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经典 再创辉煌

2019-08-30 08:32高志民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摘要】歌剧《洪湖赤卫队》自1958年首创以来,获得极大成功,无论从戏剧剧情还是音乐创作上都取得进阶性的成果。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瑰宝,也作为民族歌剧作品的扛鼎之作,在传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再度创作。国家大剧院版在尊重原版的情况下再次进行创作,力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让经典作品再次焕发魅力,继续成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瑰宝。本文旨在阐述国家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的创作经历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洪湖赤卫队》国家大剧院版;创作经历;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自从国门打开后,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不断深入,我国一些音乐家开始尝试创作新的艺术形式,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结合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创作了一系列经典的艺术作品。中国民族歌剧从诞生至发展再到成熟阶段,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历程。1942年5月,延安的音乐家学习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后豁然开亮,明白了要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就要到实践中去探索,要到群众斗争中去感受和学习,最终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大量的作品。1945年1月,由贺敬之、丁毅编写剧本,马克、张鲁等七位作曲家作曲,先后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借鉴西方歌剧创作技巧,结合中国当下时代背景以及中国民间音乐特点,創作出歌剧《白毛女》,为后来的歌剧创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一、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创作概述

《白毛女》的成功创作,标志着我国的歌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歌剧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艺方面得到了重视,鼓励音乐家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题材也体现出多样化的局面,歌剧《洪湖赤卫队》就是创作于这一时期。1958年,由湖北省歌剧团的梅少山、杨会君编剧,欧阳谦书、张敬安作曲组成的集体创作组于年冬完成创作。1959年由夏奎斌、王玉珍等人作为主演的省歌剧团在洪山礼堂首演并大获成功,此后进京献演,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

二、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简介

20世纪30年代初,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地主恶霸势力在国民党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妄图复辟,而赤卫队为保卫人民安危留在原地坚持同恶势力做斗争。女一号乡堂党委书记韩英从县委回来,向大家传达县委指示,要机智灵活地采用游击战术,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并说服男一号赤卫队大队长刘闯后,带领赤卫队撤离彭家墩。随后,大地主彭霸天在国民党冯团长的支持下占领彭家墩,并得到冯团长的一批枪支弹药,企图武装其势力。在彭府上下洋洋得意之时,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张副官将消息秘密传到赤卫队,在韩刘二人的领导下赤卫队机制地袭击了彭府,并得到了敌人的枪支弹药。后来敌人恼羞成怒,威胁洪湖老百姓以得到韩英和赤卫队的下落,韩英为保护老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自己落入敌人手中。敌人想通过她将赤卫队彻底消灭,可韩英宁死不从。张副官得知要处死韩英,在掩护其逃跑过程中,自己中弹身亡。韩英回到赤卫队,领导赤卫队继续同敌人战斗,最终配合贺龙领导的红军二团消灭了敌人。

三、国家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

歌剧《洪湖赤卫队》自1958年首创以来,获得极大成功,无论从戏剧剧情还是音乐创作上都取得进阶性的成果。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瑰宝,自然也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喜爱,给予高度评价,同时逐渐的迎来了经典之作的重新塑造。先是经历1977年版《洪湖赤卫队》的复演,依然在洪湖进行演出,二度创作迎来第二次演出高潮,并应邀于全国各地演出;1999年版《洪湖赤卫队》为了献礼建国五十周年再度创作于北京展览馆首演。2012年,国家大剧院与版权所有方湖北省歌剧院强强联合,邀请“豪华”创作团队,在尊重原版剧情与原版音乐的情况下,再次进行创作,力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让经典作品再次焕发魅力,继续成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瑰宝。本次创作团队分别由中国著名艺术家张继钢担任总导演、董乐弦担任音乐创作改编、张国勇担任乐队指挥、高广健担任舞美设计、一丁担任服装设计、王瑞国担任灯光设计、陈晓彬和陈彤雨担任多媒体设计,这样一线主创团队完成的经典重塑,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求,做到了传承经典、弘扬经典的创作态度,也体现了国家大剧院制作《洪湖赤卫队》以弘扬经典民族文化的初心。

四、国家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艺术特征

2012年张继钢导演接到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的邀请重塑经典之作,带领一线主创团队打造新版《洪湖赤卫队》,在本次创编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创新之处:第一,剧情内容方面,与原版相比较叙事角度、故事线索略有调整,大部分还是按照原版内容的大方向发展的,时长也由原版的三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小时左右,在新版歌剧中主创团队更多的考虑要结合时代背景,让当代的人去接受与传承,故在剧情中着重加强对韩英光辉人物形象多种角色身份的诠释;第二,音乐创作方面。在保留原版唱段情况下,对原有音乐进行了润色,主要体现在声乐唱段方面。重唱与合唱在国家大剧院版中进行再度创编,共有22首大小合唱,并利用《洪湖水,浪打浪》在序曲和结束部分贯穿主题,独唱及对唱则基本保留原版。除此之外,国家大剧院版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加入时代性的流行音乐元素,拉近歌剧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音乐主题多采用民族调式以保留原版的旋律基调;第三,舞美设计方面。我们知道任何艺术形式要想发展长远,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当代的需求。在舞台基本布置外,还巧妙地加入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如在舞台上设计出船帆的效果,利用灯光音响和LED屏展现出水波荡漾的景象。

五、结语

《洪湖赤卫队》自1958年创编至今,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歌剧方面的文化瑰宝,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启迪。一部好的歌剧自然是众多创作者所追求的范本,但在重塑或再度创编时要注意尊重原版的艺术性,要保留其文化精髓,切不可扭曲原版作品的主题。但经典作品也会随着时间流逝,的确也需要注入时代的元素进行再度创编,这样才更能贴合时代,迎合年轻一代对经典作品的追求。我们作为当代年轻人,要牢记“传承经典、弘扬经典”的使命,让我们民族歌剧文化永远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创作洪湖赤卫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60.

[2]王建军.船上的故事—小议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J].艺术评论,2013(8).

[3]赵丹青.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D].开封:河南大学,2016.

[4]赵娟.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创作过程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高志民(1994—),内蒙古锡林浩特,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