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原因

2019-08-22 04:29焦民敬储常松
消费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全球战略

焦民敬 储常松

摘要: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输血型的经济援助,使西欧经济、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也强化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遏制住苏联在欧陆的扩张势头。本文对于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究,说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受多方因素影响的,最终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 原因 全球战略

1947年启动的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是美国在冷战初期遏制政策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又被认为是杜鲁门主义的逻辑延伸。而此前同是针对欧洲复兴所提出的史汀生方案、罗斯托方案和杜勒斯方案的许多观点和建议都被吸收进了马歇尔计划中。此外,乔治凯南(GeorgeFrost Kennan)的“5.16备忘录”以及克莱顿的“5月备忘录”均为马歇尔计划奠定了基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48年到1951年美国向欧洲提供的援助大约为131亿美元,占到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美国“慷慨”施行马歇尔计划的原因是什么?以下是我对于这一问题的浅见。

一、国际环境背景

从国际环境的角度考虑,可以从美国自身、苏联以及整个欧洲所面临的情况进行分析。

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为世界第一,而苏联在战争中付出了数千万人伤亡的代价,战后的欧洲则是“乱石堆,尸骨存放所,瘟疫与仇恨的滋生地”。而美国在制定外政策时已经决定彻底抛弃孤立主义,这是战后美国意图问鼎世界霸权的体现。虽然美国在实力上成为了第一,但是却不得不考虑苏联的因素。

二战之后,美国当局曾经指出,一旦与苏联进入对抗的状态,美国最为薄弱的环节将是在大西洋,如果美国在大西洋的东岸,即欧洲没有任何前沿阵地的话,那么美国就要失去进攻敌人的最短也最为直接的通道。而且美国当局也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只有西欧能够成为美国坚实的盟友。这实际上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进行考虑,如果失去了西欧,美国将失去坚实的桥头阵地,面临着被赶下海的危险,那样的话,美国的本土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这种担心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从当时的欧洲所面临的情况来看,苏联是有可能达成上述猜测的。苏联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已经占领了东欧以及德国易北河以东的部分,而在战争期间,一旦占领了某个国家,占领国就可以在被占国之中行使主权。而对于苏联来说,“对于一国的占领意味着要全面控制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意味着它有权按照自己的样子塑造被占领国”。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东欧出现了一系列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它们为苏联构建起了一条安全走廊。如果按照美国当局上述的分析来看,此时的东欧国家更像是一块跳板——苏联完全可以借助这一跳板前进到西欧境内,使得美国不得不下海。而西欧国内的现实情况又会进一步加深忧虑。

如果看到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国内的实际情况的话,那么二战就无所谓战胜国与战败国了,因为满目疮痍的情况广泛存在于西欧各国之中,而且这种贫困的情况甚至会诱发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危机。在经济上,当时的西欧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比如素以农业发达著称法国,到1947年竟然有320万亩小麦失收,而居民每天口糧仅仅是6英两面包。而德国在1947年1月的生产水平仅为战前的31%,2月再降为29%。但是这却为共产主义的成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政治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共产主义对于变革的重要意义,而在法国、意大利、挪威等国联合政府之中,不仅有共产党人的身影,而且共产党人甚至把持着极为重要的政府部门。以接受美国援助较多的意大利为例,战时的意大利共产党拥有七万多个武装组织,1947年国内大选之时,意大利共产党获得了31%的选票,可见当时意大利共产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意大利共产党已经表现出了亲苏的态势,美国也担心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北部的意共会里应外合,最终使苏联在地中海地区得以钳制美国;军事上的西欧政府更是毫无招架还手之力。所以包括美国在内,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均认为自己面临着共产主义的威胁。

综上所述,战后的美国要求确立起世界霸权,而苏联是其最大的威胁。美将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地位看得极其重要,而被美国视为盟友的西欧,面临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很有可能出现共产主义里应外合的情况,故而,对于西欧进行援助以帮助西欧振兴,稳定国内局势,增强对抗共产主义的力量是必要的。

二、国内经济因素

我们可以将当时欧洲的情况与美国进行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欧洲既有英、法等战胜国,又有像德国这样的战败国,但是从战后的社会经济环境来看,两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整个欧洲满目疮痍,几百万人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根据资料显示,而且严峻的经济环境已经在欧洲各国蔓延为社会动荡。而美国的情况却恰恰与之相反,1947年前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的40%,工业生产占62%,在经济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

