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2019-08-27 01:40杨苒
消费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贸易摩擦对比分析启示

杨苒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而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方面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与日美贸易摩擦作对比分析对如今的中国有极大借鉴意义。故本文首先回顾了中美、日美贸易摩擦史;其次,本文研究了两者异同点并加以比较分析,使现今中美贸易局势更加清晰;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得到启示,积极调整中美关系使得两国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贸易摩擦 对比分析 启示

引言:美、中两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存在贸易逆差,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在经贸领域对待中国持强硬态度,强调美国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造成美国国内部分居民的失业,两国之间贸易争端持续升级。二战后的日本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局势与美国存在贸易摩擦,因此,对比分析日美、中美贸易摩擦并从中总结经验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一、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历史回顾

(一)中美贸易摩擦回顾

二十世纪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少之甚少。随着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贸易额才有所上升。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际,其进出口贸易金额仅为当时全球贸易总额的4.1%,只有如今中国贸易总额的12.4%。由于中国出口规模尚小、品类不多,美国仅在纺织服装、鞋帽等初级手工品领域,通过反倾销的手段和“301条款”手段针对中国制造贸易摩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對外贸易迅速发展,规模和商品种类不断扩大,中美贸易摩擦领域也蔓延至钢铁、汽车等工业制品甚至是服务业领域,争议范围也从简单的初级产品蔓延至知识产权、人权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贸易额加速增长。为应对美国政府制造的贸易摩擦,中国对此采取相应措施,如限制美国大豆进口、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争取赢得反制支持等,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孤立美国的作用。

(二)日美贸易摩擦回顾

回顾日美贸易摩擦,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战后经济初步恢复,出现了产能过剩。日本对美出口日益扩大,日美贸易顺差逐渐增加。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上半期,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日本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并逐步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对美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商品也由以原材料为主转为以家电用品等大型产品为主。80年代中期,日美在钢铁贸易上产生争端,日对美钢铁出口被迫实行自愿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上半期,日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同时,日本也明确推进贸易自由化的态度,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增长降低了5个百分比,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比重也从1980年的24.2%上升到了1984年的35.2%。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崩溃,陷入了经济萧条的局面,日本政府为了挽救这种局面,扩大本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这一时期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口也有所增加,日美贸易逆差逐渐弱化收缩,矛盾趋于平缓。

三、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不同之处

(一)双边关系不同

在日美贸易摩擦之中,日本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得不走妥协的路线而导致美国变本加厉,不断制造贸易争端,两国的经济政治关系不断恶化。相比之下,中美两国的关系较为平等。因此,中美两国能够以协商谈判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得中美战略对话取得一定效果。

(二)摩擦手段不同

20世纪70-8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是以美国的单边主义为主,其中以数额限制、征收关税为主要手段。相比日美贸易摩擦,这一轮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综合运用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和反垄断等非关税壁垒、技术制裁和加征关税为主,手段日益多样化,由此带来的风险与损失也更为广泛。

三、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相同之处

(一)产生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相同

日美贸易摩擦和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都是两国对美国产生了巨额贸易顺差。20世纪70年代日美的贸易顺差几十亿美元,后逐年增多,同时日本也成为了美国的债权国,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使美国陷入恐慌。于是日美贸易摩擦产生并逐渐升级。中美贸易顺差连年上升,2001年后更是巨幅增长,美对华贸易逆差创下对单一国家贸易逆差水平之最,同时美国国内失业率走高,引发美国利益集团的强烈不满,因此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打压政策,贸易摩擦由此产生。

(二)日、中两国在贸易摩擦中地位相同

无论日美贸易摩擦还是中美贸易摩擦,主动方都是美国,日本与中国都处于被动防御地位。中日两国都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尤为依赖美国市场,对美贸易顺差稳中走高,引起美国的不满与抗拒,从而挑起了贸易争端,由于中、日两国都处于不利位置,美国长期占据上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也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影响与启示

(一)贸易摩擦的影响

就当下中美贸易摩擦而言,中国是受害国,中国居民的生活和企业的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销量有所收缩,利润下降,长此以往,会造成企业倒闭,员工失业。若美国强征高额关税,中国政府列出清单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提高这些产品在国内的实际价格,增加居民的日常支出和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战之后,美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日本作为经济大国无疑是美国的攻击对象。日美贸易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日本产业的“空心化”,使得日本经济发展大幅受到影响,未能成功转型。美国主导的“广场协议”使日元大幅升值,这对日本无疑是毁灭性灾难。“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贸易顺差减少,为了提振内需对冲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造成疯狂的地产泡沫日。

(二)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的启示

1.主动应对,化解争端。二战时后的日本在谈判中一味退让,导致美方对日本的经济压迫不断升级。因此,中国应主动解决贸易摩擦,以谈判的方式和坚定的姿态解决问题,熟悉国内外经济发展局势,完善自身的国际法律技能和规则组织意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自我,主动参与,平等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2.对外开放,稳定出口。中国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避免出口集中在某一领域:稳步推进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坚定“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中欧亚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大规模、高质量的海外投资,鼓励企业在海外建生产基地并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鼓励企业构建全球产业链。

3.扩大内需,结构升级。长远看来,扩大内需是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缓解贸易摩擦影响的有效方式,更是妥善解决贸易争端的重要基础。中国应积极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出口和投资“三驾马车”协调发展。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大,层次多,具有一定的升级空间,必须推动出口与内需协调发展,不走日本金融自由化过快、制度衔接不畅的老路,并加大发展新兴工业的力度,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完成转型升级,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结语:日美、中美贸易摩擦在原因和双边关系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争端手段和地位上存在不同之处,借鉴日美贸易摩擦经验,中国应主动应对美国的发难,同时积极扩大内需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效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贸易摩擦对比分析启示
文化价值维度下中美贸易摩擦官方报道的语言对比
去产能格局下出口贸易摩擦及其防范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我国贸易摩擦应对新策略探析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