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演练视频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08-27 06:00郭雯雯李小梅潘凯斯伍丽燕谭嘉仪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

郭雯雯 李小梅 潘凯斯 伍丽燕 谭嘉仪

【摘要】 目的:探討标准化演练视频在妇产科急危重症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4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个班学生114名作为观察组,另外2个班学生115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及病例分析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急救演练视频辅助教学,通过理论考核、思维能力评价及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在妇产科急危重症相关的理论试卷考核中,观察组学生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前后,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授课后,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授课前(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中应用标准化演练视频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掌握规范化抢救流程、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83.33%的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授课。结论:在妇产科急危重的理论教学中运用标准化演练视频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标准化演练视频; 妇产科急危重症; 教学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tandardized exercise video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emergency and critical illn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Method:4 parallel classes of clinical medicine majors in Grade 2017 in a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114 students from two clas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115 students from two classes as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case analysis,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tandardized first aid drill video-assisted i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of teaching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rough theoretical assessment,thinking ability 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In the examination of theoretical papers related to emergency and critical disease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average scores of objective choice questions and subjective case analysis ques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the scores of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after teaching,the scores of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eaching(P<0.05).Satisfaction survey showed that more than 90%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believ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drill video in class could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help them master standardized rescue process,consolidat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clinical thinking,83.33% of students liked this form of teaching.Conclusion:The use of standardized exercise videos in the teaching of emergency and critical illn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which is a promising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Standardized exercise video; Emergency and critical illn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eaching

First-authors address:Zhaoqing Medical College,Zhaoqing 52604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4.039

妇产科急危重症(如子痫、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等)常病情多变,发展迅速,若临床处理不当将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急救能力,而急危重症发病率较低,通过临床少数病例难以掌握急危重症的快速反应和规范化抢救流程[1-2],因而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在低年资医护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中广泛应用[3-4],收效甚佳。而在校的妇产科课堂教学环节对于该方面能力的培养却往往还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在抢救流程的整体思路、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尚有不足,学生理解和记忆困难[5]。而对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来说,在校课时有限,缺乏临床体验,急救模拟演练较难实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化地将妇产科急危重症规范化抢救流程连贯展现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尝试将真实场景规范化急救演练地过程录制成视频,经过后期处理与剪辑,形成展现急救流程、急救技术和急救知识点的标准化视频,在妇产科急危重症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抢救流程,培养急救能力,为后续的临床实习奠定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4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个班学生114名作为观察组,另外2个班学生115名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两组学生均接受理论34学时、技能14学时、见习9学时的妇产科课程学习。在子痫、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异位妊娠这五个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对照组给予传统理论讲授的方式教学,观察组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观看相对应的标准化急救演练视频,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和抢救流程。

1.2.1 抢救流程规范化 以谢幸主编第9版《妇产科学》和李映桃主编《产科急救快速反应团队演练及技术操作示范》为教材,在当地各级妇幼保健院和本校妇产科专家团队共同参与下完成相关抢救流程的优化,形成一套适用于基层临床的抢救流程规范。

1.2.2 视频拍摄与制作 以拟定5个病种的抢救流程为中心,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等知识点贯穿其中,编写剧本;选取临床一线医生、助产士和护士作为演练人员,由课题组成员根据拟定的抢救流程和剧本分配角色,对参演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明确参演人员的角色任务和操作规范;以本校妇产科模拟产房、当地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病房和产房为视频拍摄场地,尽量还原临床真实场景。对演练全过程进行多角度连续跟踪拍摄,经过后期剪辑、降噪、添加文字等优化处理形成时长10~15 min的标准化视频,并通过专家组审核评定后在教学中应用。

1.2.3 教学过程 在拟定病种的课堂教学中,对照组全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综合运用讲授法、问题法、病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将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知识点逐一展现;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播放标准化演练视频环节,将规范化急救演练流程可视化展现,并将视频上传云课堂,以供学生随时随地巩固和复习。

1.3 评价方法 (1)理论考核:全部授课内容完成后,对两组同时进行理论知识闭卷考试,以拟定的妇产科急危重症相关知识为内容,以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依据,采用主观病例分析题1题(50分)、客观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滿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理论知识掌握越好。(2)临床思维能力评价:妇产科课程授课前及全部内容授课后向两组学生分别发放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6],该量表有24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进行赋值:非常差=1分、较差=2分、一般=3分、较好=4分、非常好=5分,得分越高,代表临床思维能力越好。0~24分为临床思维能力非常差,25~48分为临床思维能力较差,49~72分为临床思维能力一般,73~96分为临床思维能力较好,97~120分临床思维能力非常好。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1,重测信度为0.84,有较好的信效度。(3)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在文献[7-9]研究基础上编制《标准化演练视频课堂应用效果评价表》,向观察组发放,探讨学生对于将标准化急救演练视频在课堂中应用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对规范抢救流程的掌握等方面的满意度,包括“一般、赞同、不赞同”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56名、女58名,平均年龄(19.79±1.16)岁,妇产科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随堂测试、作业情况等)(79.40±11.34)分;对照组男57名、女58名,平均年龄(19.97±0.99)岁,妇产科平时成绩(78.36±11.14)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在妇产科急危重症相关的理论试卷考核中,观察组学生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 授课前后,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授课后,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授课前(P<0.05),见表2。

