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调查与研究

2019-08-16 01:56于晓娜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3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宜居村民

于晓娜

所谓生态宜居乡村就是以绿色生态空间为基础,通过统筹整合山、水、林、天、园等自然要素,科学规划布局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完善基础设施而形成的具有便捷、舒适、整洁的乡居空间和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

一、我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现状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良好。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村庄规划编制、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到2022年,各项管护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并规范运行,农民健康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村美全面实现。

2、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为了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我市极其注重保护和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不突破,提高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规范化使用,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

3、生态保护与修复。近年来,我市一直注重生态保育,从预防保护到重点防治,使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治理,加快了实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的步伐。

二、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宜居理念相对滞后

对于一个村庄来讲,经济要发展,生态要维持,农民要乐居。一直以来,农民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我们的农民虽然生在这片土地上,依赖于这片土地,但是面对环境的污染,较多的是选择默默的承受,或者发几句牢骚,很少有人付诸于行动去改变自身所面临的窘境。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诱惑,一些厂矿、企业建在村周围,给附近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面对环境的污染无能力去改变;另一方面是面对环境的破坏,缺乏危机意识。国家自上而下都在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理念,广泛宣传,保护环境,但是,一些村民在这方面的意识仍然未能提升,未能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

2、环境治理不到位

目前,我市在乡村环境整治方面力度比较大,但是在治理上仍然存在治理不到位的状况。一是河流污染仍有发生,生活用水受到影响。农村中缺乏统一的排水设施、污水处理技术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村民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农户家中排出的污水从街道上扬长而过;农村畜禽养殖业比较广泛,规模不够,散养多,造成粪便随意排放;企业生产造成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问题,由于得不到妥善的治理,使村民的宜居水平受到一定的制约。二是旧院闲置没有得到复垦,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3、建设路径单一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不要一味地考虑生活环境的优化,村村千篇一律的水泥道,房前屋后干干净净的场所。从目前的的情况看,乡居乡景上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一是在人文景观上对古民居、古村落、传统习俗等的挖掘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在乡村农业景观上缺乏创造性,农民是乡村景观的创造者,农业种植是农业景观的基础。农作物、林带、果园等是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造景元素,乡村建设,没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农业的价值。

4、制度保障缺失

实现生态宜居乡村这一目标要求,一是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乡村建设中,地方政府每年都有大量的投入资金,但是在成效上,各个村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农民的收益较为缓慢的。乡村发展仅靠政府投入,社会资金引入较为罕见;二是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比如农村中的一些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健身娱乐等设施,由于后期缺乏有效维护,较多设施已经损坏、无法充分利用,沦为摆设。再比如对环境的损害者,在惩罚措施上力度不强,难以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三、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对策建议

1、推进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①加大宣传力度。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镇村干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村民进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比如影视宣传、广告宣传,对环境维护较好的给予鼓励及一定物质上的奖励,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热情。

②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质量,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去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村民自身真正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自发的付诸行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同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才能更好的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发展。

2、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乡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①构建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乡村环境的治理要积极落实这一要求,并将之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来抓,不松懈。

②加大法律保护力度。经受过破坏环境所产生的代价,人们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依靠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法治化、制度化。

3、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乡村布局是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每个乡村的空间布局都不相同,因此,在规划上,要尊重原有聚落空间的基础上,根据乡村所处地域的自然山水合理营造生态宜居乡村,展现乡村特有的地形风貌、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过程中,要避免千村一面、过度园林化、過度硬质化,确保乡村自然风貌的保护,确保乡村人文特色的传承,延续乡村历史文脉。

①满足现代村民需求。乡村规划要充分考虑现代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需求,科学规划布局建筑空间和其他公共空间,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营造洁净、优美的村容村貌,满足村民的各项生产和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实现真正的舒适宜居。

②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土地。土地是生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宜居要素的基本载体。当前,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以及老龄化趋势,造成农村中的一些土地闲置、荒废,在村集体对土地统一收回后,未能及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的利用。因此,村集体要按照程序对土地用途、作用适时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4、完善制度保障

①创新多元投入机制。除了财政筹集资金支持,乡村自身也需积极探索路子,拓宽筹资渠道。

②完善监管体制。政府部门要担负起职责来,镇村干部要担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组建监督评比队伍,从村庄中抽调出一定的人数,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评比结果作为年底考核的标准,以加强村民自治。

(作者单位:265400中共招远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宜居村民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宜居的海底城市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宜居大化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