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的再认识

2019-08-27 02:33林昆荣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校友资源

摘 要:文章在信息公开的背景下,研究分析了公开的校友工作相关文献,从校友组织发展演变、校友组织的政策规范和校友资源的有效利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校友的建标分类、定会定函、宣传校友、校友学生互动等方式,充分发挥了校友工作的纽带作用。

关键词:校友工作;校友组织;校友资源;聘用校友

高校校友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组成的一部分,在新时代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不同,校友工作有着较大的区别。如何开展校友工作,如何有效利用校友资源,是高职院校在不同时期要面对的永恒课题。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商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校友工作模式,形成校友与学校共赢的局面。

一、校友组织: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

校友组织如同其他社会团体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

(一)整顿清理阶段

1950年—2000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此阶段由于新中国刚成立,法规制度处于不断完善阶段。1950年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开始清理取缔各类社团。1986年,国家教委印发(86)教政字009号文件,清理整顿校友会。1992年,民政部印发民社函〔1992〕120号文,明确了三类校友会登记和成立的具体操作流程。1998年的组通字〔1998〕6号文,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确保其政治性。

(二)需求膨胀阶段

2000—2012,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此阶段尤其受到中国加入WTO的影响,成立社会团体的需求急剧膨胀。为此,2002年,民政部对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加强管理。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设专章阐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改革思路,明确了“20字方针”。

(三)回归理性阶段

2012年至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此阶段正处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阶段,法规制度较为完善,校友工作也回归理性。201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要加快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的改革,简化登记管理的程序”。2018年,(86)教政字009号文件失效,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校友组织:政策规范和加强管理

(一)问题组织

“四类”社会团体。1990年,国办发〔1990〕32号文件,明确了清理整顿社会团体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推进的时间安排,组织领导等三方面内容。其中,强调了四类的社会团体是清理整顿工作的主要内容。文件所列的四类社会团体在后来的文件中经常被引用。

(二)注意红线

区分校友组织和活动。2002年,中组部对领导干部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的行为作出了七方面的规范,一直沿用至今。在重要节假日,上级部门更是常印发通知提醒,对参加校友会作了具体的规定。对参加校友活动要对照上级文件精神,与正常的校友活动区分开来,不能一刀切全盘否定校友活动发挥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此问题上能守住底线,注意红线,唯此才能既不违反相关规定,又从另一方面支持了校友工作。

(三)重视海外校友

海外校友的政策优势。一是校友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纳入统一战线范围的。国家教委(86)教政字009号文件,对国外有相当数量校友的学校,可按程序申报,并报国家教委和中央统战部备案。二是要求招收港澳台和国际学生的高校要明确职能部门推进校友工作。《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要求,高校应做好港澳台校友工作,推进校友组织建设和发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明确,高校应当明确工作机构,负责毕业后的校友联系等工作。可见对此类高校来说,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倾斜,明确高校职能部门负责校友工作。

三、校友资源:三方面助力母校

从全球来看,高校校友工作有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这是由高校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决定的。以私立为主的美国高校,捐赠收入逐渐成为其资金来源和缓解经费紧张的重要方式之一(现公立高校也逐渐加大)。中国高校大部分是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高校,财政来源大部分不依靠校友捐赠,属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而校友资源的挖掘利用则是各高校校友工作的重心,总体上看,校友资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助力母校。

(一)智力资源:满足人才资源需求,做实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加深认识校友在人才资源的地位。法定意义上的校友是指自毕业证书上的日期算起,毕业生就成了校友,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2017年,教育部对其直属高校在人才工作方面也强调借助校友组织作用,多渠道引进人才。《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明确要深入了解校友中杰出工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

二是在规范性文件中明确发挥校友参与学校管理的规定。《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规定章程起草组织的组成应包含校友代表,并征求校友代表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把杰出校友作为理事会一般应包含的代表。广西在开展2018年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工作中,把校友工作制度化,校友与学校的沟通机制畅通作为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的指标之一。

