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黑穗病的防治

2019-08-20 05:26李文波刘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4期
关键词:黑穗病病株白粉病

李文波 刘伟

小麥和玉米是临沂市的主要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出的小麦和玉米产量高、质量好。较高的生产效益离不开现代栽培技术、农田管理技术,更离不开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黑穗病科学有效的防治。及时合理的防治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黑穗病,对植株健壮生长、降低发病率、提高播种效益、增加农户收益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小麦白粉病

1、发病特点及发病规律。白粉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发病范围较广,如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华北、西北等麦区也多有发生。小麦白粉病具有发病快、传播迅速、范围广、危害大等发病特点。

白粉病树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夏季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侵染或潜育过夏,也可在病残体上越夏。另外,还可以分生孢子或以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当气候、湿度等条件适宜时产生出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然后通过气流进行传播。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严重时也可危害颖壳和芒。

2、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引起春麦区发病的病源来自当地菌源及邻近麦区;引起冬麦区春季发病的菌源主要来自当地。白粉病的高发还受气候、湿度方面的影响,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5~20℃,当温度低于10℃、高于24℃时发病缓慢;在适温条件下,当相对湿度高于70%,极易引起白粉病的高发流行。连茬连作,疏于田间管理,过于密植,大雨或雨水较多时田间积水,排水不良;少雨干旱,植株长势较弱。施氮过多,水肥不足等条件下就会引发病害的高发。

发病初期,叶片生出白色小病斑点。发展后斑点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严重时覆盖全叶,霉斑上生有一层白粉。在外力作用下立即飞散。后期霉层呈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病叶早期变黄、发枯,矮小弱化,严重时无法成穗。

3、防治方法。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如泰科麦31、邯麦19、泰科麦33、鑫瑞麦29、烟农1212等小麦品种。结合本地气候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适时播种,减少发病几率。可与豆科,茄科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科学轮作。精细整地,科学备种。合理栽培,控制好田间密度。播种后加强管理,适时间苗,中耕除草,均衡施肥,有条件的建议配方施肥,适时适量补充微肥,避免氮肥过量,导致植株徒长。培育壮苗壮株,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大雨或雨水较多时,要及时排水降湿,提高田间排水能力,做到不渍不旱。

播种前,可用种子重量0.03%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降低苗期发病率;孕穗至抽穗期,可用16%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8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二、玉米黑穗病

1、发病特点及发病规律。黑穗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黑穗病具有发病快,传播快,发病面积大,损失大等特点,一般年份发病率在15~20%,严重时发病率高达6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绝收,给农户带来巨大损失。

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3年,也可存活在感病寄主体内,另外,病菌在种子、粪肥内也可存活,成为初侵染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活跃,进行侵染传播。玉米黑穗病主要危害地上部的茎、叶、穗。

2、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黑穗病的发生与品种、连作地(土壤带菌量)、气候、温度、湿度、管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连作,早播,感病品种,管理粗放,养分不足,植株长势不良,等情况下,发病率高且发病重。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3~26℃,适宜发病的土壤含水量为20%。在同等条件下,当土壤持水量高于29%或低于12%时不易发病。

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苗期发病,一般到穗期才表现出症状。初期症状,病穗短小。花器变形,不吐花丝,不能形成雄蕊。苞叶长且肥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都变成一包黑粉,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一般本田只有1/3~2/5的健株。

3、防治方法。可与薯类、豆类和花生、瓜菜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茬轮作。尤其是和黑穗病高发地,合理的轮作是减少病源病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和方法。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等方面条件的产量高、稳定性好的优良抗病品种,如登海6188、东玉158、机玉110、东单913、创玉102、五谷563等玉米品种。不同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黑穗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深翻整地,精细彻底,适当晒田,从而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理化性能,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翻耕深度15cm左右,有利于根系生长、扎根于土壤中。耕后耙细,起垄作畦,达到上松下实。结合整地施足基肥,蓄水保墒。抓住农时,适时播种。

加强日常田间管理,适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培土要及时。发现病株弱苗立即铲除或拔除病株,带离田外集中深埋或做无害化处里,不可随意丢弃,避免增加新的病源。适时适量的施肥追肥,保证养分充足,施肥要均衡,避免偏施少施漏施,避免氮肥过量。结合天气、降水、土壤墒情等具体情况,科学浇水,合理控水。大雨或雨水较多年份,要及时清沟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控制好田间相对湿度和土壤持水量,为植株创在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有条件,促进植株长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抽雄后,病穗上的黑粉尚未散落前,要及时割除并带出田外统一深埋,病株也要拔出深埋。病株病穗不易做饲料及沤肥。

播种前使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可用50%甲基硫菌灵WP(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或15%三唑酮WP(粉锈宁),或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对减少病害发生率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出苗前可用15%三锉酮粉剂750~1000倍液喷雾防治;花期可用50%福美双粉剂喷雾防治。

三、注意事项

在防治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黑穗病时,要遵循与预防为主,牢固树立预防在先、防重于治的原则。播种品种时建议轮换优良品种。药剂拌种、防治时,要几种药剂交替使用,避免因单一用药,病菌产生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276001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猜你喜欢
黑穗病病株白粉病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