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2019-08-30 08:32王文敏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

王文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本文以《和声学》课程为例,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和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新兴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载体,充分发挥其优势,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应用,力求解决和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构建高校大班授课制下的高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声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和声学作为一门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和音乐理论研究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将“和声学”定义为:“研究和声的产生与构成原则、和弦的连接与相互关系、它们的应用与写作方法的理论。和声学是从事作曲、理论、指挥、演奏、演唱等各项活动的音乐家,都需要了解的一种音乐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各大院校开设和声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和声学基础理论的同时,认识和了解多声音乐在作品中的应用及发展规律,增强学生在音乐演奏、演唱等过程中的多声思维和意识,培养学生在音乐作品分析中对和声现象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多年以来,很多院校的和声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和声教学处于一种封闭局限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动性差;教学内容有局限性,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与渗透;教学方法单一,偏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不符合时代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目标不明确,与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等。针对当前和声教学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针对存在的部分问题,力图找到办法来进行解决。

国家为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于2018年4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此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学过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所以,在教育现代化这个大背景下,“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模型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意识的进步、教学手段的提高而改变。基于此,本文以《和声学》课程为例,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求构建高校大班授课制下的高效课堂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与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概念是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最早由学者Josh Bersin 于 2002 年提出,主要是对 e-Learning 反思后的回归。”[1]在国内的研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对混合式教学这个概念做出了一个更为详细的解释。何教授认为:“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把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取长补短,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发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高校普遍的大班授课制来说,上课学生人数较多导致教师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实施起来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缺乏方便快捷的师生互动工具等。2016年4月,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学生使用手机的普遍性,MOOC平台“学堂在线”联合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推出了一款新型的教学工具——雨课堂。雨课堂的推出能够较好地解决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师和学生互動的问题,提高教学活动实施的效率。所以,雨课堂的出现促进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的完善发展。雨课堂的具体功能如下图:

二、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在和声教学中应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和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校大班授课制下的高效课堂模式。

(一)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环节,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与渗透

针对传统和声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与渗透这些问题,借助雨课堂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把需要预习的内容借助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以视频、电子教材等形式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节省了部分课上时间,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讲授重点和难点以及拓展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中需要预习的内容有三种:一是基础的理论内容,教师总结好要点,通过文字材料或者图片动画等形式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并设置提醒功能,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任务;二是实践性强的练习内容,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通过推送资料库中的慕课视频或者视频软件中的网络视频来让学生提前熟悉和声音响效果,然后教师会要求学生提前进行和声弹奏练习,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和声能力,加强与音乐分析、钢琴伴奏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学有所用;三是对于课上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把搜集的资料以视频、图片等形式提前推送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有足够时间去思考,以便于课上的积极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二)丰富课堂学习的途径,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

针对教师教学思想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不符合时代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应用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与时俱进,可以很好的丰富其教学思想,符合时代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使用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制作课前或课上要使用的课件时,不仅可以添加教师自己录制的音频、视频,还可以添加资源库中的慕课视频以及优酷、腾讯等平台发布的网络视频,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通过使用网络课堂的途径,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除了观看到本校教师外,还可以观看到其他高校教师上课的优质视频,增加了学生了解和声知识的途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扩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世界,促进了更广范围内的公平教学,符合时代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针对传统的和声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使用弹幕以及不懂按钮等功能,能够促进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手机来回答,答案会以匿名的弹幕形式显示在课堂大屏幕上,这样一方面减缓了学生担心答案错误的顾虑,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答题积极性,之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弹幕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采用雨课堂这一新型教学工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和声课堂真正地活了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了师生互动,营造了一个优质的学习氛围。

(四)完善教学评价,有利于实现教学反思

在传统和声课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凭借经验主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客观的学习数据来辅助;课程基本上都是大班制,学生人数较多,课时有限,导致学生做的题目无法直接在课堂上得到修改,所以,教师只能在课后批改作业,对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有了延迟。和声学作为音乐学的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但是传统的和声成绩考核大多数是根据期末试卷以及书面作业、考勤等来进行综合评定,较多地停留于理论和书面的考核,缺乏实践以及日常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实际成绩评定不够全面。通过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借助手机扫码签到功能,教师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出勤率,节约了上课点名时间;借助课堂限时习题以及不懂按钮等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并且还有完整的数据进行补充,雨课堂远程服务器监测系统能够提供学生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同步学习、师生问答互动、限时测试的全部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追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电子学习档案,有利于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效果形成客观的评价,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工作。

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料,通过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提前推送给学生。从和声学课程来看,需要推送的资料包括以下:(1)音乐史类的资料,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与渗透,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使学生构建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结合相应的音乐史学习,了解和声发展的背景及和声风格的演变过程,有利于进一步的和声学习;(2)基本的和声基础概念。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划分,教师把基础内容以手机课件的形式在课前推送给学生,在课上主要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这样合理分配上课时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3)键盘和声的训练。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好理论知识的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键盘和声的练习,通过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内心的和声感觉,提高和声思维能力。因此,通过在以上三个方面课前内容的准备,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上课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提高上课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使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课前预习的反馈情况,然后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节奏,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教学过程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在雨课堂平台上按“不懂”按钮,觉得下课需要复习的课件内容按“收藏”按钮,教师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情况调整课上的进度,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和人性化。和声课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实践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安排适当的实践形式,不仅要注意实践形式的多样化,而且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进来。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完成实践任务,然后对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进行检查,在汇报期间,学生可以以弹幕的形式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成果汇报结束后,由其他学生进行提问,之后小组成员共同解答,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除了小组成果汇报的实践性展示以外,教师也会对学生进行限时测试,检验课上学习的效果,然后根据课上学生的答题数据,教师在课后通过推送一些习题和相应的拓展资料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供学生思考研究,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评价阶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考察学生在网络学习、课堂学习、互动环节、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对教学效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和声学》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借助雨课堂的优势,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降低终结性评价的比重,使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更客观、准确的评价,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评价标准如图2所示(此标准不具有唯一性,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相应比重的调整)。

雨课堂的出现,不仅使丰富的网络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也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与学变得更加高效,标志着我国高校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然而,若要落实到高校各类课程的教学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三方不断地调整、配合,从而推动高校信息化改革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英,王晓兰,曾贤强.雨课堂对《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82-84.

[2]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雨课堂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