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坤智慧,中国工业互联网破冰者记在自主创新中砥砺前行的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08-26 05:40晨曦田元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5期
关键词:工业智慧

晨曦 田元

记在自主创新中砥砺前行的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万物互联。工业互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启一个崭新的工业化时代。工业软件的发展,与航空、航天、兵工、芯片等行业同等重要。“连接、共享、融合、生态”是朗坤开拓市场和业务板块的主旋律,我们将以自主创新为主基调,致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新平台、新模式,迎接产业变革的新时代。

>近期完美收官的第十五届南京软博会工业App 测试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7 个省、市企业与院校的1000 多人参赛。主办方最终从30 多家知名企业的App 中,选定了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坤”)、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 研究所3 家企业提供赛题和技术支持。朗坤这个悄然进军工业互联网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再一次用实力赢得了市场。

当前,工业App 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迈入发展的加速期,朗坤正以实践者的角色跻身工业互联网的新时代。

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初心依旧。在新中国迎来70 华诞之际,朗坤也迎来了自己20 岁的成人之礼。已筋强体壮的朗坤,在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等领域已然独树一帜,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提供商和大数据运营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0 年来,朗坤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向成功,迈向新时代。2018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京交会上考察朗坤展台,对朗坤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做得非常好,朗朗乾坤”。同年,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莅临朗坤,调研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情况,称赞朗坤从工业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和运营商,非常扎实有力,希望朗坤积极参与到国家级双跨平台建设。

“正是朗坤矢志不移地坚守着自主研发,开启了一次次的破冰之旅,才使得我们有着迎接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信心与勇气。”朗坤创始人、董事长武爱斌自信地表示。

上篇:20 年破冰印记

2005 年1 月,朗坤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节点。那一年,朗坤在南京举行了LiEMS3.0 产品发布会。他们震惊了业界,创造了奇迹!—— LiEMS 3.0 独特的设计模式及框架,直到4 年后才开始在业界流行。技术为王,不断创新,朗坤走在了行业的最前列!

在朗坤人的印象里,这是朗坤成立以来,在与众多国外软件巨头同台竞技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个战役,也是朗坤成立以来自主研发最漂亮的一次技术破冰。自此,朗坤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企业家忧国忧民的情怀绝不是一句口号,朗坤技术上的一次次破冰,让我由衷地感受到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一名民营企业家所体现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武爱斌深有感触地说。

2018 年10 月12 日,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率队调研朗坤

创业破冰之喜:“我真的发现了一座金矿”

1999 年,一批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看到,工厂自动化设备虽然先进,但这些身价高昂的设备从购置、运行、维护、更新到报废的全流程管理依然非常粗放,而国内却没有一家公司从事这种技术的商用开发。“我真的发现了一座金矿。”武爱斌惊喜地发现,市场空白就是机遇。他敏锐地意识到,蕴含先进资产管理理念和设备维护策略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有着巨大的商用潜力。

不甘平庸的武爱斌从机关到外企,再从外企到民企,在民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的时代背景下,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我要比任何人都更早跑去开掘。”没想到情怀,也没想到要改变世界,但武爱斌开始行动了。既然是金矿,就要想办法掘到第一桶金。父亲知道创业的艰辛,希望他能回到机关,继续去捧金饭碗。但是,不走寻常路的武爱斌决定闯一闯。

在武爱斌的坚持下,家人最终选择了支持。武爱斌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把家里的电脑、打印机、桌椅和柜子统统算上,再加上亲戚朋友的帮助,终于凑够了注册资金,踏上了创业之路。

一群志同道合关键是靠谱的年轻人,为了共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将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逐渐在设备管理领域崭露头角。

核心业务破冰之悟:“必须坚守自主创新”

“必须坚守自主创新!”自创业之初,武爱斌就对国外ERP 等软件产品,在中国的许多企业暴露出水土不服的致命缺陷深表痛心。尽管与国外软件企业在市场中时常“血拼”,但朗坤依靠持之以恒的自主研发,闯出了一片属于朗坤人的蓝海。中兴事件之后,朗坤人更是抢抓机遇,以深厚的研发底蕴,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如鱼得水。

