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视角下的领导干部心理异化与矫正策略

2019-08-26 05:43孙晓燕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2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领导干部

关键词 风险视角 领导干部 心理异化 矫正策略

作者简介:孙晓燕,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测评。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55

自十八大以来,高官落马,国企反腐作为网络频发词被大众周知,国家治理贪腐也由来已久,但是这种事情仍层出不绝,十九大后的2019年,副部级落马高官仍高达28人,更不要说被揪出的更低品级的官员领导的人数,这些人的行为为自己的组织、为国家造成无以挽回的损失,国家对于这些官员也都作出了严厉的惩罚和法律制裁,可是在这样的全民反腐的情势下,仍有领导干部甘愿冒风险以身试法,究其根本,贪腐行为植根于内在的心理异化,因此,想要防患于未然,从风险视角来看,防止国家,组织损失,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的理念,建立內部控制体系,有目的地利用一些策略阻止领导干部心理异化,构建正确的心理机制,预防其不当行为发生。

一、 领导干部的心理异化概念界定

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理论基础可追溯到异化的政治学意义,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卢卡奇的意识物化理论,弗鲁姆的心理异化理论。

中世纪,霍布斯和卢梭在政治学意义上提出了“异化”一词,因为个人在自然状态下无法进行完全的自我保护,因此会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国家,由国家统一行使权力以巩固和维持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发展国家。国家统一行使的权力就是国家权力。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只能是少数人,由于私有制,这些人避免不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和欲望,因此,一旦代表国家和全体人民行使公权力,为己谋私、谋利的现象就无可避免。私有制的存在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人本性、人与人关系都出现了异化。马克思认可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劳动异化存在的根本原因,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异化是因为劳动和产品属于敌对的两个阶级,由此自然延伸出人本性的异化,人与人关系异化的事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自觉特性丧失,变成像动物一样的生存,有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被满足和被巩固,无产阶级感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现实,社会开始崇尚资本。

卢卡奇提出了人类意识物化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物化规律、物化结构变成人们心灵深处的牢固信念,人自然地认同物质的拥有是体现一个人价值所在的关键,人生来就应该遵从这种以物为主的物化规律,它的典型体现就是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者弗罗姆在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心理异化理论,他认为,人类性格和心理发展有其自己的机制,人类本性追求独立自由,却必须受限于社会经济和规则,人类的本性想要突破而出,就必然需要在规则中寻求出路,从积极方面,出路是使个人获得较为合理的发展,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在创造性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从消极方面,出路则是放弃独立自由,使自己与外在的他人或他物凑合在一起,完全按照他人要求塑造自己,积极的一面体现了一种向上追求自由,发挥本性的积极心理自主状态,但其消极的一面,把自己的发展寄托到外物和外人身上,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寄托,也即心理异化。

归纳上述理论,发现心理异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存在,是违背自己独立自由本性,为了追求物质占有而将自己的发展寄托于外物的一种物化心理过程。对于已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改革开放40年的我国来说,部分的经济私有化为劳动异化和心理异化提供了产生发展的土壤,领导干部心理异化在中国也成为一个必然风险存在。

本文认为,领导干部的心理异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领导干部对三观、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和实践的扭曲认知带来的心理物化过程。

二、领导干部异化心理表现及风险存在原因分析

中国本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理想与物化意识相反,它需要领导干部的聪明才干,廉洁公正和热忱努力的付出。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属性,世界的经济环境又要求国家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再加上中国两千多年沉淀的文化影响,因此产生了独特的领导干部异化心理的表现形式,其对于物质追求的心理也非直接了当,而是有着自己的特征。

根据落马贪官的忏悔录,中国纪检监察报梳理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落马贪官的五种异化心理:攀比心理,以市场身价衡量自己,认为自己有能力也应该活得更丰厚的回报;从众心理,认为索贿受贿是社会常态,也是官场潜规则,抱团腐败,法不责众;侥幸心理,真要责罚起来,只要自己伪装的好,自信能够瞒天过海、逃过党纪追惩,自我营造一套自欺欺人的受贿逻辑麻痹自己;补偿心理,已经为国家,为党艰苦工作了,这种付出只有通过大肆敛财,为将来铺路才能弥补;“天花板”心理,发展反正都这样了,腐败也已经腐败了,那就继续腐败,更加腐败下去吧。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异化心理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心理,归根结底都源于客观社会经济环境下心理的物化,对三观、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和实践的扭曲认知。

