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思路初探

2019-08-29 08:35杨其才
时代人物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中职职业专业

□文|杨其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

2002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为了保证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受再教育,顺利完成学业,国家拿出专项资金来予以资助,其覆盖面积达95%以上。目前,在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已近1∶1。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化进程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经济发展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当前却存在着制约中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因素,中职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中职教育现状

教育观念落后。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这种传统的教育体制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职业教育来说。现代的教育应当是一种开放式的,接轨式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应当和国家发展接轨,和市场需要接轨,和企业需求接轨。

生源状况不良。众所周知,如今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具有它的特殊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中﹑下游学生,是一批经过筛选的在总体成绩和思想意识上都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处在一个无方向﹑无目标﹑无是非的价值模糊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他们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早退,厌学情绪严重,甚至有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

教学模式陈旧。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其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其中,理论课过多,而实践课偏少,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开设的课程,都不能与时具进,缺乏吸引力,同时硬件设施也跟不上。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差,实训设备陈旧简陋,这样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市场需求,企业需求。

师资建设薄弱。目前,中职教育师资建设薄弱,中职学校教师有很多都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过来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习指导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专业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列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求。

中职教育发展思路

中国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现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大提高”时期。但也面临着社会地位尴尬﹑招生困难长期不能突破,职业资格制度不够完善,人事制度跟不上等诸多生态环境还需改善的问题。

面对世界的变化,科技改革的变化,怎么才能搞好职业教育呢?中职教育怎样改革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三坚持四重视”,即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专业环境的创造;重视提升学生全面素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职业教育始终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即要适应市场需求,与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又要合符家长﹑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家长的心理需求,知识技能需求﹑岗位工资需求以及长期发展需求等等。所以,办好职业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学习先进理念,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之前做好相关的企业行业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岗位发展及学生家长满意等各种调查研究论证。

坚持“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去,中职教育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学校为中心,论理课过多,实际操作课偏少,而且基本都是闭门造车,在封闭式的传授中,培养的学生无法跟上市场发展形势,不能满足企业行业的需求。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应当改变以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即“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产教一体即“企业生产﹑教学和科研一体”,生产是实践操作,教学是理论知识,二者融为一体,相互依存。中职教育为了培养适应企业行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引进第三方评价,与企业合作,学校围绕企业行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学生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指导,讲学。

坚持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中职教育不是封闭式教育,而是开放式教育,与普同教育是有本质的区别,应该坚持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条腿走路,通过与企业﹑学校﹑政府等单位合作,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办学服务。

灵活多样人才培养既可以是长期的全日制的在校学习,也可以是短期的培训方式,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如: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或者冠名班培养等;也可以是与学校进行合作,实现教学资源互补;还可以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各种中短期培训,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工岗位培训,就业前培训﹑技术工人专业培训等等。

坚持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不局限于三年制﹑全日制或者长期的培养。

重视专业环境的创造。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操作规范的技能型人才,这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技能操作,因此,专业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环境建设不仅要有硬件,还要有软件,需要硬件设施建设,还要有文化氛围布置。职业教育不是空谈教育,而是实用教育,要一套完整的专业教学设备﹑实训设备以及相关配套的基础建设,同时还要进行实训环境布置,职业文化﹑企业文化也要融入其中,真正建设实训室,而不是实验室,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职业教育教师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摸不相适应。教师总量不足,生师比偏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兼职教师的补充困难,这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改变职业教师现状,就必须重视师资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关制度,转变观念,树立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培养,提高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责任意识;通过招聘新教师﹑引进高技能人才﹑聘请企业行业专家等方式优化职业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有效培训机制,制订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培训的方式加强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重视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部分,它直接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准备阶段,因此在学习生活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职业学校最重要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职业素质是从事职业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一般包括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等。在这诸多因素中,除了必备的“一技之长”外,更重要的是责任心,质量意识,组织纪律性;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富有集体荣誉感及团体精神;富有自信心,勇于承担风险,承受挫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具有学习能力,保持进取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开拓﹑创新等等。

因此,职业学校不仅是对学生单一的知识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重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改变过去各学科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整合聚集,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增加了教育的新手段,方便了师生的使用,对促进教学改革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这样既可弥补师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可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猜你喜欢
中职职业专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