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双导师”制度问题研究

2019-08-22 09:53黄淮廖婷婷
卷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双导师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

黄淮 廖婷婷

摘 要: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校逐步开始与企业的深度协同,开展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则是联合培养模式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培养制度。自从“双导师”制度实施以来,高校开始了深入的探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到位、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沟通、校内外导师指导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此,校企双方应完善校内外导师合作机制、建立校内外导师沟通平台、提高校内外导师指导积极性,从而完善“双导师”制度,为国家输送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双导师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有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然而仅仅靠高校自身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需要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校企联合的研究生培养。古人云“名师出高徒”,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从整体上看,如果没有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培养模式无论如何优化,其有效性都很难得到提升[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相关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实行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度。因此,高校在实施校企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时,采取“双导师”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相对短缺,对其进行高效培养是我国高校当前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对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双导师”制度进行相关探索,找到现存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相关完善,通过有效的实行双导师制度来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 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双导师”制度相关内容概述

1.1 校企“双导师”制度的来源

导师制度起源于德国,其最开始形态是单一导师制度,表现为一对一的师徒式。双导师制度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表现为校内主导师与校外合作导师共同培养方式。前些年,我国高校一直實行单一导师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愈来愈高,高校逐渐从重视学术人才转变为重视应用型人才。传统的单一导师制度偏重于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相对较少,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双导师制度实施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双导师制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的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我国,最先推行双导师制度的高校是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在此之后,双导师制度成为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高校之中。

1.2 校企“双导师”制度的含义

双导师制度不是简单的两个导师一起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而是代表着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度有多种合作模式,这里主要阐述校企导师合作模式的相关含义。对于当代的研究生来说,仅有理论知识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支撑,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之中,双导师由学校内的理论导师与企业里的实践导师组成。学校内的理论导师以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为主,包括指导其理论知识学习、相关课程选题以及毕业论文答辩等等。校外的实践导师则主要负责培养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可以在相关课题之中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两位导师能够达到知识和能力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双导师制度的本质是整合优势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优秀的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 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双导师”制度的优势所在

2.1 有利于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主要指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能力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与实践能力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传统的单一导师制度无法实现此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单一导师制度中,研究生导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了之后就来到高校工作,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只能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指导,并且近亲繁殖的现象也相对严重,不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之相反,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之中的“双导师”制度既能够对研究生理论知识进行指导,也能够提升其实践能力,并且能帮助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双导师制度的实施使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可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之中形成强强联合、互惠共赢、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有计划、针对性的辅导,有效提升了其培养质量,有利于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2 有利于解决高校教师资源相对缺乏的困境

近几年以来,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高校对研究生招生进行了扩招,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多。2017年初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对研究生招生规模进行的相关规划,其中指出到2020年研究生总人数将达到290万左右,这标志着研究生招生将会逐年扩招[3]。这种现象的发生其实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当社会需要更多的高学历人才时,才会培养更多的研究生。然而,研究生导师的增加速度却无法跟上研究生增加速度,致使教师资源相对缺乏,并且校内导师基本上都是缺乏实践经验的学术型导师,不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如此,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与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等等方面的问题,如此多的重任给校内导师带了无形的重担。因此,应该从企业引进优秀的人才进入高校,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弥补高校教师资源的短缺,也可以缓解校内导师的压力,还能带领研究生学习,提升其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实习与就业做好准备。

2.3 有利于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有效实施双导师制度,可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能够更好的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学校里,校内导师对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术科研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相应的指导;在企业中,校外导师大部分都是来自企业里的优秀人才,熟练的掌握相关专业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可以带领研究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为研究生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研究生还可以在校外导师的企业进行实习工作,能让企业领导更加了解学生。实习结束之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向企业申请留下继续工作,这样既缓解了研究生毕业之后找工作的压力,还能够减少研究生与企业的磨合时间。除此之外,校外导师作为企业界的优秀人才,不仅在研究生的培养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还可以将表现突出的学生推荐到相应的企业到位,能够增加研究生的就业机会,拓宽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3 目前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双导师”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3.1 “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到位

“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到位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首先,虽然我国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时实行了双导师制度,但是很多高校只是为了与其他培养单位保持一致,实际上双导师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据相关调查,许多研究生反映双导师制度流于形式,认为校外导师知识在学校挂了个名而已。因为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之中基本上只有校内导师负责,在校期间很少与校外导师交流,几乎没有接受过校外导师的相关指导。其次,部分高校即使有校外导师,但是这些导师并不了解教学内容和研究生状况,甚至经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很少指导研究生进行实践操作,对研究生的教学放任自流,研究生在相关实践过程之中基本上靠单打独斗、自己琢磨,如此种种对于研究生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由此可见,双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与理想中的依然存在着差距,实施过程之中还需要面对种种困境。

