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新探索

2019-08-27 02:33康昱明杨亚妮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康昱明 杨亚妮

摘 要: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人才的储备力量,大学生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了在社会不断发展、思潮日渐复杂的当下,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就应该严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全面落实,高度重视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高校教育工工作党中的落实。文章将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以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外来文化、外来思想对大学生们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造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变化。从高校管理、校园文化、学生日常生活、教学考核等各个层次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实现育人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促进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控高校教育方向,实现综合育人的效果。文章将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进行全面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所提出的,其中涉及到了24字价值观,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不同角度上看待了我国未来发展,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目标。针对国家层面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的最终提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当中具有领导、统领的作用。针对社会层面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当中对我国美好社会的憧憬,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提炼出的内容。针对个人来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当前我国每个公民需要具备的美德与行为规范,从个人的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其涉及到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公民行为规范准则,更是对公民思想价值观念的标尺。想要真正的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就应该从全国、全社会、全公民的角度上去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展现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与优越性。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备前瞻性的指导纲领内容,是促进我国发展、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全社会当中最为持久的理论根源力量。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脊梁,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实践基础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学生日后们所面临的便是踏入社会,想要让学生们真正对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便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习惯养成,的让学生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培养出良好的品行和为人处世方式,真切的帮助学生与社会紧密融合,让学生们快速、高效的融入到社会实际交流和社会实践当中。通过学生们正确思想价值管观念构建,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们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成长问题

思想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具备综合性、复杂性的体系,其中由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等内容所构建而成。深层结构的内容一般是对最高价值的认知,更是思想价值观念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表层结构的核心价值观所衍生出来的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开看待事物的角度。当前大学生们因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影响,所接触到的信息以及思想价值观念也日渐复杂。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当下,崇洋媚外、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价值观念影响着学生正确三观的构成。并且大学生们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若被不良思想所左右,那么便会对学生们的成长带来极大阻力。积极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教学工作当中,可以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乐观、积极向上的解决自身成长与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管理机制

高校想要切实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就应该从教学管理工作的角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学校办学机制、学校整体教学战略发展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学生学习量化考核机制当中,并且制定出长远的规划机制,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稳步的开展。健全监督审查机制,深入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阶段的整合。实施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当前高校各个院系工作的进展和最新经验,并且可续探究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规律,及时探索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起各个院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纵观当前大学专业课教育工作来看,很多大学专业课教学工作当中都更加注重专业知识教学,相对忽视了思想、德育、职业伦理教学内容,“重才轻德”教育现状普遍存在。为了真正的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須要在强化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融合。秉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教学根基,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职业理论的内容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当中感受到资深应该肩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在培养的学生们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同时,强化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相关联

想要有效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率,就应该切实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与大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相结合,真正的让理论与生活、社会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们在生活、实践等细小的生活瞬间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为了切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实践融合效率,便可以从校园学生行为准则、寝室住宿公约、食堂文明规范等各个层面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切实有效引导并组织大学生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途径

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与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生们的心中,应该运用宣传的力量扩展信息化平台。积极的利用互联网“QQ、微信、微博”等诸多新媒体手段,定期向学生们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文章、视频、图片等诸多内容。通过广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真正的将正能量、正确思想观念向学生们进行传递,让学生们养成良好思想价值观念打下良好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们必须要具备的重要理论基础内容,必须要全面的在高校当中进行落实。高校教育者应该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们自身发展存在的重要意义,并且科学合理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课程、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途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率,促进学生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栋.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基于对粤西高校大学生的调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

[2] 李克周,刘强,王春宇.利用新媒体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基于山东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报业,2018,447(14):42-44.

[3] 赖炜,刘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J].才智,2017(06):87.

[4] 江昊,朱红艳.探索大学生德育实践新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剧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02):181.

[5] 周正颐,赵李梅.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7年度甘肃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一般课题“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CSXYL201708。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