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丰富实践和创新发展

2019-08-27 01:32姜锐涵
理论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

姜锐涵

〔摘要〕 平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的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基本制度框架奠定了社会主义平等的制度基础,即在政治上保障人民主权和平等的参政权利,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打破平均主义,消除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协调区域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政治权益,逐步调整效率与平等的关系,为积累社会主义平等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效途径。新时代我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主义平等向更高质量发展:把平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民参与和发展的权利平等,以净化经济和政治生态来保障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平等,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社会共建共享,以生态文明建设力图实现代际平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平等观,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实质平等

〔中图分类号〕D0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9)04-0018-0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质的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奠定了人民平等的政治地位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从破除平均主义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社会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奇迹世界瞩目,为实现经济平等奠定了物质财富基础。新时代,面对经济增长所暴露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回应人民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美好生活的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四個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高压反腐,防止权力破坏市场规则,侵犯人民权益;另一方面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教育公平,鼓励创新创业,保障人民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平等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完备,在实践中指向了更高的层次。

一、人民主权与制度奠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基本制度框架奠定了社会主义平等的制度基础

消灭剥削现象、推翻阶级统治、实现社会平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共产党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奠定了社会主义平等的制度基础。

政治上保障人民主权和平等的参政权利。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政治上实现人民主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民主专政,肯定了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对反动派实行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明确地确定了人民主体地位,使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政体是国体的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广泛的民主权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毛泽东强调政治参与具有人民性,主张全国人民都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制度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普遍地、直接地参与管理,人民主权真正地由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主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了人民的政治参与,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平等的实现。此外,社会主义的平等还表现在民族平等、男女平等以及国家之间的平等地位和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国策,结束了过去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公民不分性别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实行同工同酬,极大地保障了妇女权益,促进了妇女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平等观的重要体现。把社会主义平等观运用于处理国际事务,我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认可和遵行。

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1956年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起来。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享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是对私有制和剥削现象的彻底否定,为建立平等的社会经济关系创造最根本的制度条件。毛泽东把构建平等的社会基本制度作为实现平等的基础,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等社会基本制度, 一方面保证了我国人民平等地参政、议政,另一方面保障了人民平等地享有社会地位和权利,平等地占有和分配社会财富。当然,也不能否认,改革开放前我们在平等问题上也走过一段弯路,出现了偏差和失误,需要我们从中汲取教训和进行认真反思。

二、效率优先与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调整效率与平等的关系,为积累社会主义平等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平等,不仅包括社会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还包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经济平等和保障平等。

(一)打破平均主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平等观实现了根本变革。人们曾一度认为,平均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实际生活中,生产效率低下,长期物资匮乏,人民贫穷落后,这不是真正的平等。而且,马克思曾经批判蒲鲁东所主张的平等是均分私有财产,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财产分配要求,是空想的、改良主义的药方。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1 〕63他还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激发民众热情,释放社会活力。这就避免了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社会平等,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界限。

(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本质体现。市场经济会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这是资本逻辑的结果。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出现人们收入差距拉大的社会现象。由此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混乱,引起了姓“资”姓“社”的争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阐述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经济制度上,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经济基础。在分配制度上,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在经济政策上,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帮助和带动不发达的人和地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提出,社会主义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发展生产力,一个是共同富裕。如果我们的改革出现了两极分化,出现了新的资产阶级,那说明我们的改革开放失败了。这就避免了离开共同富裕的目标唯生产力论的平等观,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资产阶级平等观的界限。

(三)协调区域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平等观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全国统一管理的城乡二元制经济,资源和产品等各类物资实行全国统一调配,整个社会同质化程度高,地区差异不大,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不断涌现,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升;但是也带来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出现差距的问题。随着开放格局的梯度推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12年,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WTO,与国际通行的规则接轨,并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格局。第四个阶段是从2012年至今,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开辟对外开放新格局,在世界逆全球化浪潮和单边主义兴起,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勇担大国责任,深化改革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协调区域发展上,形成了东南沿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中部崛起的战略格局,同时中央先后从资源、技术、人才等各方面支持和鼓励向不发达地区倾斜。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现路径。效率和平等的关系是治国理政必然要处理的重要问题,美国学者阿瑟·奥肯认为在效率和平等之间进行选择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抉择。1993年,党中央提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在社会经济领域,从东南沿海发端的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再到中部崛起,都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和平等的发展战略。可见,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逐渐调整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历史,是逐渐缩小收入差距全体人民逐渐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是在形式平等中逐渐实现实质平等的过程。

