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2019-08-27 02:33凌燕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情感教育职业院校

摘 要: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情感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子,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彰显师生平等和学生个性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情感教育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生物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结合学生情感的真实需要,实施梯级情感培育;二是丰富生物实践教学,为学生情感体验搭建平台;三是及时肯定学生课堂表现,鼓励成长进步。

关键词:情感教育;职业院校;生物教学

情感教育的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情感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子,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彰显师生平等和学生个性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在职业院校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构建平等的对话环境,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实现培养身心健全、具有较高法律道德意识的现代化职业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情感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意义

首先,情感教育理念融入职业院校生物学课堂能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存在价值,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大多对人生产生迷惘,有较严重的自自卑感,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规划、职业选择、发展方向的抉择中给予真情关怀,在课堂学习上给予尊重和平等垢关注,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愉悦,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对教师任教的课程产生关注,慢慢在成长规划上找到方向,在学习上找到找到兴趣点,学生就能不断找回自信和存在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不断健全自身的人格。

其次,情感教育理念融入职业院校生物学课堂能有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情感教育理念是师生良好关系建立的催化剂,对学生和教师、同学、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有极强的催化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倾注情感教育,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对生物学科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物的深层内涵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为学生提升生物学科核心学科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1]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较好营造亦师亦友的良性师生关系,这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把握课堂节奏,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效完成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

二、职业院校生物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学生情感的真实需要,实施梯级情感培育

职业院校学生不仅学习基础差,而且对学习的自信和对成长的自信都已严重缺失,大多对人生方向迷失,对师生、生生关系抵触,想要在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就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分层实施情感培育的目标。

首先应实施亲师信师的情感培育。亲其师、信其道,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只有迎得学生的信赖,情感教育理念的渗透才会有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呢?一是教师要做到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生活与学习的困难、内心深处的情感需要等有比较准确的了解,然后,给予每一个学生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关怀,不断产生对教师的亲近与依赖。二是要走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用尊重、互信、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如在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困惑时,要善于倾听、能够换位思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是在帮助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切忌不要先入为主、高高在上,以批斗的姿态对待学生。

其次,要培育自信与存在的积极情感体验。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习惯大多不好,學习基础也较差,对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信和存在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生物教学内容的特点培育其学习兴趣和自信,不断建立在学习上的存在感。一方面,教师可结合生物学与社会、与人的生活的紧密联系,广泛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学,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科学和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情感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和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以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去推动学生,让学生真正愿学、能学、会堂。

再次,要营造开放、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既是倾注情感教育的沃土,又是情感培育所追求的一种目标。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是坚持做到尊重和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提出不同思考,让学生敢于发言愿意发言;二是要坚持做到关注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享受参与和体验的乐趣。

(二)丰富实践教学,为学生情感体验搭建平台

生物学是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的一门科学。通过组织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社会实践、野外考察等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原理的深刻内涵,正确掌握生物学知识,更能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设丰富的平台 [2] 。

生物实验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的情感体验平台。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体会到实验的乐趣,在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更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指导学生生物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实验方案,独立完成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有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熟悉有关实验器材,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建立,体验到与同学合作、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愉悦,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生物学习内在驱动力。

生物探究式教学也能为情感教育提供契机。教师可以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热情的第一手资料,对教材内容做好充分的挖掘和探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运用协作学习策略,让学生能够就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充分讨论。比如在进行“维生素”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以让学生分组支查找资料、开展讨论、表达结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问题和素材为导向,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如:缺少什么维生素会得夜盲症?航海的船员又是为什么得了坏血病呢?为什么在生活中父母总是叮嘱我们要多吃水果?让学生根据教材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小组之间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寻找有关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发言权,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感受成功完成任务的自信和存在感。

(三)及时肯定学生课堂表现,鼓励成长进步

在职业院校的生物教育中,教师完成情感渗透关键是对学生进步的发现和鼓励,这种积极情绪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或补救。如果学生发言积极,精神高昂,则说明学生对课堂内容接受程度较好,过程较为顺利,这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让学生保持这个劲头继续努力。而如果学生出现萎靡不振,一脸迷惑则说明学生目前理解较为困难,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同时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师生适时有效的互动,能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体会到集体的和谐。这也是情感教育在课堂上渗透的重要部分,不仅有利于生物学科的学习,还能学生集体归属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不断养成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

三、结语

总的来说,情感教育在生物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商贵玲,时光伟.浅谈基于情感教育的中职生物教学[J].职业,2013(32) :122.

[2] 情感交流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唐伟萍.基层医学论坛,2016(22).

[3] 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的几点体会[J]. 黄茂勇.新课程(中学版),2008(03).

作者简介:凌燕(1969.02- ),女,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心理学和生物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情感教育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