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8 03:02苏香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形直观

苏香玲

小学数学是困扰许多学生和教师的科目。在学生看来,数学知识复杂多变不利于理解,无法同实际结合起来,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老师看来,数学是一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学科,要根据不同知识点的适用度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段,抽象的数学知识通常是无法被小学生所理解的,因此教师要针对抽象的知识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帮助小学生掌握小学低段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其抽象思维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而抽象思维往往是小学生所欠缺的一种能力。针对小学低段教学质量不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入手,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从建立情景教学、引导课堂思维、扩展教学范围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数学学科的综合能力。

一、“数形结合”教学手段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联系情景,简化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对于抽象事物的接受能力还不足以直接理解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本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设立一些符合数学规律的问题,让学生们利用现实问题来开启数学的解题之路,并提高他们在问题解决方面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教师创造情境——分糖果,4人小组,每组分8个、9个、10个、11个、12个糖果,要求学生分糖果并且必须将糖果分完。学生们分小组分完糖果后汇报结果,会出现不同情况:(2,2,2,2,)(2,2,2,3,)(2,3,3,2,)(3,2,3,3,)(3,3,3,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将分完的结果进行分类,马上会出现将分得同样多的分为一类,分得不同样多的分为一类,这时重点引导观察分得同样多的这一类,建立直观印象和模型,让学生明白每组分得同样多的我们把它叫作“平均分”。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分糖果这一情景,直观操作,观察比较,把更直观的数学概念展示给学生们,将抽象转变为直观,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们动手动脑全面发展。

(二)利用数形結合,找出问题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的过程往往是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并理解数学规律的过程。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限,没有足够的逻辑能力来理解、理顺复杂的数学规律,容易走进自己所制造的驳论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课堂问题的内容,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更简单、更直观的数学知识点展示到学生面前,并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感悟出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数学思维过程,将知识经验转化成自身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的策略,帮助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利用身边的小棒或者圆片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如13-9=?这道题,教师让学生迅速摆出能够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的13根小棒,学生肯定会摆出1捆和3根,从里面拿走9根怎样做?方法很多种,一种是将1捆解开,从里面拿走9根,剩余的1根和3根合起来是4根,将刚才拿的过程记录下来就为:0-9=1,1+3=4。一种是先拿走1捆旁边的3根,没有拿够,还需要在一捆里面再拿走6根,将刚才的过程记录下来为:13-3=10,10-6=4;另一种是假设是先拿走1捆,还剩3根,发现多拿走了1根,再退回1根,将刚才的过程记录下来为:13-10=3,3+1=4。不管是哪种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演示,将计算与操作过程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设立一些小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棒图的哪里?不断演示和提问来将退位减的计算过程和数学思维方法逐渐渗透到课堂中,通过数字(数)与小棒(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来合理地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消化吸收计算中由具象到抽象的整个过程。

(三)课本联系实际,扩展教学范围

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扩展课堂教学范围。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现实问题与课本重点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以此来扩宽学生的学习场地,使其可以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课本来提高自身的复习质量。数学学习还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科目,教师要擅长练习课本于实际,合理地设立一些情境和教学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理解,学生也要将课本上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教师提出的引导性的问题相结合,帮助自身理解较为复杂抽象的概念,化复杂为简单,提升自我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可以从实际教学出发,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教学,通过户外锻炼仰卧起坐并进行记录的教学方式来理解数学加法含义,调动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数学计算。其具体教学步骤如下:首先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的不同小组,分配给他们观察、记录、计算等教学任务;在分组完成后,让学生在卧垫上进行仰卧七座锻炼,并将学生的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记录下来;然后计算小组根据数据对两名仰卧起坐的次数进行计算并给出加法算式。最后由学生小组汇报总体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记录所得出的算式来讲解加法的具体概念,用一个直观的数形结合方式将加法过程更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帮助小学生建立数学思维,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学习阶段。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不断扩展数学课堂的教学范围,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数形直观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