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风格探析

2019-08-30 08:32司欣儒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

【摘要】筝,在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流传,从目前传播的乐曲来看大多都是中原汉族风格。本文以《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维吾尔族音乐风格进行探析,了解木卡姆风格创作的内在特点,如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凸显出极不寻常的格调与创新。本文通过分析该曲目的风格特征,探求在古筝上恰到好处地表现维族音乐的各类音乐风格和特色。

【关键词】木卡姆散序与舞曲;调式音阶;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作曲家及古筝演奏家为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做出很多尝试,出现很多具有时代特征和异域风情的新曲,并很快在筝乐界有着自身的一席地。在众多的创作成果当中,很多都是在地方民歌、民间音乐等基础上衍生而来。从这些作品创作风格来看,很多都是使用新疆音乐风格进行创作,以其独特的节奏、旋律,给予人们新奇怪异的感受,同时也逐渐演化出了筝乐西渐的状态,筝曲创作风格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加上融入了很多现代创作技法,古筝音乐的发展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同时,新疆风格的筝曲也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对既有素材、节奏继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去展示新疆音乐的本质。木卡姆从表现形式来看,是极为复杂的表现手法,有着歌舞、器乐、说唱等多种表现风格,大多都是在新疆地区较流行,不仅种类繁多而分布范围相对较广。

本文通过对新疆风格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为研究对象,从而为了解西域风格音乐进行全面的探索。

一、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

(一)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简介

在进行音乐作品探讨与分析前,我们需要对新疆地区的音乐有个初步的认知,特别是对其人文特征、历史文化、价值内核等方面要有所认知,因为不同的文化会催生不同的音乐形态,而了解这些对我们全面探索新疆风格的音乐作品意义重大。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路的中心地带,外部与八个国家相邻,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理优势。因此,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大量的游客经过其中,使其成为文化汇集之地,新疆地区所存有的音乐风格能够汲取其他地区音乐中有特色的因素,取长补短,产生各种新的元素。由于中国音乐体系内在规律的影响,此时创作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四度-五度作为调式骨架,但维吾尔族音乐大多都是以切分节奏作为其内在的特征,节奏类型一般由D、T表示,分别代表着强与弱;从节拍更替来看,主要有四二拍、八七拍、四四拍等,在这样一种方式下,就使全部音乐律动的推进显得更自然。从其音乐旋律来看,大多都是呈现出“反S型”旋律线条,只要音乐开始就能够感受整首音乐的灵魂。

(二)风格创作筝曲概述

1980年以来,国内古筝乐器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大量的古筝演奏家都开始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创作,使古筝作品有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巧的模式,在这样的一种转变下,古筝作品的创作所显现的多样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乐曲的题材来看,大多都是与当地民俗密切相关的,其中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影响力为最大,由于其本身属于能歌善舞的民族,因而在古筝乐曲当中能够与其本身的乐曲风格相融合,从而形成强大的表现张力。作曲家在继承了传统素材的同时,又运用了非传统创作技法,将传统音乐技法与现代技法相结合。

二、《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风格特征分析

木卡姆表现的是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套曲节奏,共有十二大套,具有题材多变、节奏复杂、曲调丰富的特点。乐曲打破了传统五声音阶的排列,以木卡姆为素材,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从其具体分类来看,木卡姆一般可以分为伊犁、刀郎、南疆、吐鲁番及哈密五种,虽然都属于维吾尔风格,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南疆风格最具代表性。该乐曲散板意味深沉,节奏松散自由,没有小节数,根据演奏者自己的体会去实践,具有吟诵的感觉。《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散序部分没有小节线,在演绎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演奏者自己把握,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一)木卡姆调式音阶

从谱例2可知,木卡姆在音阶使用上,打破了传统的五声音阶规律,对xi、fa进行了强化,而传统则是“五音俱全”,do、re、mi、so、la全部都要有所应用,木卡姆的主调音去除了mi和la,形成了一种异域的音阶进行。如果按照此音阶进行排列,只需要将其基准音阶中B及#F提高半音即可,因而比较适宜古筝的演奏,只需轻轻抚动琴弦,西域风情就会滚滚而来。

(二)特色“活音”

在乐曲慢板开始的部分,仔细读谱可以发现,谱面出现了大量“”符号。这个符号的含义为半升号,也就是升高约50音分,这是这首乐谱有特色的符号。对木卡姆风格中的“活音”进行研究,在李枚发表的《中立音的调式意义》《中立音赖以存在的民间乐器机制》两篇文献当中,作者对木卡姆音调中的“活音”“正音”规律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与“龟兹平均齐声理论”进行了对比探究。筝,本身具有“以韵补声”和“急弦促柱”的风格特色,用来展现中立音和游移音是非常适当的。对于本人来说,之前长期受到汉族音乐影响,涉及过的古筝曲也大多为中原乐曲,初次聆听这种异域风格的乐曲,总有种“音没按准”或者“琴没调准”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怪音”才是维吾尔音乐的独特吸引力之所在。例如,在中原土生土长的人们听到音阶调式为“微降 7、2、4、5”的活五调曲目时比不上本土音乐的旋律音阶听起来更加心有感触,可能会觉得轻飘无味,不如本土的秦腔来的热烈奔放,但是对于生长在潮州的人来说却能听到幽怨婉转、清丽缠绵之声。可以说,“中立音”调式是一种发源于自天性和心性结合而生成的别具一格的调式。所以,可以理解 “中立音”是一种 “人化”比拟,中立音调就是“建筑在音本质不变基础上的自由变化了的‘人的形式”。

综上所述,古筝演奏者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演绎能力:一是聆听五声之外的各类调式音乐,二是聆听传统五音调式音乐,如木卡姆等。所以,我们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時,也必须有更多的机会去聆听其他风格的音乐,从而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把握50 音分的音差,从而把握其风格特点。

三、结语

综上,《木卡姆散序与舞曲》是极具经典音乐的曲目。曹正先生在听完演奏后,赞叹“你的探索,开创了筝的西域流派!”。此后在整个音乐界掀起了一片西域热潮。由此可知,李玟等作曲家选择新疆木卡姆风格创作和演绎作品是极为成功的,这一创作也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们通过他们的尝试和努力极大地拓宽了古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传承和实践,坚持对于古筝各地域乐曲以及音乐理论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李玫.民间音乐中“中立音”现象的律学分析(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

作者简介:司欣儒(1996—),女,汉族,山东德州人,音乐与舞蹈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歌剧分析。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
巴洛克钢琴艺术的风格特征分析
基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浅析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对节奏与风格特征的把握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