2.4 学生对标准化演练视频的教学效果评价 观察组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中应用标准化演练视频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掌握规范化抢救流程、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83.33%的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授课,具体评价见表3。

3 讨论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门课程的学习分为理论学习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临床实践的基础[10]。对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来说,如何在短暂的两年在校学习中最大化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将课程与岗位、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成为教学首要任务[11]。其中,妇产科急危重症部分是妇产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助理执业医师考试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急危重症的规范化抢救和快速反应也是一线医生必须具备的临床技能。现有的理论教学方法如讲授、病例分析、问题导向等,大多侧重散在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整个抢救流程的连贯[12],模拟演练恰好弥补了这个缺点,将抢救过程连贯在真实场景再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13-14],将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融合一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5]。但是对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短,内容多,常常大班授课,妇产科学开课时学生尚未进行临床实习,缺少临床体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都完成情景模拟演练很难实现,于是将规范化的情景演练以标准化视频的形式播放,则满足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抢救流程和知识点可视化呈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要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妇产科急危重症相关的理论试卷考核中,观察组学生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标准化演练视频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基础知识,提高病例分析能力。

临床思维是临床诊断和治疗思维,是将临床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综合分析,从中解决主要问题的过程[16-17]。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点,在现有教学模式中,这一能力的培養大多在临床见习或实习中体现,而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以理论知识为起点的,所以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应该建立临床思维意识[18],学会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练习运用理论知识或通过查阅资料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临床教学的主旨[19]。本研究结果显示,授课前,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授课后,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授课前(P<0.05),体现了妇产科学临床必修课和主干课程的重要地位[20]。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标准化演练视频,使得观察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平均分为(65.66±11.87)分高于对照组的(62.69±11.70)分,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标准化演练视频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因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校临床思维意识建立的基础上,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为未来的临床一线工作奠定基础。问卷调查中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妇产科课堂中运用标准化演练视频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对规范化抢救流程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在提高学习主动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团队协作的理解和获取新知识方面亦有明显帮助,有83.33%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标准化急救演练视频以病例为依托,将知识点融入病例和急救过程中,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急救演练的真实场景可视化展现,保证了抢救流程的完整性、连贯性,同时满足学生重复观看和学习的需要,有效提高了妇产科急危重症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赟博,陈敦金.产科模拟人在子痫急救演练中的运用[J/OL].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6,5(4):219-223.

[2]王璐,朱俊勇,董卫国,等.PBL和EBM联合教学在留学生急危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9,20(1):72-74.

[3]危娟,王敏芳,区淑仪,等.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在危重症患者抢救培训中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8,18(10):77-79.

[4]刘蓉慧.产后出血急救情景模拟演练的应用观察[J/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0):92-93.

[5]唐佳慧,游睿芳.急危重症护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6):96.

[6]宋俊岩.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5.

[7]薛倩.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5):193-194.

[8]李群,刘远芬,段小勇,等.急救模拟的综合演练在急诊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279,281.

[9]马小惠,张杰,于亚鹭,等.翻转课堂在《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2):269-270.

[10]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

[11]刘成龙,韦芳,殷唯杰.医学高职高专急救医学教学的改革及实践研究[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2):178-179.

[12]王金娥.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9):131-132.

[13]王惠珍,许晓萍.情景模拟演练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7):67-69.

[14]黄谱,李春芳,雷春梅,等.情景模拟应急演练在产科护士急诊SBAR中的应用及价值[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6):694-697.

[15]郎红娟,何乾峰,张娜,等.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法用于临床急救护理教学人员培训[J].护理学杂志,2015,30(12):78-80.

[16]许哲,张希,朱斌,等.外科学急诊实习医师临床思维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2):261-264.

[17]常彩霞,曾云霞,牛雪雷.混合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技能和临床思维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157-158.

[18]谌绍林,姚珺,岳琳.Mini CEX+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护理学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3):361-363.

[19]李佳,张潍,陈必良,等.BOPPPS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实施与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1):68-71.

[20]吴阳,雷磊.翻转课堂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见习带教中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4):32-33.

(收稿日期:2019-02-01) (本文编辑:董悦)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