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拥有爱的心灵

2019-08-24 05:58童玲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阳阳心灵小朋友

童玲

摘    要: 教师和家长是对幼儿进行爱的心灵教育的塑造者,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幼儿。本文提出,应通过为幼儿创造和睦、友爱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对老师、父母产生敬爱之心,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幼儿爱的能力。

关键词: 拥有    爱    心灵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丰富,大多数父母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尽力给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遇到活不让孩子干、遇到事不让孩子自己处理,生怕孩子受累受委屈,就是在这种“爱”的光环下,一些孩子在没有担当责任的意识中,显得比较自私自利、任性霸道、脾气暴躁。

事例分析:

一个小班幼儿的爸爸工作非常忙,早晚都是妈妈接送,妈妈每一次接送都很准时。有一天,所有孩子都走了,他妈妈还没有来接他。等了一会,他妈妈上气不接下气一路小跑着赶来了,她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我去医院看病。本来算好时间的,可路上堵车,没办法我跑了两站路才赶来的。”我微笑着对她说没有关系,她转身对满脸怒气的阳阳说:“阳阳对不起,妈妈来晚了,下次妈妈一定把时间算好了。”此刻,阳阳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边哭边说:“你看看,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就你来得迟,以后不许去看病。”我站在旁边看到,阳阳妈妈一脸的歉意,好像做错了很大的事一样,边说边拉起孩子的手,阳阳一下子甩掉了妈妈的手,独自朝园门口走去,当时我心里不是滋味,为何孩子知道妈妈生病了,可一点关怀、同情心都没有?一向在班里比较乖巧的孩子,为什么遇到一点小事就这么自私和蛮狠不讲理?

又一天下午,家长们都来接孩子。突然远处传来哇哇大哭声,我循着哭声赶快跑过去,看到阳阳躺在地上边哭边打滚,我急忙把阳阳拉起来,阳阳还是哭个不停。我问他妈妈为啥哭,阳阳妈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早晨我答应阳阳说下午带他去踢足球,这会出门时我看天下起雨来了,就没有给他带足球,他看到我没有带足球,就不开心闹脾气。”等阳阳平静下来,我安慰了一下阳阳妈妈,他妈妈情绪低落地对我说:“我家孩子在家就是这样,动不动就冲我发脾气!”面对这一场景,妈妈体会到的更多的是伤心和无助。也许阳阳妈妈对孩子单方面的爱、单方面的付出没有被阳阳理解,没有得到阳阳相应爱的回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一些这样不懂得付出爱、不懂得理解别人的孩子。

爱父母是其他一切爱的情感基础。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他还会爱谁?幼教工作者应惊醒、应反思、应探索,怎样让幼儿拥有爱的心灵?

一、为幼儿创造和睦、友爱的成长环境

教师和家长是对幼儿进行爱的心灵教育的塑造者,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幼儿。教师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引领家长科学教育和培养幼儿。

1.教师和家长,要在幼儿面前树立积极乐观,具有优良品质,勇于关心别人,乐于付出的形象。

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体验付出后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引导幼儿帮助别人,让幼儿体验付出和帮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让幼儿明白,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爱,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父母要关心身边需要关心的人,做幼儿的表率,让幼儿以父母有一颗博爱的心灵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寒暑假或者周末休息日,父母可以带孩子走入社会。去敬老院看看老人、去特殊学校看看小朋友,为爷爷奶奶和残疾小朋友做一件表达爱心的事,回来后可以让幼儿想想自己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别人又是怎样感谢我们的。在长时间的坚持中,幼儿表达的爱更自然。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抽空陪孩子制作一些小手工作为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好朋友、老师或周围的叔叔阿姨表达爱心。在老师或父母的引导下,做一棵爱心树,当我们接受了別人的爱或帮助了别人,可以做一颗不同颜色的爱心卡挂在树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幼儿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需要别人给予自己爱,别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就会激发幼儿关怀别人的情怀,在幼儿的潜意识里会萌发一种施爱和拥有爱的意识。

2.幼儿园里班级老师之间要团结协作、相互谦让。

幼儿园班级工作比较琐碎,保教人员相互配合才能提高保教工作质量,这就要求保教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团结,营造团结友爱、民主文明的班级工作氛围。幼儿在这种教育氛围的影响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幼儿受教师的影响,学会关心和体贴同伴,当同伴遇到困难,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也许在这种教育氛围里长大的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家人、朋友和老师友好相处的品行,知道付出和关心别人。

二、让幼儿对老师、父母产生敬爱之心

1.让幼儿了解老师的工作性质。

在幼儿眼里,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有时候,碰到一个育儿问题,家长没办法解决,总会求助老师。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是严格的、耐心细致的,教师面对每个小朋友的教育都是公正公平无私的,就是种无私的爱使幼儿学会理解老师、理解同伴、理解周围为自己服务的人。