社会经济环境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经济基础。商品经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贫富出现差距,大环境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追求物质,享乐成为人们意识物化的基础,物化意识的持续深入影响到人潜在的三观。

三观错位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最深层的心理需求和动机。当领导干部认为人生就应该是物质的,享乐的,个人的;这个世界只会服务于拥有资财的人;人的价值就是应该用资财进行衡量时,他就会自然地去追求物质,即使在物质需求已经合理满足的情况下,他仍然会产生持续追求更大物质满足的心理需求,需求会产生动机。

官本位意识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封建思想基础。官本位意识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它认为官职和权力是凌驾于人民之上为自己谋福利的工具,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代的领导干部只要有这种官本位的意识,则就是对社会主义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社会关系的错误认识,是将领导干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对立起来,并为自己谋福利的思想基础。

市场经济中,有需求就有供给,寻求更多利益的权力寻租者会谋求寻租,领导干部认为寻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为百姓做事,又能为自己谋福利是自古存在的,官员通过此谋福利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性行为,权力寻租合理,是社会的潜规则,这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存在的社会基础。

权力寻租因利益牵扯范围广,为了不伤害自己的利益,鼓励领导干部进行权力寻租多,揭露领导干部权力寻租行为少,且权力寻租的方式多樣,权力又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这使权力寻租出为有机可乘的空子,这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实践基础。

可见,从经济基础到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心理需求,动机合理,到实践可能,领导干部心理异化是不可避免的风险存在。这一序列的认知既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原因,也是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过程。

三、 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矫正策略

领导干部心理异化是官员腐败的心理基础,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风险,风险不能解决,最终会付诸于腐败事实,就会造成损失,徒留国家社会、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承担后果,因此,从风险视角来看,防胜于治。分析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的原因和过程,发现,其中不应该改变也不能够改变的是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只能通过改善组织各种机制,介入具体实践行为来矫正领导干部的心理异化。

选拔和测评机制,建立常规的测评心理发展程度的机制,按时按需的进行领导干部心理异化情况的测评,依此作为相关的领导干部选拔和领导干部心理异化矫正的依据。

教育培训机制,添加领导干部心理建构内容,创建心理教育制度,通过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和道德约束体系,促进正确心理需求的形成,建设领导干部的正确三观,让其主观厌恶腐败,提高心理防治能力,矫正其心理异化。

收入分配机制,解决领导干部的经济问题,在经济上合理最大化的满足领导干部的需求,以薪养廉,杜绝领导干部不合适的物质需求。这需要针对领导干部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后顾之忧,从制度上解决他们的所需所求,让其主观摒弃不良心理需求,矫正其心理异化。

监控机制,创新权力监控机制,科学合理地规范权力,强化权力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的保障。这包括使得公权力最大透明化的权力行使过程公开机制,各个领导干部所拥有的公权力能够相互制衡的制衡机制,发展常态化监督和专项监督。

法律惩戒机制,通过加大法律惩戒力度,发挥严厉打击的威慑作用,构筑不敢腐败的法制氛围。阻止领导干部心理异化付诸于腐败实施,矫正其心理异化。

案例警戒机制,通过曝光公开腐败案件的审判,案情和腐败案件带来的后果,教育和警示他人,维护公平正义,发挥警示教育的威慑作用,矫正其心理异化。

总之,矫正领导干部的心理异化是一个需要围绕健康心理构建的组织各种机制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于国家和组织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切实关注领导干部的心理发展过程,建立专业的监控领导干部心理发展过程的队伍,服务于常规的心理测评和心理异化防治矫正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印堂.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2]官员腐败多是因为这五种心理!领导干部请自查自纠[EB/OL].http://wemedia.ife ng. com/18641113/wemedia.shtml,2017.06.13.

[3]陈黎力.领导干部腐败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5(5).

[4]李东.腐败心理分析与腐败预防对策研究——基于基层纪检工作的视角[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5]许欢.官员腐败心理与预防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领导干部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与矫正策略
调动自控意识,克服不良习惯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