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理论 在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2019-08-18 03:02吴益青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做科学实验陶行知

吴益青

小学科学教育离不开科学实验,许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在科学实验中,由学生亲自操作、亲身体验之后才能实现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学做”“做中学”日渐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教学做”似乎脱离其目标,变成了“教中学”,虽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但却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此,结合陶行知理论,本文提出“教学做”在小学中年级科学实验中的应用策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学训练,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经验,形成科学价值观。有鉴于小学科学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重视科学实验,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实验的价值,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陶行知理论与“教学做”的内涵与应用现状

(一)陶行知理论与“教学做”的内涵

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代教育家曾经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始,知识行之成”,这些“教学做”理念至今仍影响着我国教育界。“知行合一”也就成为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做”即是指教学中要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亲身体验中探索知识,检验真理,进而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到行为能力的升华,促进实践能力提升。

(二)“教学做”在小学实验课中的应用现状

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做”几乎成为小学实验课教学教师的共识。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些许不足。

首先“教学做”实验教学中应用模式较为僵化。例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许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项目可以用多媒体、视频等来代替,教师只需要根据实验流程来讲解知识即可。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中,并没有激发学生参与的好奇心与兴趣,直接影响科学素养的提升。

其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过于被动,影响“教学做”成效。在小学阶段科学实验可以说是学生科学启蒙,学生对小学科学课程有着很高的兴趣。但是面对科学实验时,教师都会将实验流程等内容告诉学生,学生按照教师流程即可以完成实验。这导致实验中学生的主动性被极大地降低,影响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做”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的教育目标在于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提升学生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课程内容中也包含大量动手实践内容,将“教学做”融入科学实验教学,对于提升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策略。

(一)创设科学情境,激发学生猜想欲望

“科学猜想”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基础,也引导着科学实验的进行。为切实落实“教学做”,激发学生动手欲望和能力,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各种教育理论,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猜想。由此奠定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的基础,进而在一步步验证猜想过程中完成科学实验和知识的学习。

(二)丰富实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陶行知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是自主构建的过程。而科学实验则需要由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需要教师丰富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去动手实践。首先为避免影响学生实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略微讲解的基础上,将科学实验为学生演示一遍,让学生学会操作要领;然后在实验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达到完善实验要求,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中,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学生以前没有见过,因此直接实验操作难免存在困难。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一遍,要求学生按照动作要领进行操作。

(三)增加实验数量,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更多机会

可以说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的基础。但是由于课堂时间、仪器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亲自动手實验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在“教学做”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开发与整合,积极组织各种实验活动。尤其是在“自选实验”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鼓励他们采用多种探究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验需求和兴趣。另外在家庭生活中,也具有一些科学实验项目。例如学生放学回家后,可以种植、观察植物;探索让植物快速成长的秘密;或者每日记录空气、温度等变化。借助这些生活科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三、结语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贯彻“教学做”理念,重点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去体验、去感悟、去理解才能深入了解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合理规划时间,科学组织教学,通过积极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实现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双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做科学实验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