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 促进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2019-08-18 03:02陈红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幼儿

陈红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作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如何密切关注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发其探究性学习呢?对此,我们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和实践。

一、营造环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科学环境能够有效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敢于探究

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宽松、自由、有安全感的环境气氛中,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

新《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实践证明,宽松自由的氛围,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基础。在孩子的探究过程中,成人不要嘲笑孩子提出的一堆“怪问题”,不要责怪孩子弄脏了活动场地,等等,以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例如:在活动“沉与浮”中,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哪些物体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是沉在水底的。而乐乐小朋友又发现:铁是沉在水底的,但船是铁做的,为什么不沉在水底呢?就他提出的问题,我鼓励孩子们回家通过调查、找资料等多种形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从而使这次探索活动得到了升华。

(二)创设有趣、生动的物质环境,让幼儿乐于探究

我园的办园理念是“亲近自然,融入生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多年以来,我园一直坚持创设本土环境,让孩子在大自然中主动探究,获得发展。如在户外草地上,孩子们可以捕捉蝴蝶、寻找蚂蚁、采集树叶;在种植园里,孩子们可以亲手播种、管理、收获,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

除了户外环境,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也处处都有科学教育,如我园的科技长廊、科技大厅、各班的自然角、科探区、生活区等,孩子们可以照料、观察自然角的动植物,可以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自然角动植物的变化,在生活区可以用多种工具尝试剥玉米的方法,在洗手的时候会发现肥皂泡沫的趣味性。

二、投放材料,搭建探究的桥梁

(一)投放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材料供幼儿探究

科学源于生活,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不仅适合于幼儿多感官感知,而且有利于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例如:在生活区,我们提供了玉米、花生、核桃等各种果实,并且提供了剥果实的各种工具,幼儿可以尝试用各种工具来剥果实,感受剥果实的力度、时间等区别,感受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效果。可见,生活化的材料既赋予了幼儿更多的探究空间,又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了生活经验。

(二)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供幼儿探究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异,我们应尊重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探究并体验成功。因此,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例如:“串项链”游戏,第一层次幼儿将珠子穿起来就可以,第二层次按单一的排序规律(颜色或者形状、大小等)穿珠子,第三层次按较复杂的排序规律串珠子。幼儿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玩法进行游戏。

(三)投放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供幼儿探究

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儿的原有基础,又要考虑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当教师观察到大部分幼儿经过探索已经掌握了某些材料的玩法和用法,达到了之前预设的目标时,就要及时调整材料,增设一些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难度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例如幼儿掌握了用回形针测量盒子的方法后,我们提供了积木、筷子、尺子等多种量具,让幼儿测量班上的桌子、椅子、书等,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记录测量结果。

(四)投放具有创造性的材料供幼儿探究

材料的提供要能够启发幼儿的创造愿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例如,在“沉和浮”的游戏中,我们提供了回形针、纸、泡沫、瓶子、石头、剪刀、吸管、橡皮泥等材料,刚开始幼儿是把单一的材料放到水里进行实验,后来他们发现将石头放在纸上,纸立刻沉了下去,将石头放在泡沫上,石头浮了上来;将橡皮泥捏成了小船、鸭子,橡皮泥浮了上来。

三、适宜介入,引领探究的成效

(一)引导幼儿静心观察,丰富感知

观察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智慧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教师要引导幼儿静心观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式去感知和探索科学现象。

(二)鼓励幼儿勇于质疑,大胆猜测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自我纠错的过程,质疑是科学发展的最宝贵的精神要素。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允许幼儿有自己的观点、想法,给孩子有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例如在一次晨锻活动时,孩子们发现篮球架有影子,过了一会儿他们惊奇地发现影子变短了,“为什么影子会变短呢?”“等会儿还会不会再变短呢?”“怎样才能知道影子会不会变短呢?”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孩子们开始观察、测量影子的活动,在观察中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三)支持幼儿实践操作,反复验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例如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知道了水会变成水蒸气,但是又有幼儿提出了:“水蒸气会变成水吗?”有的幼儿猜测可以,有的幼儿猜测不可以。教师没有给予他们明确的答案,只是提供了他们需要的材料(电饭锅、茶壶盖、镜子、托盘等),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结果。

在幼儿期这个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为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科学态度和能力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幼儿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