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怕”到“三变”

2019-08-23 01:17
今日中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兴文丰都县丰都

文|本刊记者 张 娟 马 力

长江南岸的湛普镇, 满山都是花椒林 图/程 波

如今的丰都,正在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现“丰收之都”的美好寓意。

多年前,不少人说起丰都,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受,因为去丰都有“三怕”—怕远、怕穷、怕鬼。

2011年9月,时任重庆市双桥区副区长的曹玲,第一次到丰都,“50多万人口的丰都,只有1家标准化影院,‘穷’除了物质上的,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从重庆到丰都4个多小时的车程,让曹玲切身感受到了丰都与重庆主城之间的“远”。

丰都素有“鬼城”之称,由于“穷”和“远”限制了人们的想象,一些人把“鬼”简单地与唯心主义与“阴森恐怖”“狰狞可怕”联系在了一起。“其实,丰都的‘鬼文化’是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用‘以鬼说人’的方式教育世人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真正来到这里,了解了,就不再有‘怕鬼’之说了。”曹玲说。

两个月后,曹玲从双桥区调任丰都县委常委。“没工作几个月,正赶上政府忍痛搬离了占据丰都GDP半壁江山的两家化工企业,因为长江两岸要绿色发展。”

近8年时间过去了,丰都的标准化电影院线已经发展到了5家,重庆主城到丰都的车程从原来的4个多小时缩至不到两个小时。“高档小区越来越多,群众文娱活动越来越丰富,城市越来越美了。”曹玲说,到2019年的11月,她将迎来在丰都工作的第8个年头,只是工作从原来的宣传部长变为了现在的组织部长。

“职务在变,丰都县委政府工作的重心—扶贫开发与绿色发展—始终没有变。”多年来,在扶贫开发中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已让丰都的“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如今的丰都,正在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现“丰收之都”的美好寓意。

“颜值”变“产值”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地处三峡库区的丰都,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县域2901平方公里都是长江集雨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脆弱的生态基础并存。

为保护丰都境内长江两岸生态环境,湛普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把种在岸堤斜坡上的农作物,改种成了既能固土护坡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花椒。“经过近些年的培护和种植,长江两岸11000多亩花椒,已带动全镇261户贫困户中的155户顺利脱贫。”湛普镇镇长向海林说。

56岁的陈兴文,是虎威镇大溪村苗木基地老板。在做苗木基地老板之前,他曾是一家塑料厂的老板。

1996年,丰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年在塑料厂打工、熟悉塑料产品制作工艺和流程的陈兴文在家乡办起了塑料厂。

“开始效益很好,后来多种因素叠加,工厂很快难以为继。”陈兴文说,开办塑料厂对周围环境有很大影响,发展还不可持续。“农村人深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002年,陈兴文开始转行。他把在大溪村流转过来的1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绿色景观苗木。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陈兴文的绿色苗木种植渐成规模,已经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每年卖苗木一项的纯收入就达十几万元人民币。

自己富不算富。这两年,陈兴文开始带领村民在山上种植蜜柚、金桔、枇杷、猕猴桃等经济果木,他要让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这是丰都的后发优势,我们在保证‘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前提下,重点在流域集雨区集中布局红心柚长廊、笋竹产业带、花椒基地、龙眼采摘园等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沿长江、龙河、渠溪河流域的三个生态经济带,让长江生态经济永续发展。”曹玲说。

“输血”变“造血”

6月的丰都大地已是一片果熟瓜香。武平镇的土豆、湛普镇的花椒均已进入收获期。

张吉胜是湛普镇白水社区的建卡贫困户,今年53岁。因为妻子和儿子均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脱贫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难度不小。政府扶贫模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全新希望。

“一个憨儿子,一个傻婆娘,真的好绝望噻,没想过家里会过得安逸哦。”张吉胜说先前家里的状况,让他看不到生活的丁点儿希望,日子将就着过,政府帮点儿就用点儿。

2014年,全国进入脱贫攻坚期。白水社区驻村工作队长张玉裙在了解张吉胜家的情况后,立即对其家庭进行精准帮扶,并帮其树立生活和脱贫的信心。

“政府出资帮张吉胜一家搬进新居,享受了低保和重残补贴。这些都不是扶贫的最终目的,最终我们想看到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能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张吉胜之后的表现,让张玉裙感觉所有的帮扶工作都没有白费力气。

