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 学生表达力培养的思考

2019-08-18 03:02徐子涵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数学知识效率

徐子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旨在给相关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的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学生与教师缺乏良好的互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必须要让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工作。

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

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生涯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不好、对知识理解能力较差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就极有可能出现自卑的心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个性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能够使学生有信心去表达自己,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又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数学知识,因此,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畏惧的心理,并且学生还不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难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由于这种恐惧心理的存在,学生也不会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这样就会使学习状态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学习数学的困惑,从而得到及时的帮助,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升自己学习的兴趣,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情境设计方法

正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提出的要求,现在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過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为学生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例如,教师在讲授四则运算时,可以利用平时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举例,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扮演商家,一个扮演买家,设置好橡皮、本子的单价,然后让卖家根据商品的单价给买家找零。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

(二)组织讨论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具体的任务,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讨论,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但是不能过多地干涉。这样学生在小组内,不会产生在班级中发言的那种害羞的心理。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要保证讨论的内容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这样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才能逐渐地深入,不至于在开始就产生畏难的情绪。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日积月累,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问题反思方法

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必须要学会反思,这样才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思考,然后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组织,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问题反思式教学,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开口发言的过程中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错误习题让学生进行反思,对于错题中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用自己的语言阐发错误的解题思路,再相应地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加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一系列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数学知识效率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