2.让幼儿懂得自己是在父母、长辈的关心和照料中健康成长的。

教师和家长要尝试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幼儿才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工作辛苦。同时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家后,还有许多家务活要干,既要照顾爷爷奶奶,又要培养和教育孩子。有时爸爸妈妈虽然下班了,但单位的工作如果没有完成还要加班完成。让幼儿从小懂得幸福的生活是靠一家人相互关心相互体贴换来的。

3.让幼儿相互交流感恩活动体验。

教师可以在学期计划中安排几次感恩分享交流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或同伴、爸爸妈妈或亲朋好友的感恩事件:“爸爸单位的领导为了感谢环卫工人,让环卫工人也能享受一下别人的关怀,特意为全县环卫工人举办一场感恩晚会,到场的人萌发了我们每一天生活在这么干净的城市里,是这么多的环卫工人创造的,我们平时要珍惜他们的劳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果皮、纸屑、废弃方便袋、包装盒要捡起来。”“一辆辆自行车、电动车、小汽车、公交车有秩序地向前行驶,是顶着寒风和烈日的交通警察叔叔为我们维持秩序带来的,我们要心生感激,用一颗爱的心灵报答交警叔叔,从自己做起,和爸爸妈妈上街时遵守交通规则,向街上执勤的交警叔叔送上一个大大的微笑。”在这种分享与交流之中,幼儿萌发的爱是满满的,教育带给幼儿的收获是非常大的。每年“三八”妇女节,我都会组织幼儿开展“献给妈妈的爱”的主题活动,活动开展完,总会有几个妈妈来到幼儿园激动地对我说:“我的宝贝女儿回家帮我倒茶了。”“我家小丫硬要帮我捶背了。”

4.及时把握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进行启蒙教育,时时会得到老师、同伴的帮助,同时有时也会帮助同伴,我们要抓住教育的有效性,让幼儿多观察、多聆听、多体验,让幼小的心灵萌生出一种爱别人的情感,用充满爱的心面对周围爱我们的父母、同学及为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叔叔阿姨。

(1)老师要做有心人,找一些有关表达爱的故事和歌曲开展爱心教育活动。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幼儿们讲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老师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幼儿,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幼儿换位思考,加深了幼儿们爱的情感。

(2)每天早晨可以安排两个幼儿对站在幼儿园门口,对入园的小朋友和送幼儿入园的家长问好,并送上微笑。每天安排值日生,让值日生记录班级中小朋友为大家服务的小事,每一周老师把孩子们做的一件件事情进行总结,如哪个小朋友帮老师扫地了、哪个小朋友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扶起来了、哪个小朋友帮老师整理玩具柜了等。就是在一件件小事中,幼儿体验到把爱给予需要的人是一种快乐的事。

(3)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各班结合节日内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如“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九九感恩节”组织家园同乐同庆,让幼儿们表演节目,给妈妈、奶奶、老师送上自制小礼品,表达爱她们的情感,并学习用行动回报对她们的爱。让幼儿们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体验。

(4)教师可以把一些生活现象通过角色表演形式展现出来,有的幼儿在冲奶奶发脾气,有的让爷爷背着,有的哭着要买玩具。通过角色表演,孩子们懂得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在实践中体验爱

有机会,教师带幼儿看看播种或收割现场,体會劳动的艰辛,让幼儿懂得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吃饭时不能挑三拣四,要做到膳食均衡,同时不剩饭菜;还可以带幼儿走入生态园,让幼儿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温暖的太阳、美丽的鲜花、郁郁葱葱的树木让我们享受着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还可以带幼儿去养殖场,让幼儿看看动物,感受到大自然界的万物让世间多姿多彩,我们要感恩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教师可以和社区携手,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参与大型公益活动之中,激起幼儿对善良、弱小、可怜的人的同情心,让幼儿产生保护弱者的意识,同时知道对于弱小者该怎样保护,对于善良者该怎么爱护,对于不曾美好的事物该怎样宽容对待。

作为幼儿教师,作为幼儿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幼儿在我们的引领下能坦然接受爱,又会自然付出爱。从爱父母到爱祖国,以及爱这个地球,那么,这一颗拥有满满爱的心灵就是一个自由飞翔的小鸟;一颗拥有满满爱的心灵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希望一群群茁壮成长的幼儿都拥有一颗颗爱的心灵,世界因你而精彩,你我因此而幸福。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

[2]包丰源.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3.

[3]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7.

猜你喜欢
阳阳心灵小朋友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交换秘密
唤醒心灵
找茬儿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水上乐园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