“人越来越有精神,对婆娘和儿子照顾的也好,政府帮扶的1.5亩高经济效益花椒被他精心管护,2019年他花椒收入有望突破两万元。”张玉裙说张吉胜的前后变化非常大,“已经从最早的‘被动脱贫’转变为现在的‘我要脱贫’”。

2019年年初,张吉胜还主动申请了3万元人民币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发展自家的花椒种植。他说,好政策给了他过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今后要自食其力地给家人幸福,让自己快乐。张玉裙告诉记者,通过帮扶和张吉胜自身的努力,一家人年底顺利脱贫已不成问题。

近年来,丰都县通过实施“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扶持一笔资金、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可持续经济”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迅速脱贫。2002年,丰都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纳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

2017年11月,丰都县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1%下降到当前的0.67%。

家住武平镇新和场村的唐代祥,2018年试种两亩政府从山东滕州引进的土豆新品种,当年就喜获丰收,两亩土豆卖出了1.4万元,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的几十倍。今年他家再次扩大种植规模,10亩土豆将给这户贫困家庭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

2019年,丰都县有800余户农民通过规模种植土豆实现增产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208人。像唐代祥、张吉胜一样,更多的贫困群众因帮扶和产业带动,被激发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小火锅”变“大产业”

中餐和火锅被称为丰都“两大菜系”。中餐指炒菜,火锅则以鲜美的“全牛火锅”见长。新鲜的火锅食材背后,是丰都肉牛养殖的大产业。

如今,在北京、重庆和四川的大型超市里,恒都品牌的牛肉随处可见。2009年,丰都县政府从北京中关村引进中恒集团,投资10亿元组建恒都公司,全面打造肉牛产业。

恒都公司在丰都的短短4年时间,已形成以丰都为总部拓展周边区县及省市的“总部经济”。恒都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不仅仅是恒都,鑫犇、光明等一批本地龙头企业也已成为丰都发展肉牛产业的领跑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加上政策扶持,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异常红火,贫困群众养殖肉牛的热情普遍高涨。

57岁的曾报昌曾是包鸾镇飞仙洞村因学致贫建卡贫困户,通过养殖肉牛,2016年年底全家脱贫。2019年4月,曾报昌家被包鸾镇党委、政府评为“脱贫先进户”。现在,他家养有肉牛20头,年收入10余万元。

张吉胜在家中剪摘花椒 图/喻 捷

2010年,包鸾镇飞仙洞村贫困户张升鱼联合曾报昌等7家人,共同投资28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庭院牧场”,一次可以饲养300多头肉牛。如今,该庭院牧场年纯收入100万元。

2011年,张升鱼带头,在村里成立了“丰都县雁塘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2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进行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售卖成品,“大家一起牵着牛儿奔小康”。该合作社现年纯收入200多万元,每户年增收10多万元。

除了卖牛的收入,牛粪也变废为宝,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牛粪可以制成沼气,供农户的生活需要,能有效解决肉牛粪尿问题,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资高效利用。”曾报昌说。

张升鱼和曾报昌所在的飞仙洞村,曾经是丰都县有名的贫困村,从2002年开始,村民利用当地高山草地草皮资源养殖肉牛,经过十多年的抱团发展,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成为全县有名的肉牛养殖富裕村。

飞仙洞村只是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肉牛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丰都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优势产业。丰都目前已经形成集牧草种植、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较完善的全产业链,覆盖6100余户贫困户。33.2万头肉牛饲养量,让丰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肉牛之都”。目前,丰都已形成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多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带动了丰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丰都尚有未脱贫人口1440户3948人、深度贫困乡镇4个、深度贫困村28个,离最后的全面小康还有最后一段距离。

要啃下彻底脱贫的硬骨头,唯一出路就是发展适合的产业。为此,丰都县制定了详细的产业脱贫发展规划,确保贫困户脱得了贫,且不返贫。

猜你喜欢
兴文丰都县丰都
丰都县成立老年科技大学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
一个放羊娃成就的“书香之家”
构建美丽丰都 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火红的日子
丰都,不负好春光
关于加强丰都县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兴文农商银行中干竞聘
第20届重庆丰都庙会游客众多
重庆市丰都县湿地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建议探析
他的执着,让自身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