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潮州筝乐《出水莲》的音乐审美

2019-08-30 08:32周岑焱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艺术价值

【摘要】音乐审美强调理解对象的价值,通过对旋律、节奏等要素的解读,使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质和深层次含义得到捕捉。基于此,本文以传统潮州筝乐《出水莲》的价值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论述《出水莲》的音乐审美要素,并给出分段音乐审美内容,以期通过分析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潮州筝乐;《出水莲》;音乐审美;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出水莲》是筝乐名曲,和《寒鸦戏水》《平沙落雁》《柳青娘》同为潮州音乐独奏曲中的“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该乐曲以对演奏技法的高要求、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突出的文化价值而受到广泛重视。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看,《出水莲》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就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的古典音乐文化。

一、《出水莲》的价值

《出水莲》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乐曲演奏技法、思想表现层面。作为中州古调,《出水莲》采用极具我国特色的风格进行弹奏,尝试表达“莲”出水的过程时,以相对沉缓的节奏、缺少变化的旋律作为核心,使听众可以借助曲调感受莲出水时的静谧、优雅。出水后的莲,更多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可贵品质,因此,旋律上强调增加变化,节奏则保持稳定。随着乐曲演奏的进行,总体旋律由清丽、典雅转向多变、复杂,节奏则持续加快,更多寓意莲在不同磨难下的精神保持。进入结尾阶段,曲调速度中庸、悠闲,旋律和节奏重新恢复到少变、缓慢的状态,平稳地将思想表达引入终局。

整个过程中,触弦点弹奏造成丰富音色也使艺术表现力获取更强的层次感,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出水莲》的人文价值在于,以莲寓人,将君子秉性、高尚情操隐喻在乐曲之中。听众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乐曲的优美、获取听觉上的享受,也能在联想之中展开思考,探索人生哲理、处世哲学,寻找现实社会中“出水莲”的高洁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二、《出水莲》的音乐审美要素

(一)节奏的变化

节奏变还,是《出水莲》音乐审美的基本要素,在整部乐曲中,出现节奏变化的节点较多,不同节点尝试传递的信息也存在差异。在乐曲的开头部分节奏极强,这与我国大部分传统音乐存在差异。较强的节奏感实际上尝试传递莲出水前面临的种种桎梏、压迫,以及淤泥之下的抗争。短暂的强节奏变化后,整部乐曲的节奏又快速趋于舒缓,重点在于体现出水后莲的品质。乐曲中偶见的节奏波动,也均作为这种精神的烘托、陪衬。利用旋律的多样变化,使节奏变化的缺失显得自然、不突兀,尝试传递的主题也获取了明确的关联线索,这是《出水莲》节奏上的主要特色。

(二)旋律的多样

多样化的旋律,在我国传统音乐篇目中十分多见,《出水莲》同样如此。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乐曲自身旋律的多样,二是演奏者进行的变奏处理。《出水莲》没有单一借助复调方式尝试强化表达效果,而是利用节奏的稳定性,使乐曲风格能够自然地得到听众的共鸣,旋律变化也因此称为乐曲丰富性的重要保证。在三个主要曲段中,第一段旋律变化较少,首先给出平稳、凝重的开头,之后以明快的旋律进行开头的局部加强,再以凝重的风格产生明显的层次感,提升乐曲表现力,并快速引发听众的思索。变奏处理上,多位名家对不同曲段进行过节奏改善的尝试,这种改变并没有着眼于旋律本身,但节奏改变后,旋律也自然而然地有了更多动态性。如罗九香先生的演奏,滑音演奏技巧使乐曲内涵相对较为丰富,饶宁新先生则重视对重点部分特征的保持,四度音、二度音作辅助音和经过音,曲目的韵律得到强化,更具整体性,旋律的变化浑然天成[1]。