3.2 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沟通

双导师制度的实行需要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协同培养,在研究生的学习指导、日常管理,学术科研、实践操作等等方面应该相互合作与配合,这样才能显示出双导师制分类指导、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优势,但是实际上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仍然是两个孤立的个体。由于两位导师平常的日常工作繁忙,并且学校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两位导师很少见面。对研究生进行相关培养时,两位导师也是“各自为政”,只关注自己应做的那一部分,并未与对方交流沟通研究生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没有对研究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培养。因此校内导师不清楚研究生在外实践操作能力如何,校外导师不知道研究生理论知识学到哪个阶段,由此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使得双导师制度的实施也只是表面功夫,没有达到其实施目的。

3.3 校内外导师指导积极性不高

目前在我国高校,双导师制度中两位导师指导积极性不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仍然需要提升。学校的校内导师工作量较大,他们不仅仅对研究生的课程理论进行指导,还要和研究生一起做学术、搞科研,指导研究生中期考核、毕业论文写作等等。但是由于高校扩招,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导师师资资源缺乏,一般一位校内导师就要带大约八个研究生,过多的任务会造成导师相对乏力,积极性不高。并且我国高校没有将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和专业型研究生导师明确区分开来,这会使得导师还是会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法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致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重学术、轻实践,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不仅如此,企业的校外导师工作繁忙,和学生联系方式一般是电话和短信,见面的机会比较少,像这样的交流方式虽然更加方便,但是指导的效果是远远不如当面指导好。这些都是校内外导师积极性不足的表现,会使研究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造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

4 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双导师”制度问题解决策略

4.1 完善校内外导师合作机制

完善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机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发挥高校的能动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将其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一视同仁。对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双导师制度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高校应该发挥其能动性,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鼓励校内导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引进企业优秀人才,聘请为校外导师来培养研究生。高校还需要协调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以及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处于平等、开放、自由的学习交流环境之中。其次,企业和高校在协同培养研究生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管理和考核校内外导师[5]。学校要按时安排校内导师去企业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研究生的学习进度,并且清楚学生在实践操作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与校外导师一起协商解决。高校和企业要经常收集学生对导师的反馈意见,对于那些在学校挂名的校外导师,要给予其相应的惩罚。校企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仅可以帮助高校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能为企业推荐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招聘变得更加方便。

4.2 建立校内外导师沟通平台

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进行培养时,不仅需要校内导传授理论知识,也需要校外导师指导实践操作,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之中,因此校内外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之中应该进行交流与沟通,这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从以下两点来促进校内外导师的交流和沟通。首先,高校可以开设校内外导师的合作课程。高校在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时,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选教学内容来设计合作课程,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求校内外导师都必须参加,共同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理论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校内外导师在教学时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校企可以建立双导师交流的平台。校企可以对校内外导师进行如下相关管理规定,校外导师必须参与学生的日常选课、毕业论文选题开题等环节;校内导师则必须参与到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协助校外导师一起解决实践问题。如今通讯技术十分发达,校内外导师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短信等方式互相联系,了解对方的工作动态以及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指导。只有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校内导师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校外导师优秀的实践技能,避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

4.3 提高校内外导师指导积极性

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不足会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高,因此提高校内外导师指导积极性十分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首先,增加校内外导师的薪资。目前高校聘请的校外导师大部分都是来自企业的优秀人才,他们平常工作繁忙,没有大多时间来指导学校研究生。并且对于他们来说,校外导师只是一份兼职,若要他们放弃休息时间来指导研究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可以相应的增加他们的薪资,将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划入到工作考核范围之内,让其感受的自己也是高校之中的一份子。不仅如此,也要增加校内导师的薪资。在高校中,校内导师不仅仅要上课,还要做学术、搞科研,同时还要带研究生,校内导师的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校内导师的薪资也要有所增加才能更显公平。其次,要打破校外导师聘任终身制。许多企业的优秀人才被聘请为校外导师之后,就觉得这个职位知识一种荣誉称号,而非工作岗位,在培养研究生时对其不闻不问,很少与其进行交流。因此必须对校外导师岗位进行动态管理,打破终生制度,可以以三年为一个聘期。三年满后收集学生对校外导师的意见,评价好的导师可以继续聘任,而“挂名”导师可以终止聘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222.

[2]王一涵.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机制探索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296.

[3]刘俊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03):30.

[4]亓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5]杨超,徐天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雙导师制”的制度设计及构建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1):66-70.

作者简介

黄淮(1995-),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廖婷婷(1994-),女,汉族,江西宁都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双导师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