(五)注重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政治权益,不断拓展平等内涵。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把握着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航向。他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他认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 〕146。要加强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价值引领与共建共享: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主义平等向更高质量发展

(一)把平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作为社会层面的基本价值导向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要求。众所周知,平等同样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以麦金泰尔为代表的社群主义等都倡导平等,并试图解决平等和自由的冲突和矛盾,其种种尝试和努力虽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但是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2015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就需要重点加以回答。”当前,社会主义平等“是指人们同等享有社会权益,同等履行社会义务” 〔3 〕,体现了社会权利与社会义务的有机统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凌驾于宪法之上。所有公民尽管在民族、地域、语言、职业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人们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平等是起点平等、过程平等与结果平等的有机统一。现阶段,我们要注重形式平等,在形式平等中逐步实现实质平等。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平等表现为平等竞争、等价交换。当前,我们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允许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这样就必须承认,社会存在收入差距的問题。所以,我们所倡导的平等,既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也不是北欧国家以高税收支撑的高福利,而是允许存在合理差异的平等,这种差异依赖于人们的合法收入和勤劳经营。因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以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民参与和发展的权利平等。平等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应该落实在治国理政的进程和水平上,落实在每一位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上,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权利。习近平非常重视权利平等,他指出: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4 〕115当前,我们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特别是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来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习近平指出: “要强化监督,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 〔5 〕201-202他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6 〕531。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民族平等、性别平等等方面都取得较大成绩。习近平曾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强调,男女共有一个世界,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全球143个国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活动在法律上已经没有障碍,妇女接受教育、婚姻自由、职业自由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妇女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仍然不平等,社会对妇女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 〔7 〕,所以必须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积极保障妇女权益。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民族问题上的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以净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态保障机会平等。机会是一个社会的公共资源,机会平等是社会平等的基本要求。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曾说,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是基于自然的不平等,如身高、肤色、家庭背景、智力等,另一种是社会的不平等,基于社会政策造成人们在身份、地位、收入等方面的不平等。第一种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第二种是后天的,可以消除的。为此,给予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平等,降低自然因素的影响,已经是现代社会的共识。机会平等要求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克服因自然禀赋上的差异而影响人们把握发展的机会,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平等的发展和奉献社会的机会。习近平指出: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6 〕23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是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维护人们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成员。二是以重拳反腐保障机会平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巡视利剑高悬,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机会平等。三是净化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保障机会平等,确保不同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和平等竞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8 〕629。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

(四)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社会共建共享。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均属于形式平等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实现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有效统一,努力让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共享。平等共享,不是平均主义,不是限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建共享,不是高福利主义。诚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今后较长时期我国仍将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仍需为了实现平等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层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发展的创新性、生态性、公正性、开放性、协调性等提出更新的要求 〔9 〕。其中共享发展正是逐步消除不平等现象的一条基本途径。只有坚持共享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有效消除不平等的现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更可持续。在收入分配方面,通过一系列措施提低限高扩中,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通过精准扶贫消除绝对贫困,制定一系列政策保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民教育、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平等权利的实现,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正如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讲:“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達93. 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10 〕

(五)以生态文明建设力图实现代际平等。代际平等是习近平平等观的一个主要特色。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给下一代人留下绿水青山,保障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权利,这是代际平等的主要内涵。习近平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而把生态保护上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明传承高度上。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陷入发展的误区。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和修复生态,经济增长不能再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引导生态驱动型、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水权、矿权、林权、渔权等自然资源产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施生态权、排污权等环境资源产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等。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重要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现在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秦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之维论析〔J〕.伦理学研究,2015(02):5-9.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新华网: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28/c_128272780.htm.

〔8〕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张晨耕,庄友刚.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的可能与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8(03):26-30.

〔10〕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8-12/19/content_1899636.htm.

〔11〕李宏伟. 推动新时代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N〕. 学习时报,2018-06-04(01).

责任编辑 吕晓斌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两会”与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形式的关系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创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