亲送我上大学的一幕。可还没等我来得及感慨,女儿已经在校园志愿者的引导下,站在报到处向我们招手了。办理完一切入学手术,我们便来到新生宿舍。打扫卫生,整理铺盖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到一切拾掇停当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好不容易坐下来一边吹风扇,一边稍微缓解一天的疲劳。看看宿舍这么大热的天也没个空调,生怕孩子晚上睡觉不吹风扇吧会热得受不了,吹着睡觉吧又会受凉患感冒,于是,又赶到外面的超市买了个微型吊扇回来,装在蚊帐顶上,才算放了心。傍晚的时候参观校园,发现教学区距离生活区很远,又担心孩子往返不方便,于是又去购置了一辆自行车。

当晚投宿校内宾馆,思前想后,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当年父亲送我上学的情景便又清晰地在脑际回放。我是家里,也是我们村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当时,一个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书包翻身,也就意味着从此脱离贫困的农村生活,捧上了安居乐业的“金饭碗”。这在全家、全村乃至方圆十里八乡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一向低眉顺眼的父母从此扬眉吐气,受到了亲朋好友、村里村外乡亲们的祝贺、羡慕乃至忌妒。特别是父亲,从此在村里像个英雄似的,走路背也直了,胸也挺了,跟乡人们打招呼,总是笑眯眯的,一副自豪与自得的意态。一番宴请庆祝之后,眼看上学的日子也快到了。上学的那天早晨,父亲肩扛手提一堆包裹,走了足足一个半小时的乡间小道,把我送到镇上的汽车站;然后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城里的火车站;接着就是四个多小时的火车,方才来到省城。等到辗转到达校园已是傍晚时分。尽管一整天父亲忙于为我奔波,可他一直很兴奋。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向来不苟言笑的父亲竟然笑得连嘴巴也合不拢,还摸着我的头,动情地说:“知道吗,你叔叔曾经建议我别让你读高中,帮家里下地做农活儿;有段时间我也曾经犹豫过,但看你这么喜欢读书,还是坚持了。现在你终于考上大学了,要好好珍惜!”每当看到有同学突然辍学回家帮父母下地干活儿时,少不更事的我只是暗自为他们感到可惜。

如今,轮到我送女儿上大学了,简直就像一场父爱接力赛似的。如果说当年父亲支持我上大学是顺从了我求知的愿望,让我从一个乡野蒙童变成了一位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那么,如今我这个父亲更多的则是给了女儿以自信与阳光。和我一样,女儿是一个智商、情商都一般的孩子,所以,在学业负担繁重的当下,她高中阶段的学习之累之苦自不待言。尤其是到临近高考阶段,每次模考回来总是焦虑苦恼、心事重重,其宣泄方式就往往是哭泣。此刻,我总会陪伴她到小区旁边的环古城河风景带散步聊天,劝慰开导,并告知她尽人事而听天命的道理。末了,永远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只要你尽力了,爸爸什么结果都能接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吧,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始终都能顾及、尊重女儿的感受与意愿。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也总能给予适时的劝慰、鼓励与关怀。毕竟,让孩子拥有一份自信与阳光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车程上学校园
高层雅座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菜农
上学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兵器夏令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