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生态教学初探

2019-08-24 05:58邵爱琴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旅游英语

邵爱琴

摘    要: 本文以生态语言学为指导,在旅游英语教学这一微观生态体系中分别从人际关系、语言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旅游英语的生态教学模式,为其他ESP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旅游英语    生态语言学    微观生态体系

一、旅游英语教学现状

旅游英语在我校是一门选修课,以旅游为媒体,围绕旅游中的交通、住宿、饮食、购物、娱乐、观光等方面提供各种典型的情景会话、旅游常用词汇及旅游相关知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并且扩展学生知识面,旨在让学生在旅游中享受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中“旅游”。注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技能,一直以来旅游英语教学面临瓶颈。国内目前关于旅游英语的教材不多,优秀的更少,这是原因之一,此外还涉及一些其他因素,如学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作为一所农业高校,我校每年本科招生一万人左右,由于录取分数不同造成不同学院、专业间学生英语总体水平相差较大,而且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导致旅游英语学习班级人数过于庞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班教学难以像小班教学那样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也难以实现个性化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灌输知识,由于学生人数多,课堂上的讨论和演练时间有限,真正有机会参与课堂语言运用的学生较少,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实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总体来说,目前的旅游英语教学是失衡的,包含处于旅游英语教学生态体系中的上述各种因素的失衡和课堂教学和实际运用的失衡(宋铁花,2013)。学习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生活,运用所学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构建旅游英语的生态教学模式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这一大环境中,学生有必要掌握英语的各种技能。如何让学生学到最真实的英语并在实际旅行环境中恰当运用,顺利、愉快旅行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但一些人学了旅游英语却难以在国外生存,不会点菜、在国际机场找不到航班,只会手势和零星单词,可见课堂教学是有问题的。在国际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这个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更新教学模式。

生态语言学研究特定的语言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它认为语言是一个开放系统,强调语言的语境性(李建中,2014)。旅游英语教学通过提供旅行中的不同场景,从做好准备出发到订票、机场、通关、住宿、饮食、交通、购物及应付突发事件,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因此,生态语言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推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新视角。

旅游英语教学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包含师生、教学环境、语言环境、教学内容等。这些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将从构成旅游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的方面着手探讨如何构建旅游英语的生态教学模式,从而强化其教学效果。

1.构建和谐人文环境

立足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语言教学必须营造和谐的生态和愉悦的学习氛围(曹妙丽,2015)。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轻松的氛围能提高教师的创造力,提高临场发挥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中和谐的人文环境包含师生关系和学生间的关系两种。教师和同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和热情。尽管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都不一样,社会背景也不尽相同,但是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亦师亦友,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学生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组织对话也可以参与对話,学生间通过不同场景的角色对话或表演(包括角色互换)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有效提高交际频率,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且有效地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旅游英语理论性不强,这要求学生更加重视实践运用,通过教师的指导及学生间的互动、合作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从而转化为实际有用的技能。教师指导并不等同于教师主导,旅游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体现了语言教学的生态性,即注重个人发展,培养人在特定旅游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创造性。

另外,教学中的人文环境不仅体现在课内,还体现在课外。与以往教学相比,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网络的公开、全面性弥补了教师个人角度的缺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旅游是文化之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外借助网络探讨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话题,甚至借助现代化手段,如QQ,Wechat,E-mail与他国语言学习者建立联系,了解他国文化、介绍中国文化、促进彼此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视营造和谐国际关系为己任。

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的共同成长。学生的进步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产生了压力也提供了动力,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全球一体化环境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有不断更新学习观念,在特定环境中定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

2.构建生态化的教学和语言环境

旅游英语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即运用于特定情境中的语言,旅游全程涉及不同的场景,如领事馆、旅行社、售票处、机场、海关、宾馆、饭店、景点、商场、市场、银行、租车公司,甚至可能还有医院、警察局。旅游英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对不同场景的应对和生存能力,学习在课堂,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播放有关视频,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画面,培养情境感。以饮食英语为例,美食是游客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充满体验感和惊喜猎奇。因此饮食英语是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西不同的饮食文化,一些人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尴尬。诸如Go “Dutch, Tipping, Do you have a dress code,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这些词、句都含有独特的西方文化。英语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可以了解餐厅的摆设、客人的穿着、服务人员的状态、点菜秩序、小费支付情况等,视频中的情境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师结合视频情境和语言,让学生练习对话。学生根据需要找到partner(s),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体现不同社会角色及价值。