三是不断强化校友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中作用的意识。就校友工作而言,高校应该侧重从智力资源方面做好做实,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友在学校就业创业方面的作用。国办发〔2014〕22号明确“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积极聘请专家学者、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担任就业导师。”,这是第一次在国家级文件中把校友作用纳入课程和学科建设。为此,教育部从2014年起,年年发专文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印发了教学〔2014〕15号、教学厅〔2016〕5号、教学厅函〔2016〕42号、教学〔2016〕11号、教学〔2017〕11号等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在教学〔2015〕12号文中未提及“校友”二字,这是自2014年以来唯一一年没有提及“校友”二字的一年。直至2016年6月,教育部在教学厅函〔2016〕42号文件中增加了校友的内容,要求通过开发校友资源等渠道,想方設法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此外,2016年的人社部发〔2016〕100号文件,也要求要调动校友资源。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行业深度合作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较之下述的文化资源和财力资源,此方面的智力资源才应是高职院校做大做强做精的。

(二)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文化

校友文化作为高校独特的资源,在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方面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而此方面又恰恰是高校的优势所在,但除了单纯的校友文化之外,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校友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举办校友作品展、举行校友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让校友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早在2004年,教社政〔2004〕16号文就明确“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文化特点,逐步打造文化品牌。

二是在乡村文明建设方面。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动员校友会等多方力量,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此方面的文化建设高校更多地是从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志愿服务组织考虑,而校友会在乡村文明建设的参与度远远不够,高职院校应结合教育扶贫等多尝试探索校友会参与乡村文明建设的形式。

(三)财力资源:充实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由于国内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对校友财力资源的开放利用与国外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校友财力资源逐渐丰富了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一是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校友财力资源的补充作用。2017年,湖南省、江西省在各自的“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中,均强调经费投入和筹集的多元化,校友捐助捐资是其中一种方式。相比江西省的“鼓励和引导校友、社会团体等社会捐资”,湖南省方案提的是“广泛吸纳校友捐助”,没有主动提出要求校友捐助捐资。由此可见,校友捐赠逐渐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有利补充。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创新经济。2017年2月至11月底仅8所高校组织的资智回汉校友专场招商项目合同金额就超过了1.3万亿元,约占全市当年招商引资总额的一半,这就是2017年出现的校友经济“武汉模式”。2018年西安的“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活动”投资规模总数达到4459.27亿元。对武汉和西安来说,更多是从社会角度来拓展延伸。校友经济不仅促进了校友资源各组成部分相互支持,更促进了校友与高校、城市的共同发展。不可否认,此方面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着较大的差距,高职院校应努力在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四、聘用校友:校友工作的重要纽带

(一)建标分类,创新校友信息分类,建立分类标准

广商院章程规定了校友的范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的通知,把所有校友分为五类,每类建立相应具体的分类标准。按此标准,再把校友分为兼课校友、双高校友、知名校友、杰出校友及其他校友五类。为科学有效获取校友信息,印发了《学院校友信息分类表》《学院各系专业管辖表》《学院校友工作手册目录》和《学院校友代表推荐表》,进一步完善了校友信息收集、调阅、利用的方式。

(二)关注成长,一年一聘,聘友为师

广商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4〕22号精神,关注校友成长,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与校友班级联系,了解掌握校友成长情况。做好具备条件符合需要的校友聘用兼课和聘用指导实习工作,不定期更新广商院创业就业导师库。倡导校友无压力返校,不主动向校友提出捐赠需求,通过校友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充分发挥了校友在学院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援助、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举办聘请仪式,增强仪式感。对聘请的校友采取“一年一聘”的方式,校友可根据自己时间,结合学校的授课计划,自主安排到校讲课的时间。到校讲课时,在授课前举行聘请仪式,增强仪式感。广商院年度聘请校友人数逐年增加,对学校亦师亦友。

(三)定会定函,畅通校友与学校的沟通交流

一是不斷完善十年报告会、秩年座谈会、卅年纪念会等经典活动的安排。十年报告会于校庆活动周举办,一般报告会可全年根据情况安排。秩年座谈会邀请毕业30年、20年、10年及当年校友代表以及入职30年、20年、10年及当年教师代表参加,师生“四世同堂”。毕业30年校友返校交流会已坚持举办十多年,邀请全体校友返校,是广商院校友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此外,每年在校庆日之前,会召开毕业30年班级代表(联络员)会议。这些会议进一步畅通校友与母校的沟通交流。

