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孩子的发现 抓住教育的契机

2019-08-18 03:02贾莉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心空心科学

贾莉霞

幼儿的发现充满了教育的契机,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努力捕捉幼儿在生活中的发现,使之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的发现发挥最大的功效。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所以,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巧妙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

一、幼儿科学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

首先,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如下面要提到的科学活动案例,及时发现幼儿兴奋地将书卷起来打电话这一契机,开展了《打电话》这一个科学活动,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既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又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注重幼儿科学探索的过程

幼儿的科学教育过程,其实质就是幼儿探索的过程。在科学活动中,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经验,在探索中发现,而不是静态地、被动地吸收知识。在空心实心传声筒的区分活动中,幼儿尝试用每个传声筒打电话,听听空心实心传出来的声音的区别。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好奇心不断被激发,又不断得到满足,探索的愿望更加强烈。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孩子们是主体,而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如《打电话》的拼接环节中,孩子们就在拼接的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有的说用绳子连接,有的说用胶带连接,有的说可以插入连接。不论用什么工具,都是用了首尾相接的方法,但在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插入连接是最适合的,插入时需要将一头捏小一点插进去。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不论孩子们想出什么办法都应该给予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持和理解。

案例背景:

在一次教学活动后,我让幼儿看书讲故事,看完书后,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打电话,甚至把“电话”连接起来,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活动的萌芽。何不做一些“电话”给孩子们玩,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这样建立在幼儿的兴趣和原有经验基础上的系列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就产生了科学活动“打电话”的方案设计。我将没有用的图书让孩子卷成一些“传声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纸团,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打电话,探索空心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班科学活动《打电话》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能区分空心和实心传声筒。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传声筒连接的方法。

3.学习与同伴协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心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2.标有笑脸哭脸的筐子每组两个。

活动过程:

四、观察纸筒,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玩具,我们可以怎么玩呢?

(此环节激发幼儿的兴趣,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感知,给孩子观察的机会,从而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

五、引导幼儿将纸筒当作传声筒,自由结伴游戏

1.两人一组玩一玩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

2.提问:你听到好朋友说话了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活动中自由选择同伴共同游戏,幼儿有了充分的观察感知之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发现,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六、发现问题,观察比较

1.提出疑问:刚才的传声筒有没有听不清声音的?是怎么回事?

2.引导幼儿对比,将空心实心传声筒进行分类

3.验证: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分的!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猜想比较,从中领悟科学探究需要大胆猜想,更离不开实际的操作验证。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寻求答案的欲望,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的探究活动更加轻松愉快。)

七、尝试连接传声筒的方法

1.引导幼儿连接传声筒

2.幼儿操作

3.展示方法

(这一环节加深难度,通过问题讨论,幼儿再次操作探索,既是对幼儿认知、思维、合作能力的又一次挑战,同时也能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八、结束

我们拿着长长的传声筒去找客人打电话吧!

分析思考:

1.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幼儿的操作探索为主,且紧密围绕着“打电话”这个有趣的现象而展开,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打电话游戏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活动内容有趣,操作性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在探索活动中,层层递进加深了探究难度,在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导下使得难点迎刃而解。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进行,让幼儿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使教育极富感染力,效果甚为理想,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活动环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活动中以打电话为切入点,在三次操作的过程当中,逐层递进、层层加深,教师有层次、有步骤地抛出探索要求,幼儿带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每个环节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助于推进幼儿深入探究,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4.实效性强,面向全体幼儿,在共同参与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使每位幼儿都有参与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所有的科学现象都是让幼儿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的,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

新《纲要》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我们教师要时刻追寻孩子的发现,抓住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猜你喜欢
实心空心科学
地球是空心的吗?
空心人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种实心轮胎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GFRP管实心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空心
某圆端型实心桥墩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实心轮胎均匀硫化工艺的研究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