执着与国际软件巨头“血拼”,武爱斌逐渐感觉到发展自主核心技术有多么重要。“看着外国人大把大把地赚国人的钱,我觉得国内市场由外国人定价的游戏规则要打破。而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研发自主核心技术。” 2004 年,缺电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瓶颈”,新建电厂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我国电力信息化建设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正是这一年,朗坤开始了为期14 个月的全封闭研发。2004 年中秋节,武爱斌买了月饼,在金肯学院和大家一起过节。欢聚之后,武爱斌匆匆赶回城里。蓦然回首,看见一片漆黑中,只有那栋六层教学楼灯火通明,无人回家,无人入睡。武爱斌感动不已:“这就是创业精神,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最艰辛最痛苦也最能锻炼人。为什么朗坤能拼到现在?就是因为这股劲儿,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优秀的朗坤人!”

当时进场的时候有17 个人,回来时有70 多人,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了朗坤的骨干。“金肯学院的这栋六层教学楼当之无愧是朗坤的‘黄埔军校’”。武爱斌说。

2005 年1 月,朗坤对外发布了自己的核心业务——智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LiEMS 3.0。随后,朗坤在竞争中连战连捷,把当时很多国内的软件企业都甩在了身后。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朗坤不断对核心业务LiEMS 功能进行丰富,一次次地完美蜕变,一次次地破冰,最终打造出了具有基建/生产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生产管理/过程实时监控一体化、绩效/业务一体化、集团/工厂管控一体化、管理/物联网一体化特色6 个一体化管控平台,这正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石,为朗坤进军工业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转型破冰之机:“做工业互联网的实践者”

智能生产、万物互联,一个工业互联网的新时代正迎面而来,朗坤也迎来了又一次转型的机遇。在向工业大数据平台化业务模式转型过程中,朗坤于2015 年底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一个智慧新朗坤”的响亮口号。武爱斌认为,要帮助客户更好地转型,朗坤必须先行动起来,做工业互联网的实践者,做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

去年9 月,“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2.0”惊艳亮相2018 江苏互联网大会分论坛。这个以“设备云、采购云、办公云、建造云、制造云、安监云、智库云”为核心的云平台,以帮助工业企业打造一个连接设备、软件系统、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开放生态,支撑企业转型创新……

华能玉环电厂就是“苏畅”的受益者之一。该厂是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全资电厂,是国家“863”计划中引进超超临界机组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的国家重点工程。为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华能玉环电厂与朗坤合作签约。朗坤依据关键核心设备选型依据,通过信息化手段及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降低设备检修费用约15%,提升设备使用寿命约20%。

依托在工业领域近20 年的技术探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朗坤主动与政府、企业、高校合作,整合各方社会力量打造的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为抓手,汇集技术研发、产品服务、项目经验、客户资源、工业App 等优势,帮助电力、石化、建材、煤炭、有色金属、军工、电子设备、船舶等行业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

“苏畅”运营的成效令朗坤人欣慰地笑了:入驻用户10524 家,接入设备330820 台,累计交易额80 多亿元,积累了面向六大行业、数百种典型工业设备的故障诊断、故障预测,运行优化模型330 个,申报专利17 项。面向6 个流程行业和2 个离散行业,已有解决痛点问题的场景应用。“苏畅”已为华能玉环电厂(发电)、海螺水泥(建材)、伊拉克法鲁克集团(建材)、深圳国显(电子信息)、江苏国信新能源(风电)、山东能源临矿(煤炭)、晋能光伏(光伏)、中石化东胜油田(石化化工)、马鞍山钢铁(冶金)等客户提供了大数据设备故障诊断服务,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

突出的市场表现,使得“苏畅”先后获得工信部2018 年度工业互联网测试床、工业互联网App 优秀解决方案、南京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等荣誉。

“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顺序是先有数字化,后有智能化,最后才有平台化。所以一开始就鼓噪建设平台是不切实际的。”身兼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客座教授的武爱斌,如此判断悄然而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热潮。

朗坤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监控中心实景

下篇:坚守的喜悦与自信

于2017 年开园的朗坤智慧园,最神奇之处是“一部手机就可操控一个园区”。这个美誉不绝于耳的“智慧小岛”,突破了智慧园区传统的建设和运营思路,不仅是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更是绿色的、节能的。该园区运用庞大的高端智能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从地下到屋顶,从设备到人,把智慧体现在每一个环节。