二是不断健全校友问候联系制度。建立市分会年度会商制度,建立校友客座教师、优秀校友、知名校友、杰出校友新春问候联系制度。逢重要节假日,特别是春节等,对这四类校友开展节日问候,一改逢校庆日前后才联系的工作模式,增加联络次数。对其他校友,广商院通过学院网站的“校友之窗”向全体校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三是总结经验,编排节点,有序运行。广商院根据每年系列活动开展情况,不断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了年终总结会、校庆筹备日、校庆活动周、秋季调研月四阶段的工作模式,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极大提升了校友工作的效率。

(四)宣传校友,增强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

一是开设校友专栏等方式宣传报道校友。广商院在网站开设“校友之窗”专栏,由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报道校友通讯、校友风采、校友工作动态等。每年秋季开展毕业秩年校友风采调研工作,出版《校友通讯》内部刊物、制作年度校友风采专题宣传片。并探索每年评选校友工作积极分子。

二是举办校友成果作品展。校友成果作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在校庆活动周举办校友成果作品展是宣传校友、增加校友对学校认同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广商院在网站专栏发布征集通知,并将征集到的作品用于当年的校庆活动之一——举办校友成果作品展,纳入校史校友馆建设内容。同时,在网站上宣传,用于出版《校友通讯》等。

三是编撰年度《校友风采》和《师友记忆》等内部刊物。每年根据安排,印发了《关于做好暑期校史校志有关工作的通知》(院办发〔2018〕111号),组织编撰年度《大事记》《年鉴》《校友风采》《师友记忆》等内部刊物,其中《校友风采》包含《秩年校友报告》和《知名校友报告》两部分;《师友记忆》包含五年内离岗离校的工作人员和五年前离校且尚在职在位的知名师友两类师友。把此类内部刊物作为充实校史校志的材料留存,同时作为校庆系列活动的活动材料发放校友。

(五)校友学生互动,提高校友与毕业生的融合度

广商院校庆自2014年以来,逐年提高校庆日活动和毕业季活动融合度。每年根据上年开展活动凝练的经验和做法,印发系列活动方案,极大地推动了校友和毕业生的沟通交流。每年精心部署,印发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关于2018年毕业文化周安排的通知》(院办发〔2018〕65号)、《关于2017年校庆活动周安排的通知》(院办发〔2017〕56号)、《关于2016年校庆日活动安排的通知》(院办发〔2016〕13号)等文件,通过校友和毕业生共同参与“双选会”、校友报告会、毕业典礼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商院在就业创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的水平,促进了校友与毕业生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民政部官员:“社会组织对抗政府”情况没有出现[D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5-21/3904118.shtml,2012-05-21.

[2] 申欣旺,陶旺波.双重管理的优势已用尽[J].中国新闻周刊,2012(17):2.

[3] 教育部等六部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3117/s6583/201701/t20170109_294338.html,2018-12-20.

[4] 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5/t20170516_304735.html,2018-12-20.

[5] 何志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校友资源的理性认识与有效利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8(06):78.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D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5/13/content_8802.htm,2018-12-20.

[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促进2016届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607/t20160701_270424.html,2018-12-20.

[8] 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495/moe_512/tnull_6653.html,2018-12-20.

[9]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612/t20161229_293351.html,2018-12-20.

[10] 王溥,胡方园,姬媛.校友经济:武汉模式及其思考[J].经济问题,2018(06):102.

[11] 张静.校友经济,能否成为撬动地方经济发展新杠杆?[J].西部大开发,2018,07(235):68-69.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高校信息公开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KY1134;文章为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招标课题“职业院校常规管理应用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ZJ2016ZD33。

作者简介:林昆荣(1981- ),男,广西玉林人,中级职称,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校友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校友资源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校友工作探析
校友资源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互动研究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探讨校友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