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歌剧”走进长三角

2019-08-23 02:36周凡夫
歌剧 2019年6期
关键词:酒吧歌剧苏州

周凡夫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龚冬健以监制的身份,带领着香港歌剧院30多人的外访团队,于4月13日至21日,将一出特别“度身定制”的“全新歌剧”《疯狂的爱》(Grazym Love),带进长三角的上海、南京和苏州,八天内演出了四场。笔者随团做了四场歌剧讲座,既见证了两地在歌剧艺术发展过程中携手合作的新阶段,也亲身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歌剧旅程。

两地合作培训培养兼备

“新阶段”来自这次两地合作的方式,和演出的“全新”歌剧的制作形式。这是由香港歌剧院与华东三个城市的不同文艺单位联合主办的、跨地域制作的歌剧节目——在上海与其合作的是上海戏剧学院,该项目也是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在南京合作的是启用还不满两年的江苏大剧院:最后一站苏州的合作方则是苏州交响乐团。而所有演出中担任伴奏的都是苏州交响乐团,香港团队的经费则来自香港政府的“艺能发展资助计划”。

这项活动能获得“艺能发展资助计划”资助,原因是香港演出团队中的十多位香港青年歌唱家,是由龚冬健担任计划总监的、为期三年的“赛马会香港歌剧院青年歌唱家发展计划”的“毕业生”(该“发展计划”2015年推出,2018年刚结束)。担任伴奏的苏州交响乐团于2016年11月才正式成立,由陈燮阳担任音乐总监,许忠任首席指挥,70多位乐手平均年龄只有30岁。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年青音乐家的交流合作,同时带有借着舞台演出实践的来提升水平的培训作用。

另一方面,这次演出的四场都安排了“演前讲座”,邀请笔者担任讲者。最后一场(4月20日)在苏州的演出,更特别安排“演前讲座”提前6天在4月14日举行,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市场,还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演前讲座”,方便更多地介绍歌剧的背景特色、欣赏方法和这个制作的特点。可以说,这次歌剧巡演不仅能培训歌手、乐师,更能培养歌剧观众,兼备双重意义。

“在线交友酒吧”里的爱情故事 这部“全新”歌剧《疯狂的爱》(在南京时易名为《永恒的爱》,易名原因是另一故事,日后有机会再谈),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艺术学院(NorthCarolina School of the Art)歌剧学院艺术总监尼古拉斯·穆尼( Nicolas Muni)特别为这次“赛马会计划”的十多位“毕业生”度身定制的作品。穆尼不仅是导演,更可以说是位“创作者”——他将包括莫扎特、威尔第、普契尼、马斯内、比才等人的8部著名经典歌剧中的总共约20首序曲、咏叹调、爱情二重唱、四重唱、合唱,一首一首地连接起来。

开场奏响《费加罗的婚礼》的轻快序曲时,舞台上的布景展现的便是现代大都市的一个酒吧空间。随后,穿着时尚的十多位俊男美女陆续出场,投影幕上先后出现《茶花女》的男主角阿尔弗雷多(男高音陈永饰)和女主角维奥莱塔(女高音林颖颖饰)的形象及背景简介(文字改写得很有现代感),舞台后的背景投影亦变成现代大都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夜景,充满现代人的生活气息,于是整个制作便成了发生在现代社会酒吧中的故事……

穆尼的制作概念很明确——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个通过在线交友网站相约会面的酒吧里,而每个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均是通过交友网络展开的。因此,舞台上的场景设计非常现代化,和传统歌剧很不一样,更能让歌剧表演贴近现实生活。于是,在歌剧《维特》中,夏绿蒂(女中音张吟晶饰)的读信场面,变成是查看手机:蝴蝶夫人巧巧桑(女高音李洋饰)在铃木(女中音张倩饰)的陪同下来到酒吧,是为了等待她第一次在酒吧遇见的平克顿,然而他没有再出现:斗牛士埃斯卡米诺(男中音钱深铭饰)的咏叹调,则是以唱卡拉OK般的方式来演绎……酒吧里的调酒师除了提供饮料给所有客人(角色)外,也为每个场景提供所需的道具(所有道具均存放在吧台后面)。整个制作将不同的歌剧联结在一起,部分歌唱演员不需要演唱时,仍会在舞台上穿梭,或坐在酒吧里边饮酒边观察。

这样的舞台处理与现今欧美流行的“導演歌剧”很不一样,这不仅因为穆尼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歌剧导演,更因为穆尼没有将那些“非歌剧导演”的观念引入现代制作,而是将8部歌剧中的爱情故事(更准确一点说是6部,其中两部没有直接情节上的引用)联结起来;所选的其实尽是各出歌剧中的精华,大多是在音乐会中常独立演唱的动人歌曲,这对作为歌剧入门的观众来说,是很好的设计。

这次的合作,背后的独特意义和制作歌剧的全新意念与方式,也让这次华东巡演的四场演出成就了一次奇妙的歌剧旅程。这个旅程中,还出现了一首音乐剧的名曲——演出“唱家班”共有14人,除了12位“毕业生”,还特别邀请了资深的歌剧合唱演员郭家杰(饰演酒吧调酒师),还有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教授仲铠泽。

