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的思考

2019-08-24 05:58朱婷婷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工作思路高职院校

朱婷婷

摘    要: 科研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也是响应新时期职教改革呼唤的具体体现。本文在探索科研育人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就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开展科研育人工作提出工作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育人    工作思路

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包含“科研育人”在内的“五育人”概念,这是对之前“三育人”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随后2017年2月中央在“五育人”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形成“七育人”的教育体系,同年底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又提出要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从“三育人”到“五育人”“七育人”再到“十育人”,育人范围不断扩大,育人方式不断创新,这一切都旨在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旨在对科研育人进行研究,并以高职院校为对象,在探讨科研育人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工作思路。

一、科研育人的内涵与意义

(一)科学理解科研育人的基本内涵。

要理解科研育人的内涵,必须先厘清“科研”与“育人”之间的关系。从字面上理解,所谓“育人”即“教育培养人”,也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人才培养”,这其中既包含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包含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对于科研育人的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从教育教学的层面看,科研育人是以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与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相配合,提高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二是从思政工作的层面看,科研育人是指高校教师利用科研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政教育于科研之中,不但要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科研道德、学术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科研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可以说,科研育人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育人模式,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科研育人是将学生培养从理论转向实践,从课内转向课外,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6]。

(二)深刻认识科研育人的重要意义。

赋予科研育人的使命,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与突破。对于拓宽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研育人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工作领域

以往的思政教育模式是以思政课为载体,以老师直接宣讲结论性的观点为主的一种单向的、说教式的教育,學生对知识的吸收是被动的、填鸭式的,不能对其思想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科研育人的特点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之中,一方面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将科研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与教育学生做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科研态度和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科研品德。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需要排除各种困难才能得到预期的科研成果,这种经过自己的艰苦认知和探索而得到的成就,给人的印象深刻,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科研育人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求贤若渴,因为人才是推动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障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资源。科研的过程本质就是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一步步实践,一步步探索,可以不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科研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积极的作用,做科研如同做人,系统的科研训练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逻辑性的思维和遇事不畏难的情绪等,这些都是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高职院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重视量的扩张逐渐向重视内涵建设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科研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为科研不仅是高职院校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且是办出特色、提升质量、创造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5]。然而,必须看到,就整体而言,高职院校无论在科研基础还是科研成果,科研团队还是科研平台等方面,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在现实科研育人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高职院校的前身大多是职工中专、职工大学或一些成人学校,就科研工作而言,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无论是论文撰写还是课题研究,科研工作经验都很欠缺,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薄弱,因此难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

其次,高职教师从事科研的动机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部分老师是由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个人发展的需要才做科研,申请的项目并没有学生参与,更谈不上通过科研达到育人的目的。

最后,部分教师存在一种普遍的认识误区,所谓科研工作是较高深的理论研究,高职院校应主抓教学、实践,不需要搞科研,甚至把做科研视为负担,科研意识直接影响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少有人把育人视为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应有内涵。

另外,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缺乏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加之一些高职学校本身科研资源就少,科研平台稀缺,进一步限制了科研育人工作的开展。

三、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的工作思路

关于高校如何加强科研育人,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一些方法,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实际,如何在有限的科研资源和薄弱的科研基础条件下实现科研育人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工作思路。

(一)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合理定位科研育人的方向。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育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是定位不明导致的,必须立足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结合高职院校科研条件有限、科研实力薄弱等客观实际,明确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才能很好地完成科研育人的使命。基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的[5],在定位科研育人的方向时一是可以与促进教学提升相结合,在解决职教改革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实现育人。二是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在解决地方企业和政府发展的实际困难的过程中育人,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创新科研育人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

学生不仅是科研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科研育人的直接受益者。高职学生虽然成绩不如本科生,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创造潜力,因此必须创新科研育人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一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授课模式,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探究性的主动学习。二是要营造关注科研,愿做科研的积极氛围。比如,利用学术报告会、学术成果展或者开展学生党团活动的机会,把科技创新活动同专业知识的学习、未来岗位任职的需要等方面联系起来,在活动中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深入挖掘典型,对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进行报道和表彰,在学生中发挥生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参与科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育人主体的思想水平和积极性。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也是科研育人的主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师德、师风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教学和科研不是两张皮,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二是要改变教师评价考核机制,把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纳入考核范围中,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可以以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创活动的次数,获得的成绩等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贡献度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取得突出科研育人成效的典型事迹,让教师树立起为育人而科研的思想意识。

(四)搭建良好的科研管理服务平台,推进科研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科研资源非常有限宝贵的现状下,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这就需要科研管理部门整合资源、合理配置,给予老师科研工作充分的引导和支撑。一方面要及时掌握并传达最新的职业教育相关的国家政策,为老师开展科研提供前沿信息和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要对老师的科研活动指导把关,筛选优秀项目,组建科研团队,集中力量集体攻关。还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推进学校科研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语

科研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也是响应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呼唤的具体体现,当前必须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进一步挖掘提炼完善科研育人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探索总结推广科研育人的成功经验,通过育人理念的转变、科研氛围的营造、管理制度的保障等,构建起教育、考核、管理等全方位的科研育人体系,增强科研育人的持久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炎.试论高校科研育人[J].山西科技,2018,33(05):79-82,85.

[2]杨萍.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问题与途径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4):27-30.

[3]魏強,李苗.高校科研育人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07):97-101.

[4]方桐清.高职院校科研如何承载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17-10-31(012).

[5]王晓红,严颖.关于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16(23):45-47.

[6]白强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协同科研育人机制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0):185-186.

猜你喜欢
工作思路高职院校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消防与保卫重组后的工作思路探析
甘肃林业“十三五”工作思路和战略重点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议新闻采编工作思路的角度与创新
确立“1121”工作思路,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国企工会的六大关系及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