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2019-08-30 09:49牛生海鲁芬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教学师生互动

牛生海 鲁芬英

【摘要】随着课业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素质教育的推进工作,调整学校教育教学方针,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因此提出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也能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支持。本文将以施行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的班级中师生互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究小班化課堂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师生良性互动的策略,以帮助学生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班化 师生互动 教育教学 策略

【课题】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藏区初中数学小班化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82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147-01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市场对个性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的现状,传统教学方法培育出的单一型人才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唯有推动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才能真正的发挥教育的力量。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讲创新,教育更是如此,从高校教学方针到教师教学目标,整个系统、各个方面都在调整研究出最适合学生全面、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分组合作竞争法、情景法、讨论教学法和小班化教育教学法。

一、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

小班化教学充分贯彻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成材,与互动式教学方法联系密切,教师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也能将教师视为亲密的朋友,一旦出现问题和困难能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在这种频繁的交流交往下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1]。

小班化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强化了教师教育观念,教课不再简单的局限在课上,教师也能充分的利用课下时间,通过言传身教的力量影响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流程之中,教师可以回收浪费在管理学生课堂纪律的精力,并应用制定课后练习内容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练习内容,有目的的解决学生基础不足或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

二、小班化课堂的现状

小班化教学方法已经在很多学校施行,从实践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在课上能积极的发言,与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助竞争的关系,老师对班级的整体把控能力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组内合作形式和方法不恰当

分组合作竞争法是小班教育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证明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小组合作形式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不可能都处于同一水平线,由于学习能力、心智成熟程度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强有弱,面对这一问题,为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就不能只关心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关心名次靠后的学生,但是有的教师将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或者组内的性别比例失衡,这都严重影响了组内的交流和总结效果。

2.人数分配不合理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提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每个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安排,但是很多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盲目照搬的情况,不顾实际情况设置班级人数。班级人数如果过多,教师的精力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把握不足,交流较少,违背了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初衷,班级人数过少则会出现课堂氛围不积极的问题[2]。

三、增强小班化教育教学中师生良性互动的策略

1.营造一种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想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放下尴尬、害羞等消极情绪,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讨论之中[3]。教师也可以设置抢答或有奖竞答环节,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加与教师直接接触的机会,培养竞争合作精神。

2.通过激励教学法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就要及时的进行鼓励,鼓励能给予获得成功的学生肯定,对长久以来的努力进行肯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进步老师看在眼里,并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继续再接再厉。对于遇到挫折或困难的学生,鼓励能像一盏明灯,引动学生走出低谷,树立新的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激励教学法大大的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只知道批评的形象,转而变成了推动成长的“鼓励师”。

总结: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在提高师生互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在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但是我们仍要看到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对教师素质和精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转换角色思维,从“班级中心”转型“辅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回收以往投入在维持班级纪律上的精力,转而为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符合因材施教的观念。高校也要是增加资金和物质的投入,适当的增加教师队伍数量。

参考文献:

[1]陈霞.高校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生师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荆玲玲.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亓秀梅.小班化教学的人际互动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育教学师生互动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