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国防教育研究

2019-08-30 09:49刘乐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校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述,接着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国防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国防意识与国防技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国防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01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思潮的发展也变得轰轰烈烈势如破竹。现如今,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说国家安全目前尚处于平稳状态,但是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大潮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国防教育进行相互的结合变得至关重要。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之下,高校的国防教育变得更加与众不同,相较于传统国防教育的沉闷呆板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校国防教育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含义与时代使命。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开展高校国防教育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高校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述

国防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之林,保证自己领土和主权独立的最重要保障,由此展开的一系列军事活动和军事活动相关的行为都可以被视同为国防行为。而国防教育是每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是很高的。而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奠基石,高效且具有针对性的高校国防教育能够让高校学生更加深刻明晰的认识到自己国家的国防实情和在全球所处的位置,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凝聚力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都是极其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得出的精华内容,短短二十四个字,蕴含于其中的深刻意义却是前无古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指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全体大学生整装待发,成为了带领时代发展的弄潮儿。

在我国的国情前提之下,通过一系列国防教育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是明智之举。根据笔者的归纳和总结,我国现如今的高校国防教育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是一脉相连不可割裂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浓烈的家国情怀才能在内心深处滋生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国变得更美好的愿望,也只有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滋养之下,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逐步生根发芽。第二,军事理论学习。军事理论内容也是国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军事理论诸如军事思想、军事战略、军事科技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真正认识国防、了解国防,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防意识与国防理念。第三,军事技能训练。在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体系中,军事技能训练同样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国家规定每一个高校学生在校阶段都应该保证大于十四天的军事训练,通过亲身参与军事训练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军事能力。這是国防教育将实践和教学相互结合的一个重要典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国防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国防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这一点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缔造者,是加快我国小康生活建设的重要实践者,在国防中占据的作用自然是不容忽视。

第一,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国防教育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国防教育的开展能够让我国的人才既具备各项专业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国防后备力量,成为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最有利接班人。

第二,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如出一辙。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奠基石,通过国防教育学生能够具备相应的国防知识与国防技能,进而滋生浓烈的国防意识和形成凝心聚力的团结力和奋斗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影响和行为影响让当代的大学生最终成长成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在本质上,不管是加强国防教育又或者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和人才支撑,这一点是所有高校教育者都了解的。

第三,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最终教育成果是可以共享且互利互惠的。在高校国防教育的体系之下,学生逐渐具备了相应的爱国情怀与爱国操守,社会责任感也在一点一滴的熏陶中逐渐成型。在国防教育的辅助之下,高校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增,身体健康,思想活跃,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大学生以自己强大的祖国为傲,不断努力学习争取能够更好的报效祖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高校的国防理论教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等高度结合

高校的教师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不懈的将国防教育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将国防教育与这些思想价值观的相互结合,大学生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最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国内外的局势进行精细的分析和总结。而在军事理论课堂中,高校学生学习和践行军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情怀。大学生细细揣摩我国一代代先烈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并国内外局势和国家战略的指引之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二)高校的国防军事教育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国防教育应该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年龄特点进行紧密结合。国防教育并不是一项可以一劳永逸的教学,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更新换代至关重要。当代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世界形势瞬息万变,大学生在国防教学中必须具备敏锐的视角,清晰的認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拒腐抗变能力,探寻出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和各种专业的国防教育全新出路,让专业教育与国防教育相互呼应,让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升军事课程的兴趣点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大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防教育,但是真正取得的实效却显得十分尴尬。归根到底,国防教育效果的不佳与军事课程的趣味性不高脱不了关系。每一个高校教师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高瞻远瞩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之下构建具有趣味性的军事课程体系。同时,教师在构建趣味化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广泛吸收国内外高校开展教育的优秀经验,明确国防军事教育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一个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明确学习主体,最大限度的发挥国防军事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促进作用。

(四)组建高素质的国防师资力量,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开展高校国防教育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基本支撑。只有开展国防教育的教师给力,学生吸取的国防“能量”才能源源不断,最终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包括有各种政治理论知识,也包括有各种国防技能。教师在自身素质提升过程中,还应该适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学习,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上充实提升自己,通过不断的深化认识和理解最终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吸收消化的内容。教师在充分的认知学习之后,将自己的所学所用一一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步,最终收获满满的正能量。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每一个高校国防教育教师应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在国防教学中融入源源不断的新思想、新理念,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学习国防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周永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5):69-72.

[2]肖紫兰,沈博,卢春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领高校国防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9z):90-91.

[3]陈苗.国防教育对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3(29):60.

[4]徐惠.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4(9):92-94.

作者简介:

刘乐(1982.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武汉轻工大学学工处讲师,研究方向:国防教育。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