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保护无人区

2019-08-22 08:27宋金波
支点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夕羌塘无人区

宋金波

5月初,那个在西藏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的徒步爱好者冯浩被找到了。在先前的报道中,他和女友林夕以及另外一位男“驴友”一同进入羌塘,不久他选择了“单飞”。女友和另外那位“驴友”穿越出来,他却失踪了。

冯浩一出无人区,就和他的两位队友分别收到了当地保护区管理部门的5000元罚单。冯浩和林夕一度表示“不肯接受处罚”。这之后网络上对冯浩和林夕的譴责骤然升温。最终他们当然还是认罚了事。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那些无人区,有必要这样保护吗?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1998年,我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了羌塘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部分科考、规划和申报工作,多次深入羌塘无人区考察。事实上,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初的区划界线,就是我亲手画在1:50万的地形图上的。

规划过程中,我发现,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规范和法规,最终保护区的核心区,很多都是无人区,甚至比一般的无人区还“无人”,是水文、气候都极端严酷的高寒荒漠地带。我曾经到过那些区域,植被连最短小的针茅都少见,动物种群也相当少,甚至见到的西藏野驴的个头,都明显比其他高原地区要矮小瘦弱。

那么,这种堪称“鸟不拉屎”的地方,为什么要保护起来,甚至要特别严格保护呢?

这就涉及到“荒野”的概念。

“荒野”概念最初来自美国,后来被其他很多国家接受,成为现代自然保护的重要概念。特别是越来越普遍的“国家公园”体系,尤其重视荒野的保护。

最早提出“荒野”概念的,是著名的自然主义思想家梭罗,他把荒野称作“世俗世界的保留地”。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利奥波德指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所谓文明的原材料”。20世纪60年代,

哪怕是最荒凉的“无人区”,也有生命的痕迹。

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罗德里克·纳什又提出,

荒野是“人类看待自然的态度”。

可以看到,“荒野”这个概念从开始出现,就不是一个纯粹自然科学概念,而是文化、思想的概念,与人类生存状态互为映照。它与文明相对,类似中文意义上的“纯自然”或者“蛮荒之地”。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荒野,像羌塘的无人区,似乎并没有那么多资源,甚至“空空荡荡”,也需要保护。因为哪怕是最荒凉的“无人区”,也有生命的痕迹,保留了最自然的生态,也是一个多样、丰富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它在生态保护和人类文化审美上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且,由于本身植被稀少,因此这里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辆汽车在羌塘无人区驶过留下的车辙印记,可能历经数十年都不会抹平。所以,需要特别严格的保护,才能避免难以逆转的生态破坏。

目前,中国自然保护体系还在继续向国家公园体制转型。像羌塘无人区这样的荒野,如何在做到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让一部分真正的荒野爱好者“享有和感受荒野”,我相信,未来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猜你喜欢
林夕羌塘无人区
羌塘禁区
羌塘盆地油气二维地震勘探进展综述
羌塘盆地可控震源采集试验分析
林夕,只为那熟悉而陌生的梦
“词神”林夕写一首歌多少钱?
徒步穿越无人区
少年心事
行走不需要借口 穿越四大无人区纪实
西藏南羌塘盆地侏罗系海平面相对变化初步分析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