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认知、汇编栅格法与“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2019-08-24 05:58陈又星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战略管理

陈又星

摘    要: 以往的大学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具有浓厚的经验色彩,一些课程教授的内容为经验总结的理论,通过笔试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认知心理学和战略认知的角度,借鉴汇编栅格方法重新对“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索出更能客观反映出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战略认知    汇编栅格法    认知地图

以往的管理类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是通过笔试分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有一些学者尝试采用实验数据分析检验管理课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赵美英,2013)[1],绝大多数大学采用的评价标准依然是以考试分数评估不同教学方法带来的效果差异。认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研究视角,即通过“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样的管理认知改变?这种改变是否与“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相一致?不同教师教授“战略管理”是否会带来不同的管理认知?如果不同,那么如何提供标准化的“战略管理”教学方法形成标准化的管理认知?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于改进现有的“战略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管理认知是管理者通过自身意识活动对外部知识进行认识并做出相应反应行为的过程(Walsh,1995)[2]。根据辛自强(2007)的观点,管理认知的复杂性包括管理所需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时考虑涉及要素的水平关系(数量的多少及其关联)和等级关系(复杂性程度)[3],战略管理是对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所做的全局性谋划,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系统性联系,因此在战略管理认知测试时要从时间周期与战略要素之间关系的联系紧密程度这两个角度设计问题。

在体现主体的关系—认知复杂性方面学者引入了认知地图的概念。认知地图是一种图形表征,使认知主体对于特别的、可选择思想元素的理解得以可视化[4]。汇编栅格法(re-pertory grid method)于1955年由Klely(1955)和Slater等人开发出来并在组织发展、市场研究等方面取得成效[5]。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基本认识与假设:

基本认识主要有:

关于关系复杂性和认知复杂性的研究是心理学中由来已久的重要课题之一。组织的管理更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关系复杂性和认知复杂性,因此可以尝试借用已有的认知心理学方法研究“战略管理”问题。

基本假设主要有:

假设1:MBA学生在“战略管理”课程授课前后在战略管理认知上有显著差异。

假设2:因为教学方式不一样,MBA“战略管理”课程的学生比普通本科生“战略管理”课程的大学生在战略管理认知上有显著差异。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首先对“战略管理”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认知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其影响特征,关键是深入分析其对学生认知产生的影响。其次结合文献研究和情景研究的内容,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理论研究假设。再次确定本研究的相关变量及其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原始问卷,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正后形成正式问卷,之后进行大规模的正式调查以获取研究数据,两次调查均选取在广东财经大学MBA专业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后利用调查所得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同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特别注重与现有文献和“战略管理”教学实践的结合分析。

根据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将整合认知心理学理论与战略管理知识,围绕学生队战略管理关系复杂性认知、周期复杂性认知差异等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现有“战略管理”课程内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战略管理认知的周期复杂性和联系复杂性。

其二,“战略管理”课程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管理认知水平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其三,不同教师教授“战略管理”对学生的管理认知水平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主要采用角色建构汇编栅格技术(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s) 。本文根据此理论进行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主要工具为SPSS21.0统计软件。

研究步骤主要如下:

1.引出战略管理问题

以10家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为例,我们通过对理论知识梳理及对企业家和授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得出它们面临的风险:技术风险;政治法律风险;人口变动风险;经济周期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石油价格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及商业模式风险。

2.引出問题结构

根据Kelly(1955)的“三项选择法”,并参考关系—认知复杂性模型的理论,选择9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风险等级(分为风险较小、不清楚、风险较大、和风险很大等五个等级。)评价。

3.建立栅格表格

将风险和企业按纵、横向排开,形成7×12的栅格矩阵设计调查表(参见附件1)。

4.问卷调查

以所建立的因果分析调查表为问卷,分别调查82名MBA学生和50名本科生,其中MBA学生期初课程开始之前测验1次,期末课程结束后测验1次,本科生期末课程结束后测验1次,在问卷调查中,要求被试用结构对元素逐项评分,从而进行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因果分析。

5.结果处理

本文采用spss21.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结果处理。处理主要分成两步骤:首先进行信度分析,确定问卷的可靠性,通过后进行因子分析,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问卷的一致性效度,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后画出被试者的管理认知地图,比较其差异性,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信度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研数据的信度分析,结果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35>0.7,表明问卷的信度可信,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强的特点。

(二)效度分析主成分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效度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示,提取到4个主成分,能解释的总比例为72.531%>60%,说明问卷得到的数据的效度符合统计要求,可以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

(三)战略认知地图的绘制与分析

1.战略管理课程授课前后认知地图的绘制与分析

根据spss21.0的输出结果,我们通过spss21.0软件绘制出了MBA學生的上课前认知地图(如图1所示)和上课后的认知地图(如图2所示)。

(图中V1-V10分别代表贵州茅台等公司,具体见附件1)

从MBA学生课程授课后的认知地图来看,在位置分布上具有共同点和聚焦性。对问题的聚焦特征比较明显,课程授课前的认知地图位置分散较为凌散,聚焦性较差。反映了“战略管理”课程的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管理认知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确定这种成效是管理实践活动带来的还是“战略管理”课程学习带来需要进一步检验。通过对课程前后的认知地图的对比分析,可以认为:MBA学生课程授课结束后所以能呈现较好的企业战略外部环境认知,与授课内容有关,其头脑中存在具有共性特征的认知地图,对他们的战略外部环境认知起到导向作用。

由以上分析证明假设1成立。

2.MBA“战略管理”课程的学生与普通本科生认知地图的绘制与分析

根据spss21.0的输出结果,我们通过spss21.0软件绘制出了MBA学生与普通本科生课程结束后的认知地图(如图3所示)和上课后的认知地图(如图3所示)。

通过图2和图3的比较可以发现,课程结束后MBA学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在战略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普通本科大学生的战略认知聚焦度较分散,MBA学生由于理论的学习和参加了更多的战略活动实践,战略认知聚焦度较为明显集中,以上分析证明关于大学生的管理认知2的假设成立。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现有“战略管理”教学能够影响到学生战略管理认知的水平复杂性和等级复杂性。

第二,管理实践活动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战略认知。管理实践活动与管理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强化管理类课程授课的同时,提供必要的管理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战略认知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的启发与进一步研究展望主要有:

其一,由于管理研究领域的广阔性,管理认知地图的应用与研究非常广泛,例如战略认知、公司高管管理认知差异与决策选择、公司绩效与管理层认知差异性之间关系等,这些研究是心理学与管理学的交互融合,对战略管理教学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与领域拓展。

其二,为现有的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及考核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选择。以往的管理类课程设计是定性的,主观和经验的成分较大,量化分析的成分较少,战略认知地图方法可以提供一条定量分析和考核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赵美英.《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7):158-163.

[2]辛自强.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122-128.

[3]Walsh, J..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Notes from  a trip down memory lane[J]. Organization Science,1955(6):280-321.

[4]Mayer R. E.. Mathematics. In R. F. Dillon, R. J. Sternberg (Ed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M]. Orlando: Academic Press, 1986:127-154.

[5]Kelly G. A..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M].New York: Norton, 1955.

附件1:

对于每个指标的评分:

风险很小(1)、风险较小(2)、不清楚(3)、风险较大(4)和风险很大(5)五个等级。

猜你喜欢
战略管理
慈善捐赠的战略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