武爱斌很欣赏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曾说过的话:“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是一场比赛,懦夫从未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下我们继续前行,一步都不能停。”正是朗坤人对自主创新的坚守,才积聚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打造出朗坤智慧园。

2018 年9 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到访朗坤,他在仔细询问,现场考察,观看系统演示之后,很动情地说:“朗坤前途无量!看了朗坤智慧才知道软件企业应该怎么做。”

武爱斌陪同倪光南院士参观朗坤

放眼新时代:“成大事者,不吃全鱼”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面对着充满商机的大市场,2017 年,华为、朗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优势互补,联手建设五朵云——市场云、售电云、建造云、电商云和设备云,并最终将这5 个服务于不同领域的云联结在一处,打造一个为全行业提供全站式、一体化服务的电力生态圈。“成大事者,不吃全鱼。”武爱斌如是说。

“朗坤要拿自己的强项和别人合作,借船出海,借鸡生蛋,借力打力。”武爱斌一直视华为为朗坤的对标企业。他特别认同华为的接力棒精神——“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他还欣赏华为的“被集成”战略,即不与合作伙伴争利,有助于充分激发合作伙伴的积极性。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基于此,朗坤推出了“项目合作伙伴计划”,共享大项目合作利润,开启广阔市场空间;推出了“销售合作伙伴计划”,让具有软件销售或实施能力的加盟公司、国外、国内ERP 大型软件代理商及独立软件开发商、有大型企业系统集成能力的集成商一起加盟。

华为、朗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强强联手,共赢市场。朗坤还推出了“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实现深度的合作。首先建立共同利益,从整体出发,考虑相互之间的利益,使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回顾朗坤过去的20 年,就好像一个吃鱼的过程,刚开始朗坤吃的是鱼骨,完全受制于人,这是贸易阶段;后来第一次转型,有了核心竞争力,但竞争日趋激烈,只能吃到鱼尾;我们也尝试了吃全鱼,虽然成功实现了目标,但是发现成本、风险超出了预期,因此现在瞄准最有营养的部分才是最好的选择。”武爱斌深有感触地说。

坚守的喜悦:“有利于企业生存的好环境正日益形成”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流传千古的《诗经》名句是武爱斌实业报国的心灵写照。“我从创业之初就怀揣着振兴国产软件的梦想,20 年的坚守,收获着喜悦与辛酸,现在看来正从梦想走向现实。”在武爱斌看来,无论市场生存环境,还是宏观政策导向,一个更有利于我国软件企业生存的好环境正日益形成。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朗坤人执着地坚守着振兴国产软件的初心,充满自信地唱响了“工业软件朗坤造!”的民营企业最强音。

朗坤的核心产品不断丰富着其内涵,“苏畅”、工业App、旺采网、“e 企汇”、智慧综合能源平台、投建营一体化管控平台、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在大中型企业的投入使用,为我国工业企业的转型发展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窥一斑以观全貌。武爱斌介绍了3 个令朗坤人颇为自豪的数据——

100%。朗坤自成立以来很少出现呆坏账,项目验收率合格率接近100%,在用户得实惠的前提下实现了自身效益最大化。

NO.1。朗坤是唯一可以为核电站提供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本土软件企业,并成功将民用技术融入到军工领域。

50%。作为国资委中央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提供商,朗坤为 600 多家资产密集型企业提供服务,50%的项目经评价考核认定为一等奖、样板工程,部分项目还荣获“鲁班奖”。

每一家成功企业的发展都曾经历长期历练和持续转型;每一位优秀的IT 创业者都有一个梦想、一份情结。朗坤在创业的征程上不忘初心、一路向前,真正挺起了国产软件的脊梁。

武爱斌荣登“2018 新华日报年度经济封面人物”

在这个工业互联网时代,设备联网、在线监控、远程访问的实现,使工业自动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家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引发关注。无论是管理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国外进口、高端引进等口号充斥其间的现象已有所收敛。作为中国软件企业大家庭的重要一员,朗坤已然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先行者、佼佼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羽翼渐丰的朗坤在两化融合、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将为构建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贡献力量,再立新功!“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软件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时!下一个五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看朗坤!”武爱斌充满自信地说。

猜你喜欢
工业智慧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工业技术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