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2019-08-16 02:16郭荣先
曲艺 2019年8期
关键词:女娃上党精卫填海

郭荣先

神农之域尧之源,

物华天宝令人赞。

一曲长歌五千载,

精卫填海美名传。

漳水涛涛流不断,

东海茫茫水连天。

神农不恋帝王位,

躬身教民种桑田,

膝下有女十三岁,

名叫女娃心地善。

这一天,

春风拂人面,

春光亦灿烂,

杜鹃啼春暖,

百花也争艳。

女娃倍觉春日好,

要到东海戏水玩。

女娃戏水平常事,

没想到却牵出一段

惊天动地、鬼泣神惊、不屈不挠、

为民申冤的千年神话,

万古传。

话说女娃戏春水,

层层碧波映蓝天。

突见风起浪涛涌,

电闪雷鸣天地暗。

浪卷沉尸如草芥,

哭声喊声倍凄惨。

一条黑龙腾浪起,

波涛滚滚遮日寒。

女娃一见肝火动,

要拉黑龙上九天,

玉帝面前评评理,

天规天条难容宽。

黑龙一听哈哈笑,

哈——

黄毛丫头敢出狂言,

玉帝是俺亲娘舅,

俺姑父的名字叫杨戬。

你到天上去打听,

哪一家,

没收过我爹的大礼单。

纵是天神下凡来,

还不是睁一眼来闭一眼,

今天小龙我翻翻身,

又淹没了你发鸠山。

劝丫头别把闲事管,

你可知東海水深浅。

哼——

小小黑龙你太大胆,

口出狂言敢欺天,

民间无能奈何你,

凌霄阁上你逃罪难。

黑龙仰天哈哈笑,

翻江倒海无收敛。

女娃纵身浪涛内,

要擒黑龙把玉帝见。

二人大战三百合,

可怜女娃,

小小年纪影孤力单,

殒命东海魂飞天。

女娃翻身下天界,

化作精卫在发鸠山,

声声啼血衔木石,

不分昼夜把东海填。

女娃的精神撼天地,

感动了天上众神仙。

玉帝降下旨一道,

把黑龙压在太行山。

东海水退三千里,

才有了上党盆地米粮川。

浊漳河水静静地流,

发鸠山上景无限。

上党大地春潮涌,

精卫精神万古传。

点评:

《山海经》里那么多古代神话故事,我始终认为《精卫填海》是最富有魅力的一段。试想在苍茫的大海上,一只黑色鸟儿口衔石子,穿云破雾而来,那一股无所畏惧、坚忍不拔的气概实在令人感佩。传说精卫是神农小女儿女娃身溺大海后精魂所化,这神奇的精卫鸟就生活在发鸠山上,发鸠山就在山西长治的长子县。长子鼓书《精卫填海》题材选得好,可谓是当地的曲儿唱当地的事儿。

长子鼓书虽然是长子县的地方曲种,却因为诸位演唱家、词曲作家的努力而享誉全国,它以浓郁质朴的乡土气息,带给人们清新舒适、安宁愉快的艺术享受。正因为长子鼓书的这一特色,所以作者在选择故事的时候,避开了浓云迷雾、惊涛骇浪的凝重场面,而是采用了明媚春天里,天真善良的女娃与蛮横无理的黑龙相遇,她同情遭受黑龙残害的无辜生命,与黑龙据理争辩、奋力打斗的小桥段作为重点,情节简明清晰、景色明丽欢快、语言通俗活泼,人物神形兼备,塑造了女娃正直勇敢的性格,为她化作精卫后的行为作了铺垫。

细读作品的朋友也许会发现,文中上下句的平仄稍显杂乱,不是严格遵守北方鼓曲“上仄下平”的规则,我想这应该跟长子方言有关,普通话与方言的读音、平仄往往有着很大差别,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即便如此,如果能更注重一点更规范一点就更理想了。另外有些叙述略微啰嗦,造成整段节目分布平均而缺乏高潮。如果能省下笔墨,在女娃殒命东海以后加以渲染,并且在“东海水退三千里,才有了上党盆地米粮川”之处多做强调,那么这个唱段的主题将会更加鲜明。

(点评人:鼓曲作家 杨妤婕)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女娃上党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上党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环境探析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调查报告
女儿们的永生
精卫填海
论宋初李筠之乱
精卫填海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上党八音会探源及乐户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