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对策研究

2019-08-20 13:46郑玉兰杨孝伟李凤梅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提升对策乡村振兴战略素质

郑玉兰 杨孝伟 李凤梅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一懂两爱”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论述了提升乡村基层干部素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基层干部的新要求,分析了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乡村干部队伍结构混乱、专业素养不高、定位不清晰、工作缺乏激情等现象探究其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培训学习和完善监督与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有益于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9-0015-05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本研究通过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对农村的稳定发展、严格依法管理、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最终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人才,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党的“三农”政策宣传和专业知识等培训,提升指导服务“三农”的本领。韩俊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就是要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我国“三农”发展新格局[1]。陈锡文强调了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农村的社会治理应当是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农”工作队伍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近年来国内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多数学者认为,在我国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一些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如干部队伍老龄化、作风腐败、干部选拨出现断层以及干部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并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建议,值得思考和借鉴,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寻新时代对乡村基层干部的新要求, 以目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LM]存在的问题为切入口,探讨如何多视角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让他们更好地担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层、最关键的力量。

1 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意义与要求

1.1 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1.1.1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有利于维护农村稳定,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和谐环境

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维护农村稳定和谐的重任,这是每位农村基层干部最基本的职责。一支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够协调农村各职能部门良好有序开展工作,能够化解农民与农民、农民与企业、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让乡村更加美丽、生活更加富裕、人心更加稳定,为农村创造和谐安宁的环境,从而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优秀人才、资金、项目及产业吸引到农村来,才能留下从事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大量劳动者和建设者,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目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经济基础。

1.1.2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有利于提高法治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依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每一位农村基层干部必须秉承的基本原则。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新思想,其中,法治是基本原则,也是必要途径。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和学习,增加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储备,提高农村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乡村,大力推进农村法治建设。通过干部带头宣传法律和法治观念,有望改变乡村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法治观念在农村工作中的层层落实和见效。加强法治观念,也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环节重要内容,通过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法治水平将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建设目标。

1.1.3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有利于惠农政策的落实,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路径引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心在人,关键在干部。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乡村干部所发挥的作用是关键。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农村農业工作,为此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许多配套措施,对乡村振兴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如何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则需要乡村基层干部从战略高度进行具体规划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把党中央的温暖带进千家万户,把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带领广大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乡村振兴,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不断提出新观念、新方案,不断探索新路径,发挥好“领头羊”作用。

1.2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新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涉及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培养并打造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则成为落实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新时代对农业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1)善学习。首先要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三农”方面的系列重要讲话,学习经济建设理论,正确学习和解读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新颖而丰富,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理念和要求,例如: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思想等。加强这些理论的学习是农村基层干部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理论前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保障。这支队伍还要了解农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还要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基层干部充分了解当地发展现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具体措施,这便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技术,在正确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做好宏观调控,制定具体相关措施与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抓住农业农村发展的矛盾所在,实现广大农村更充分、更平衡的发展。(2)能力强。应具备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在“人”,不仅要培养一批先进的新型职业农民,更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懂农业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为村民排忧解难的能力,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把政府的温暖带给广大村民,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村级干部要抢抓机遇,坚持发展为中心,要有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措施。要结合当地实际,在产业融合、减贫攻坚等方面出实招、办实事。三是依法办事的能力,把依法办事作为提高领导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懂法、守法,更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调节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3]。四是创新担当能力,面对乡村振兴任务,基层干部要继续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和借鉴别国他乡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积极探索解决新形势下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方案,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勇敢地担负起一方乡村振兴的重任。(3)有情怀。农村基层干部应该是有情、有义、有爱的人,对乡村有着深厚的家乡情节、有着无限的期盼,有着一颗献身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赤诚之心,在乡村寻求个人广阔发展空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把努力改变农村面貌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形式,做一个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的人;对广大的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视农民为亲人,视农民为家人,只有爱农民,才能动真格、付真情,真心为农民谋福祉,在工作中对农民充满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解决其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切工作都不能忘记农民,都必须高度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农民满意与否是衡量村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志。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乡村振兴战略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