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9-08-27 02:33徐丽珍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等院校研究分析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教学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参与日常化学校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制定和运用适当策略做好新媒体环境背景之下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支持和保障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切实获取和实现自身最优化的成长发展具备重要意义。文章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题,择取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阐释。

關键词:新媒体环境;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

从人类物质文明事业与精神文明事业的历史性发展演化过程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发端于20世纪后半叶历史时期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将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裹挟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发展时代——新媒体时代,凭借本身具备的强大而又稳定的媒体信息传播应用技术功能,新媒体技术的快速稳定发展,以及广泛深入地推广运用,较为深刻且鲜明地影响和改变了我国现实社会环境的发展演化进程,造成了深远的实践影响。从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化组织实施流程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推广运用,显著改善提升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面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复杂性,给高等院校广大在校学生群体的基本生活方式、学习行为习惯、心理认知状态,以及基本性的价值观结构均造成了显著而深刻的改变,需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领域的一线任课教师群体,制定和运用适当策略针对自身目前运用的教学工作组织实施方案展开改良调整。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文章将会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实践环境呈现出复杂化特征。新媒体技术本身具备着突破时间性和空间性限制条件,破解独立主体之间彼此边界的基本特点,因此其在缩短独立人类个体在开展网络性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的相互距离过程中,同时也显著加大了独立人类个体之间在开展现实性人际交往行为过程中的相互距离,继而在一定程度上诱导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发生人际交往活动参与能力弱化问题,继而引致部分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发生一定形式的心理信任危机问题或者是人格认知障碍问题,其具体表现形式包含“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以及“手机综合症”等。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推广运用过程中,网络技术环境中信息资讯传输技术过程便捷性水平的持续提升,支持和保障了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能够及时且快速地接触并了解到更加多元的网络信息,在未能实现对网络性资讯信息在内容层面的管理干预条件下,引致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具体组织开展过程中面对的环境展示出了复杂化特点。

第二,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方式趋向于更为灵活。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过程中,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组织实施方式层面展示出了渐趋灵活的变化特征,在此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任课教师,想要在自身日常参与开展的教学工作实践过程中切实获取到最佳效果,必须自觉调动和发挥自身在参与日常教学工作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探索并且建构形成新媒体技术应用发展环境之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具体组织开展过程中的实践策略。

第三,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素材来源更加多元。在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化组织运作过程中,教师实际引入呈现的教学内容素材,均在一定程度上与党和政府制定和发布的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基本方针,以及基本政策之间具备密切相关性,因此具备着政治性较强、理论性较强等特点,在实际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难以调动和激发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参与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背景之下,基于网络数据信息资讯传播工作的便捷性和有效性的逐步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任课教师,在其日常参与开展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工作实践过程中,能够借由为学生收集和呈现数量众多的具备内容多样性和时代贴合性的教学内容素材,调动和揭发高等院校广大在校学生群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内容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改善提升实际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综合效能获取水平条件下,支持和助力了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获取了实现了最优化的成长发展。

第四,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特征,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工作模式基础上,基于对新媒体技术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平台的运用,开发和运用类型多样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线上教学工作模式,在改善提升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综合效能水平条件下,支持和助力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切实获取和实现自身最优化的成长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对的消极思想

第一,价值规律曲解问题。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的实践背景之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在自身基本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面对的教育引导因素,除却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日常化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呈现的知识内容之外,还与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环境阅读接触的社会新闻密切相关。然而,受多样化技术因素影响制约,分布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之中的社会新闻资讯通常都经历过来自于多个主体的转发,继而在基本的内容真实度和价值取向方面均存在一定表现程度的偏差问题,继而引致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结果。

第二,误导价值判断问题。新媒体技术应用平台综合性文化影响力逐渐提升,在引导和促进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广泛大量参与新媒体信息互动行为过程中,也在引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阅读吸纳数量众多的分布于新媒体信息技术平台之中的错漏信息过程中,给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基本性价值观念判断能力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第一,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之下获取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借由对适当种类的业务培训督导手段的运用,引导和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学科任课教师,能够全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和引入运用,对高等院校院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造成的影响和改变,继而逐步引导和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任课教师,能够结合新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针对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展开改良调整,在制定和运用具备充分针对性和应用有效性的教学工作实践方案条件下,支持和保障实际开展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

第二,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之下获取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引导和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广大任课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应用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继而能够在自身日常开展的课堂教学工作环节过程中,实现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平台的结合运用,为相关教学工作在具体组织开展过程中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创造支持条件。

第三,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之下获取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效果,应当引导和促进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任课教师,能够借由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平台的运用,为学生收集和呈现数量众多的包含充足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素材,支持和保障实际开展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

四、结语

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题,文章择取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特征、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对的消极思想,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阐释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领域的一线教师群体,构筑和提供扎实且充分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参考支持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密切结合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参与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面对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运用适当策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支持和确保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实现自身最优化的成长发展具备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巧云,马超.近十年我国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现状分析——基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的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视角[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2):110-116+128.

[2] 房云.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中国特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J].高教学刊,2019(07):169-171+174.

作者简介:徐丽珍(1971.08- ),女,云南建水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高等院校研究分析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