然而这些却仅仅是表面的现象,美国在繁荣的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危机。根据克莱顿在“5月备忘录”中所指出的,美国向欧洲援助的产品应主要是煤、粮食、棉花、运输设施和其他类似物资。其中除了棉花,其他产品都是过剩产品。并且指出美国的棉花再过一、两年也将出现过剩,这说明美国在战后的确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这与美国战时本土未受攻击以及大量为战争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诚如马歇尔在演讲中所谈:“欧洲今后三到四年的对于国外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主要是从美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以她现在的能力是无法支付的而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帮助。”也就是说,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这些国家因为战争的缘故导致通货短缺,因而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购买,这样就会使得大量本应该用来出口的商品积压,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美国进行援助才能提高欧洲居民的购买能力,同时也是化解本国生产过剩的危机。

再者,援助欧洲尤其是西欧,也是确保美国商品能有可供投入的市场。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东欧国家已经在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迈进,而美国在制定马歇尔计划只之时,有意无意地排除苏联与东欧国家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商品的市场实际上是减小了,这也要求美国必须要确保在西欧的市场。而产能过剩要求产品输出又使得这一情况更加迫切。然而,处于动荡之中的西欧各国不利于一个稳定市场的出现。所以,美国要为西欧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帮助西欧复兴,进而为自己的产品寻找一个稳定的市场。

而美国政府也曾向民众解释,援助的钱最终还会回到美国。这其实也反映出了上述的问题。美国政府的考虑是,通过援助西欧,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提高西欧人民的购买能力。这样在西欧人民富裕的基础上,他们会增加对于美国商品的需求,总之会使得美国更加富有,也就是说,“西欧复兴将会增加美国的贸易,维护自由世界的稳定,使美国从中受益。”再加上要消除本国的危机,保有市场,故而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政策。

三、思想方面的因素

思想方面的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这其实是和国际环境因素相联系的,正因为美苏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根本对立的矛盾,美国才会对于对共产主义的威胁反应如此强烈。而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左右甚至说决定美国对外政策的实施。

二战之后,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反对共产主义不仅仅是反对共产主义的理想,而是苏联在政策上的实施明显与资本主义世界相左,如生产资料的占领,还有就是苏联的扩张使得美国更加对于共产主义充满敌视。正如在上文分析的那样,美国担心苏联在欧洲的扩张导致整个欧洲出现赤化,这样就会使美国在争霸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最终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带来威胁,而美国认为能够消除共产主义威胁的方法就是复兴欧洲的经济,拯救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但可以看出的是,在当时两大阵营正在逐渐成型,美国援助西欧决不仅仅是帮助西欧从战争中恢复过来,更深层的原因是“要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蔓延”。

从思想因素进行考虑,还应当从美国自身進行分析。美利坚民族认为自己对于世界的发展承担着一种特殊的使命,这种使命感从根源上讲与基督教传统以及美国早期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发展模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人类的“山巅之城”。在此思想的影响之下,美国人认为自己应该是世界民主的典范,并继而诞生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但同时在社会内部也产生了将美国有将其理念推向世界各地的义务的思想,而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由特殊使命生发出的“天定命运”的理论,使得美国自诩为世界自由的领袖,而在面对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之时,拯救资本主义世界就是美国义不容辞的任务。正如杜鲁门所说:“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做出选择……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够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高压统治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固然体现出了意识形态的分歧,但是美国对于自身使命感的认识也是昭然若揭。所以美国认为在欧洲出现的动乱,意味着民主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这又将给全世界带来灾难,故此,对于欧洲尤其是西欧进行援助,也是美国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

四、结语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是在特定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加上本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在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天赋使命的影响之下进行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从影响推行的因素来看,马歇尔计划实际上包含了实用主义以及理想主义两种内容。所谓的使命感正是理想主义的体现,而援助西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自己的国家利益,对抗共产主义以求谋得世界霸权,而这就是实用主义在外交政策上的体现。

猜你喜欢
全球战略
全球传播的道·术·效
习近平外交战略视域下全球战略思想探析
21世纪法国语言传播战略研究
内塔尼亚胡的“全球战略”
全球战略 全新景观——评牛津大学出版社《世界音乐系列》中文版丛书
美国的价值观输出与全球战略布局
对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分析与评估
乌克兰危机引发全球战略格局新变化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影响
三星中国市场经营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