在陈永和黄华裳等人唱(演)完第六部出现的歌剧《弄臣》的“爱情二重唱”“可爱的名字”和著名的四重唱后,仲铠泽化身为“老妇”来到酒吧,演唱起音乐剧《猫》中的主题名曲《回忆》( Memory),然后其他人才演出了第七部歌剧《魔笛》中的选曲。这种“混搭”组合,堪称是将含着不同美学观的文化大胆地合并、跨越,意义已非单单两地合作了:幸好韦伯的《回忆》有厚重戏剧性,音乐风格很接近歌剧,加上扩音设备没有过分地将仲铠泽的歌声扩大,才使得神来之笔的插入并不那么“突兀”。此外,在悲剧性的《弄臣》后,经这一“回忆”才进入喜剧性的《魔笛》,更使整部制作有了情感上的缓冲,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剧场版音乐会版各不同

其实,这次巡演的歌剧,不仅有《疯狂的爱》和《永恒的爱》两个名字,还有舞台版和音乐会版两个版本。在上海大宁剧院演出的是舞台版,制作团队共有20人左右。许忠执棒苏州交响乐团在乐池中有70多位乐手(四位低音提琴手坐在舞台左边角落,三位打击乐手则坐在舞台右边),舞台上时尚的演员服饰、丰富的灯光变化,还有配合不同歌剧片段的投影影像(如演出《蝴蝶夫人》时屏幕出现美国海军军官的影像,《茶花女》则转变成现代客厅),丰富的视觉效果亦能增强演出的感染力,有很高的可观性。

就如正式歌剧演出,舞台版涉及众多复杂因素,加上各剧场规格不同,这次在上海的两场舞台版演出(4月16日及17日)前,在苏州与乐团排练及进行技术彩排的次数实在不足,舞台上的演员和指挥亦要沟通并调整适应,因此第二晚的演出整体效果都较首晚更流畅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上海首演舞台版后,安排在南京江苏大剧院音乐厅的第三场(4月19日),则是音乐会版,紧接着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金鸡湖音乐厅的第四场演出,同样是音乐会版——整个乐队都安排在舞台上,在指挥两侧各置六张靠背椅供歌唱演员安坐。音乐会版少了可观性的视觉效果,但却能让观众更为集中于音乐的演出。事实上,穆尼这个并合8部包罗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的歌剧制作,即使剧场版将背景转换到现代酒吧,服装变成现代服(唯《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仍是传统日本和服),音乐却不做任何改变——这可是歌剧演出的底线!

就整体的歌唱表现而言,第三晚南京的演出效果最好,乐队与歌声的配合饱满且有戏剧性光彩变化,几乎每段唱段都有掌声,这与江苏大剧院葡萄园式音乐厅(座位近1500个)不无关系——不仅空间足够,音响效果更佳。当晚笔者坐在堂座最后一排,人声与乐队声音混合的层次仍饱满清晰。相对来说,最后一场在苏州金鸡湖音乐厅的空间狭小得多,座位只有近500个,声音的饱满度和色彩层次感都不及前一晚,但因观众座位与舞台距离很近,加上是最后一場,演员们唱来更为轻松,对观众的感染力同样很强。

总结四场观赏的感受,两场舞台版具有视听之娱,即使对完全未观赏过歌剧的观众,亦会很有吸引力;两场音乐会版将乐队置于舞台上,歌唱演员在指挥两侧后方,双方在配合上的默契便很重要,许忠在指挥时,还不时跳下指挥台,或面对观众挥棒,用以加强乐队与歌唱者的配合,亦可借此带动观众与歌唱者的情绪。但无论如何,这次两地交流合作的效果,对一直希望将歌剧大众化的龚冬健来说,应会感到满意。

至于12位“毕业生”的表现,可以说让观众看见、听见了香港在歌剧方面美好的发展前景,每个人都展现出稳定的歌唱与表演实力,发展潜力更是难以估计。但歌剧是一门伟大精深的艺术,除了要有天赋,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耐性,以马拉松的方式才有机会累积出成果。三年培训,只是一个开始。当然,俗语所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期待能结出下一半果实时,又不禁令人忐忑,这次展示“毕业成果”后,是否仍有持续性的方法,将各人另一半的成果培育出来呢7歌剧成长之路又岂会是容易之事,作为老师的龚冬健对此当然再明白不过。但无论如何,这次“奇妙歌剧之旅”,应会为大家继续奋战提供一定的能量。

最后要“预告”的是,这个独特的制作,6月26日及27日将会进军粤港澳大湾区,在广州的广东艺术剧院再演出两场,这次更会带上香港的乐队,规模会更大。至于香港观众何日才会有机会欣赏到,现在仍只能等待了。或许,钱深铭、林国浩、林颖颖、黄华裳、曾丽婷、张吟晶、陈永、谭乐轩、廖匡、陈俊尧、李洋和张倩这12位“毕业生”的姓名,将来会在香港乐坛经常出现。

猜你喜欢
酒吧歌剧苏州
Wine ahead餐酒吧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FAN迷离酒吧
Autentista酒吧
WAY2酒吧
走进歌剧厅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