事实上,语言环境比特定的场所环境更加重要,因为受到课堂地点的限制,教学环境相对固定(当然也可偶然换个环境,比如在美丽校园的草地上,如果班级太大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在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环境能唤起学生的认知、反应和行动,甚至是条件反射。人们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而是为了交际而会话,交际是在特定场景中的,所以旅游英语教学要结合特定场景,即便物理环境难以改变也需要适时地切换语言环境,尽量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表演而非孤立于情境的机械式学习,因为在情境中人物是活的、自然的、有情感的、有时空感的。鉴于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在评价体系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这种仿真的交互语境中的体现,并视其为学生表现的重要指标。

3.构建生态化的教学内容

数字年代相比纸质年代给教学提供了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新颖有趣的既得教学材料。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往的某些内容于现在已不是那么重要,必须与时俱进地增加新的内容。拿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预订机票和预订酒店为例。在网络发展之前,人们要预订机票或者酒店的话要么亲自去购票点或酒店前台,要么打电话,对话在这里非常必要。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直接在网上预订机票或者酒店,不仅方便还更加经济,无须对话就能根据自己的實际需要完成上述任务,当然如果在网上操作时遇到麻烦也可拨打客服,以往教学内容仍然有效,只是生存环境有了变化,教学内容重点也要相应改变。又比如租车这一话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旅行中选择租车作为交通方式,因为租车更自由,还更省钱,符合年轻人的生活要求,所以在旅游英语教学中,除了飞机、轮船、汽车、出租车、地铁等交通方式外,还应增补租车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国内国外租车文化,知道租车时要问哪些问题、如何回答及不同国家的驾驶规则等。旅游英语教学内容是由一个个独立的话题构成的,但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体系,因此,教师要整合各种资料(教材、音视频、网络材料),使内容既多样实用又符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避免课内知识与课外运用的失衡(张梦娟,2015)。

另外,与以往旅游业相比,现在的旅游业更加注重生态性,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所以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浓。为了响应这一形势,在开设旅游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借鉴高校生态学科的研究优势,增补相关的教学知识,如能源、资环、植保、旅游管理、园林景观、茶学、农学等。

三、结语

旅游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构建不仅涉及良好的教学主体关系、语言教学环境和生态化的教学内容,还涉及其他因素。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普遍受到学校的重视,有相对固定出版社的教材。相比较而言,旅游英语只是一门选修课,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享有更多的自由度,不要求使用特定教材,因此难以像教授大学英语的教师那样有机会出席由出版社主办的教材培训会议,因此旅游英语教师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对旅游英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利的。当然,除了旅游英语外还有一些ESP课程的发展遇到这种问题。为此,英语教育界要更加重视ESP课程的发展,结合现实编写更多与时俱进的优秀教材供ESP课程教师选择,淘汰陈旧内容并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然,要构建旅游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还需要从本校特色和本地区特点着手,抓住时代机遇,不断创新,鼓励英语教师和本校其他学院教师多交流,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让教师更新知识体系,更加了解世界,应该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教师至少半年以上的出国学习机会。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素养,增强专业技能,敏锐地捕捉相关专业社会热点,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妙丽.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与突围[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49.

[2]李建中.生态外语教学论[J].外国语文,2014(2):170.

[3]宋铁花.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化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62.

[4]张梦娟.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95.

基金项目: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Genius Hour”应用于大学英语国际项目合作中的研究与实践(JG 17046)。

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K18222)。

2018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材评价研究——以广州小学英语教材为例(2018GZGJ36)。

猜你喜欢
生态语言学旅游英语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官场话语生态的形成过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