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真的是你的避风港吗?

2019-08-27 05:36李新
心理与健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气质类型遗传气质

李新

2019年4月17日,在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少年当着母亲的面突然跳桥身亡,母亲捶地痛哭。这则新闻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也让亲子关系的话题再次跃然成为社会新闻榜首,媒体公布的整个画面令为人父母者唏嘘,也令为人子女者诧异。视频中,母亲略显焦躁的举止与少年的激越行为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难想象在孩子生命的最后时刻,母子双方的激动情绪和冲动言行。这样的情绪状态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很多人都在指责母亲简单粗暴的教子方式,扼腕于孩子的不理智。有人问,这个男孩的宿命是基于遗传带给他的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还是基于家庭教育方式带给他的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

我们常说,家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是我们疗伤的避难所,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伤害正是来自家庭。从上述事件中母子均带有激越性行为看,网友所称家族性格的确是有道理的,而这里所说的家族性格不仅仅是源自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气质类型,还有由于父母气质特征所形成的家庭氛围带来的亲子环境。亲子环境紧张,则进一步强化遗传气质;亲子环境松弛,则淡化不良的遗传气质。遗传对家庭氛围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朝着哪个方向走,取决于亲子互动的结果。

小链接

高尔顿的双生子实验与优生学

达尔文有位著名的表弟高尔顿,其知名度不亚于达尔文,他是最早研究双生子的生理心理学家,也是现代心理测量之父,最重要的是,他推动了优生学运动。由此可以看出高尔顿是位先天派。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倡导者,他通过收集94个双胞胎的案例,分析那些分开教养的双胞胎之间性格与能力变化,研究结果坚定了他的一贯主张,即人的才能来源于遗传。1869年,高尔顿出版了《遗传的天才》,书中有一个对各个领域杰出人物的社会调查,包括法官、政治领袖、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神学家等。高尔顿研究了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生活资料,结果发现他们中大多数出自名门望族,其中31%的人父亲是杰出的名人,41%的人兄弟很有名气,还有48%的人有杰出的儿子,血缘关系越近,同为名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高尔顿与达尔文这对著名的表兄弟也许更可以用自身的故事来现身说法。

一些后来者为了验证或者推翻高尔顿的观点,也纷纷采用“双生子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我国北师大著名教授林崇德的“双生子的心理学研究”为例,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在气质表现中的差异考验数P<0.01,说明人的气质主要来自遗传素质的影响,而且遗传因素越近,相关关系越大,该实验还进一步证明遗传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于儿童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遗传对性格的情感特征的影响比较明显。

麦克格罗的对照实验与智力环境論

1932年,麦克格罗从一户穷人家“租”来了一对孪生子,并进行了两年多的对照实验,哥哥接受了高强度的身体机能训练,弟弟则被放在一个婴儿床上,没有人与他互动。双生子1岁的时候,哥哥能攀爬楼梯、游泳、滑旱冰,而弟弟除了坐爬走抓握等基本动作之外,什么技能都不会;2岁的时候,弟弟开始接受高强度训练,但是直到实验结束,弟弟也没有达到哥哥的水平;成年后,弟弟在身体流畅自如方面依然不如哥哥。这个实验从侧面验证了行为学派创始人华生那句经典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林崇德教授的实验表明   不同环境条件下生活的7对同卵双生子存在差异,证明环境对气质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由此可以推论环境对遗传因素具有改造作用。同时,环境对儿童性格的情感特征、意志特征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人们常说“投胎是个技术活”,毕竟得到什么成色的遗传基因至关重要。基因中无益于我们成长的元素影响力过大,就会导致对我们成长的束缚,可悲的是,我们对这些先天的生物性元素无法挑挑拣拣,只能被动接受。而由以上观点和研究可以看出,遗传和环境在不同的范畴、时段对个体起着不同的作用,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好在实验证明基因对我们的影响会随着环境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进化,是个体在有限生命时间内的自我进化,我们用个体的微进化来实现人类整体的优胜劣汰。心理学将个体进化的过程称为“社会化”成长,它是一个不断通过后天习得(认知、行为)来适应全新环境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论先天还是后天决定论,对我们小小的个体而言,成长的过程似乎就是一个左突右冲突出重围的过程,我们试图从遗传、依赖环境的被动状态,逐步强壮到改变先天束缚、摆脱后天制约,最终锤炼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

猜你喜欢
气质类型遗传气质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为什么他们这么会唱?别闹!音乐细胞需要遗传的!
论篮球运动与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吉仓AOI理想就是看似简单无奇却气质非凡的成熟Style
精准把控,对症下药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