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大学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2019-08-27 02:33初汉芳程玥溪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

初汉芳 程玥溪

摘 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创业教育,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文章试图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组织、文化、资源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创业活动如同大自然的生物一样,也需要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也是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摇篮,从生态学的角度构建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紧紧围绕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是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符合教育部关于开展创业教育要求的。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利于推进我國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定义

20世纪中期,受生态学思想的启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 L A)和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 E)分别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教育生态研究已十分兴旺,涉及到教育和学校环境的各个领域,研究者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克雷明。克雷明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而且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阿什比在其著名的《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首次提出并应用了“高等教育生态学”这个概念,认为大学构造必须继续使他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影响因素

(1)创业环境。创业环境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物理环境。政策环境是创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文化环境影响学生创业的激情与热情;经济环境提供创业的机会并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物理环境是创业教育开展的必要设施基础。

(2)创业教育资源。创业教育资源是创业教育开展的必备条件,创业资源主要包括:组织、课程、师资、学生平台、项目库、孵化园、校企合作、研究等。组织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没有组织,创业教育就不成体系,没有系统;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为学生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是学生创业的知识储备;师资是创业教育的主导,是学生创业活动的指导者,统领整个创业教育的开展;学生平台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可以看做高校创业的群落;项目库是学生创业的载体,通过项目开展创业活动;孵化园是学生创业活动的场所,是学生创新创业的空间。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作为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如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也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才能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问题具备充足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支持。

通过对创业教育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基于外部环境与内部课程、师资、创业活动的有机整体。系统中各要素担当不同的角色,各尽其责,相互依赖,共同生长,从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且形成协同发展机制,螺旋式上升。

(1)利益相关者。从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系统来看,大学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创业教育的绝对主体,以“确定者利益相关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创业教育,相同互进,教学相长。大学行政管理人员是制度的设定者,是稳定教学资源的配置者,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起到积极的环境创造者的角色。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来看,政府和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参与创业教育,以“不确定者利益相关者”的身份间接参与创业教,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创业教育;企业提供创业项目、行业经验和资金,能够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

(2)组织。组织往往分为两类,一种是学校层面的组织,如专门设置的负责学校创业教育的二级机构,另一种是学生社团组织。随着创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很多学校专门设置了统筹学校创业教育的二级机构,行使管理职能,更好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学生组织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各项创业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创业文化的传播。

(3)文化。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育校园创业精神,营造校园创业氛围。通过吸取区域文化精髓,开展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有利于主体创业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创业文化是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创业价值取向导向、创业行为日常导向、创业规章制度导向,引导主体树立创业的自我意,培养创业的兴趣,产生创业动机。 同时,培养主体的创业社会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主体形成社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创业文化是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思想保证。

(4)资源

创业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课程、师资和创业活动。课程是创业教育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大学创业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问题,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就是课程。只有设置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够保障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只有进行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才能保障学生创业知识的储备。

创业活动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主线,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主要包括:竞赛、项目、孵化、校企合作等。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协同共生,协调发展。利益相关者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和设施环境支撑,有力地支持着组织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发挥;组织又引导创业教育的开展,构建和谐的高校创业文化,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文化传播着创业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创业资源保障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开展,又影响着创业文化。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建议与对策

(一)树立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一要调整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即要从狭窄的知识教育、单纯就业教育转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创业教育,把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追求以人为本,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二要转变教师那些妨碍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强化教师实施创业教育的意识,使教师认识到高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创业型人才,必须把高校建设成具有培养创业人才能力的摇篮;三要转变学生传统的对工资性就业岗位的依赖和趋易避难的就业观念,既要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还要有创业人格,既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还要了解创业素质的必备条件,以及如何具备这些条件。

(二)建设专业化的创业师资队伍

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是搞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一要依托国内高校自身優势,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创业教育教师;二要聘请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专家到学校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创业教育讲座,强化全体教师创业教育意识;三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和国外组织的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班,学习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四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体验创业过程,潜心研究案例,提高创业教育能力;五是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投资家、企业家并与专职教师配合作为兼职教师,以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的不足。

(三)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

创业文化是一种文化力,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高校要开展创业教育,一要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凸显创业教育思想,促使创业教育成为学校办学新理念;二要通过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保障创业教育思想得到落实,促进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三要通过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渗透创业思想,形成有利于引领学生想创业、敢创业的行为文化。

参考文献

[1] DUUN  K .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Technology Review,2005.

[2] 沈漪文.创业生态系统概念辨析[J].商业经济,2013(08):93-94.

[3] 李金玲.天津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研究[J].管理观察,2013(07):85-87.

[4] 张小刚.基于斯坦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04):121-124.

[4] 赵京芳.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J].职业教育,2013(07):193-195.

[5] 殷朝晖.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2(05):67-68.

[6] 刘林青.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03):19-21

基金项目:文章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7年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大学创业身体系统的构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CY201707。

作者简介:初汉芳(1980- ),女,山东济南人,河北地质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业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
江南水乡景观体系的特征与问题探讨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政府职能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