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建+”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2019-08-29 02:59高山
群众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新沂市农村党员党建+

高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如何抓好党建推动乡村振兴,成为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新沂市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为打赢乡村振兴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支部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之举,着力把村级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软硬齐抓强筋骨。坚持把阵地作为硬件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纳入《新沂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建村部、强支部”工程。近年来,新沂市投入资金1.96亿元,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131个、改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8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成为群众最想去的地方。坚持把制度作为软件建设的关键内容,着力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先后出台了“三务”公开、“六个一”工作法、农村基层党建30条等制度文件,定期督查问效,抓好落实,村级运转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两头施策催争先。“好的一头”树典型,开展“四个十佳”村级党组织创建工作,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民主管理、信访稳定”四个方面,每年在全市选树40个先进村级党组织,每村给予5万元资金奖励并进行通报表彰,营造了乡村振兴的赶超氛围。“差的一头”抓提升,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在全市每年倒排24个软弱后进村,在“一村一策、挂图作战、销号整顿”的基础上,由市镇两级领导包挂指导,实行“捆绑”考核,转化不到位的,包挂领导不得评先评优,并追究问责,一批后进村得到了及时转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明显提高。

内外兼修促发展。对内,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三增三强”工程,引导各村落实集体经济项目911个,取得明显增收成效,仅公共空间治理一项,每村每年增收10万元,涌现出北沟街道田吴村、墨河街道琅墩村等一批年收入超百万元的“明星村”。对外,在发展富民产业上做文章,根据镇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程,通过招引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巴山葡萄小镇、时集蜜桃小镇入选省农业特色小镇名录。村强了,民富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群众对党更加信赖了。

书记带动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选育用”三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村级带头人队伍。

选好一支书记队伍。始终把村党组织书记选用工作放在首位,出台《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择优选拔、通气备案、政治联审、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等工作机制,锻造更多党员群众可以依靠的“铁肩膀”。突出把好村党组织书记入口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书记来源渠道,加大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市直机关干部等各类群体中选拔村书记力度,先后将96名致富能手、20名复员军人及16名机关年轻干部及时补充到一线,打造了一支老中青梯次配备合理、良性循环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开设两类培训课堂。一方面,以“请进来”为主,利用市镇两级“村干学校”,定期举办“村书记论坛”,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科学设置论坛主题,常德盛等一批老支书来新沂传经送宝,50余名本土村书记上讲台现身说法,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干给书记看、书记带着书记干”的方式,推动村书记主动思考谋划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能力。另一方面,以“走出去”为辅,开设村书记“实境课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常态推进、分级负责的原则,充分挖掘省内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组织村书记实地观摩、现场感受。近年来,先后分批组织村书记前往苏南、浙江、安徽等地考察学习1600余人次,村书记的视野进一步拓宽。

落实三项激励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优待,全面建立市、镇、村三级负责的“基本报酬+考核报酬+创收奖励”的报酬体系,全市村书记报酬提高到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以上,并为所有村书记办理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政治上给予重用,下大力气选拔优秀村书记进入镇党政领导班子,拓宽村书记政治出路。近年来,先后选拔了15名“泥腿子”村书记进入镇党政领导班子,打开了村书记晋升通道。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全市113名村书记被选为市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6名村书记获省“吴仁宝式村书记”荣誉称号,7名村书记获评“省农村基层党建突出贡献奖”。积极开展“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村书记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

党员先行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党员先人一步当先锋、快人一拍树榜样,着力让农村党员成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引领者。

带头创业有扶持。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先锋工程,鼓励党员领办创办农业合作社,在项目审批立项、提供场地设施、减免税费、贷款贴息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开辟了绿色通道。近年来,新沂市共支持培育党员创业示范户565个,引导党员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80个,一大批党员致富能手脱颖而出,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旗帜和标杆。

带动致富有门路。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建设一批“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和“党员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党员+基地+农户”的模式,努力提高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充分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党员不仅带头创业致富,还要带领群众致富。目前,新沂市共培育“党员创业示范基地”42个、“党员技能培训基地”36个,辐射带动4.7万名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在全市254个村建立党员“爱心项目超市”,全面摸排梳理低收入农户的脱贫致富需求,组织党员种田大户全面认领,让每一户低收入农户都有党员结对帮扶,每一个结对党员帮助落实1-2个致富项目。新沂市共有低收入农户1.7万户,近2万名农村党员认领落实脱贫项目1.8万个,全市低收入农户脱贫项目认领率达100%,项目化管理、超市化服务的脱贫攻坚新模式逐步完善,有效助推27个经济薄弱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口袋富了有追求。大力實施“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活动,持续开展党员中心户、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比创建活动,用党员身边事感染带动党员身边人,使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成为党员群众的行动自觉。目前,新沂市2.1万名农村党员家门口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为党员践行乡风文明亮出了身份、强化了约束。开展农村党员“立家规、树家风”活动,以镇、村道德讲堂为主阵地,引导农村党员定期上讲台、谈家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读红书、忆红史、观红影等活动,大力宣传普及文明礼仪、道德法治,以党员家风带动乡村民风。出台《新沂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意见》和《新沂市规范党员干部婚丧嫁娶事宜暂行规定》,对全体党员的红白事提出“八提倡、八反对”和“十不做”的具体要求,并在“12345”市民热线平台和“三清新沂”微信公众号开设监督举报板块,加大举报受理、查处力度。目前,新沂市所有党员均签订“八提倡、八反对”承诺书,在他们引领下,全市讲文明、树新风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新沂市农村党员党建+
《农舍》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推进乡土化“为美”教育 塑造新时代“为美”灵魂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To dear 17-year-old self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的实效
通过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
巧借它山之石 铺宽转型之路——赴新沂市盐务管理局考察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