(三)文化的结合

欣赏《出水莲》的关键点,是将乐曲尝试表达的思想进行提炼,通过方向明确的思索、联想,使乐曲的内涵得到精准捕捉。如乐曲第二段中,旋律的变化明显增加,如果简单地以“出水”作为分析对象,这种旋律变化显得缺乏必要。听众应在欣赏的过程中跟随乐曲风格,了解这种变化尝试表达的深度内容,从而实现乐曲文化和表现力的结合。在节奏不变的情况下,旋律的多样性必然强调信息的丰富化,可自然联想到莲出水前、出水中、出水后面临的困难、打击、困厄以及挣扎与解放。在此过程中,君子文化、传统道德文化、斗争文化等元素与乐曲使高度融合、统一的,结合二者内容,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乐曲的主题。

三、《出水莲》的分段音乐审美

(一)第一段的音乐审美

《出水莲》第一段尝试表达的内容相对较少,也是容易理解和赏析的一个部分。该段的第一句节奏感很强,旋律上也比较丰富,为整段乐曲奠定了多样旋律的基调;自第二小节开始,力度对比渐渐鲜明,速度变化不再作为重点表达的对象,以不同技法表达相同、相近的思想内容,使修饰带有了内在的往复性。第三小节开始,弹奏进入了类似“故事讲述”的模式,輕快、明朗的旋律和节奏使莲花出水的情境得到了艺术性的表达和再现。其后速度进一步增加,使整段乐曲的表现力快速增强,听众可产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听觉感受。主题的表达也在该段初现端倪,听众可以跟随节奏变化这一显性线索逐步深入地理解乐曲主题,也可以根据旋律变化的基本特点,保持对莲花出水过程的持续关注,自然过渡到乐曲的第二段中[2]。

(二)第二段的音乐审美

第二段是乐曲的核心部分,整段一共分为五个完整的乐句,节奏变化由强到弱,旋律变化强调多样性,重复曲调极少。第一句的弹奏不做间断,节奏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并维持到乐句的结尾。从第二句开始,乐曲的张力和包容力明显增加,更多能量急需在乐段之中,仿佛莲叶舒张、淤泥渐破,连绵不绝,使听众对乐曲的欣赏由接收变为期待,急切盼望莲花出水,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和蜕变。第三句之后,大量细腻、含蓄、哀怨、深遂的韵味得到展现,宫音“si”和微升清角音“fa”称为这些精神和思想元素的载体,既能承接上句的出水过程,也能引出下句的诸多磨难变化。第四句、第五句中旋律和节奏都出现了些许变化,节奏更加明快,旋律则更加多变,力度、技法的多样性使莲花出水后遭遇的种种攻击、苦难得到集中呈现,也重视表达其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品质的基本主题。

(三)第三段的音乐审美

第三段使乐曲的结束部分,该部分采用基本的由强到弱、渐渐终结的风格,节奏上承接第二段结尾,表现为中等强度的延续,旋律上重视丰富元素的简省处理,变化渐渐减少。整部乐曲的终结于“do”处,契合出水莲不卑不亢、清新脱俗的特点和主题。第三段节奏的减缓,也能使听众的联想渐渐结束,精神从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渐渐舒缓,回复平常。乐曲接受时,没有采用节奏和旋律骤然变化的方式进行强调,渐弱的节奏产生了镜头被拉远的感觉,为听众留下了充足的遐想空间。

四、总结

综上,传统潮州筝乐《出水莲》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其音乐审美要素包括节奏变化的捕捉、多样旋律的分析以及与文化背景的结合。在审美过程中,可根据乐曲结构分三个段落,分别解读其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逐层深入,使整部乐曲尝试表达的思想得以完整呈现,理解其多元化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嵩.试析广东民间音乐题材琵琶曲——以《旱天雷》《寒鸦戏水》《出水莲》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9, 40(1):53-56,73.

[2]陈韵宇.同曲异派筝曲《出水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J].民族音乐,2017(2):33-34.

作者简介:周岑焱(1992—),女,汉族,湖南永州人,研究生在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器乐演奏(古筝)。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艺术价值
简析高中音乐的审美教学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