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8-27 02:33胡杨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胡杨峰

摘 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和奋斗的精神典范,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长征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勤奋和团结的精神。在新时代要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抓牢思想政治课,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关键词:长征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红军渡,长征源,在于都。1934年10月,红军从于都县开始长途跋涉。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指出了“长征精神”在不同的年龄和历史环境中从国家到个人的继承和实践。“每一代人都必须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长征精神,为我们和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是当代青年学生弘扬长征精神,学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引导青年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要实现中国梦需要走很长的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和奋斗的精神典范。

(一)革命必然胜利的理想信念

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惊心动魄,困难重重,革命先辈需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对抗敌我悬殊的国民党兵力,承受短缺的军备和生活补给压力。万里长征的行程和规模在人类战争史上也是空前罕见,面对这样困难的挑战,红军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听党指挥,最终走向胜利[2]。

(二)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情操

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爱国人士能够克服重重艰险,自立自强,保卫祖国就是爱国主义情操。在长征中,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红军历经许多困难和自我完善,最终完成了两万五千里壮举。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最高体现。

(三)不怕困苦的艰苦奋斗精神

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奋斗历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不怕困苦的奋斗史,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最好体现。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不怕困苦,百折不挠,取得了一次次胜利。长征精神不怕困难,敢于奋斗,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3]。

(四)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过程中,物资匮乏,情况危急,随时可能牺牲生命,红军战士面临危机时,始终不离不弃,团结共进,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法宝。穿越河流,战斗,爬山,过草原时,红军战士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确保了长征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展。

二、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长征精神帮助大学生建立理想和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人们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内在动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学习长征精神,能够帮助自身树立远大的理想,坚信个人和祖国会越来越好。

(二)长征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长征路是欲火重生之路,中国工农红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前仆后继,不畏险阻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长征精神始终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和代表,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中无数感人的仁人志士和革命事件,它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科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4]。

(三)长征精神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美德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先辈们穿越群山,克服重重困难,凭着能吃苦、敢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也是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法宝,大学生需要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万事从小做起,克服困难,勇于奋斗。

(四)长征精神培养大学生求真務实的创新意识

在长征期间,红军纠正了“左派”思想的错误,并根据具体国情采取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长征精神体现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胆略,使得中国革命事业走上正轨,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大学生对长征精神学习和传承,有利于培养其实事求是,创新发展的意识[5]。

三、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社会对长征精神的倡导效果不佳

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当前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潮涌现,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长征精神的作用被弱化。社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知效果不佳也有社会教育对长征精神传播和引导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二)高校对长征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长征精神资源的应用不够,对长征精神的宣传还不够充分,更多的是形式化,只是纪念日等少数时间节点可看到宣传内容。长征精神的日常重视程度不理想,缺乏吸引大学生的生动内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与长征精神分离,导致长征精神未能很好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学习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好学习效果,他们坚定“四个自信”,但对长征精神的学习还不够,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缺乏积极学习的动力。目前,社会生活水平较高,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6]。

四、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创建线上线下弘扬长征精神的社会环境

要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线下线上平台资源,营造好的长征精神氛围。社会要坚持主流价值引导,精准把握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挖掘顺应时代的典型代表,加强长征精神的社会实践教育,提高长征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