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演奏形式的创新

2019-08-30 08:32何畔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大提琴创新

【摘要】一场完美的大提琴演奏不仅需要良好的发声技巧和演奏人员的密切合作,更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演奏形式来吸引听众的视觉眼球,为了不断找到全新的演奏形式,演奏者要在不断总结原有演奏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大提琴的特点、结构、造型整合一套创新型的演奏方式,促进大提琴演奏的发展,并为音乐领域的其它艺术演奏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形式;创新;琴马演奏;交响演奏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学习大提琴的人越来越多,在学习大提琴演奏之前首先要对大提琴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大提琴是一种次中音、低音弦乐器,这种乐器起源于西方世界,归属于提琴一族中的下中音乐器,常常用于交响乐队的演奏中,它的音色浑厚、热烈、开朗、奔放,比较擅长运用在抒情的演奏中,表达复杂而深厚的感情,有时也能运用在低音的演奏阵营中发出沉重的叹息之声,为浓重低沉的氛围渲染助力,其他任何音乐乐器在大提琴演奏出的美妙旋律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大提琴琴身长度约为小提琴的两倍,大提琴由琴身、琴弦和琴弓三部分组成,琴身采用木制结构,琴弦和琴弓分别采用金属丝和马尾材质。大提琴一般分为普及琴、学生琴、演奏琴和大师琴,普及琴是最廉价的琴,虽然外观看上去与昂贵的琴没有什么分别,但是在用料做工上只能勉强让人满意,廉价材质制作出来的琴只能说是声音而非音色;学生琴是初学者比较适合的琴,琴身有木纹,漆面比较光滑,材质坚固而且便于清洗,能降低大提琴的声音振动;演奏琴相对前两种更高级一些,琴身采用云杉为制作原材料,另外配合枫木、牛子木乌木或者红木等上等木材。[1]由于原材料昂贵,演奏琴的价格比普及琴和学生琴高处很多。大提琴和其他弦乐器得很大相同之处是都有四根弦,第一根弦a弦的发音华丽有力,富有歌唱性,第二根弦d弦音色较第一根弦朦胧,第三根弦和第四根弦音色比较低沉,能够撑得起乐队的沉重音响。

大提琴的演奏技巧与中小提琴的演奏技法不同,这由琴身的大小、琴弦排列、琴弦长短的不同而决定的。演奏大提琴时,演奏家将提琴轻轻地夹在两腿之间,底部用一根可以随时调节高度的金属棒作为支撑。演奏方式主要包括用弓毛拉弦、用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三种方式。大提琴的音域有四个八度,演奏时采用的乐曲通常为低音乐谱,在高音区也会用到中音乐谱或者高音乐谱。

一、传统的大提琴演奏方式

乐器演奏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音乐乐器演奏形式主要有独奏、合奏、重奏、协奏等,大提琴的演奏也脱离不了这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

独奏是一个人独自演奏一种乐器。大提琴成为独奏乐器的发现过程比较漫长,大提琴独特的音色和广阔的音域为它的独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施展舞台,在独奏中,大提琴的主要作用就是担当好全舞台的主角,演奏者也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掌握较高的演奏技巧,认真体会演奏作曲的意图,自由表达个性、释放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为听众渲染美妙氛围。

协奏是大提琴演奏团队采用多种乐器相互协作配合完成大提琴的演奏。虽然协奏中参与人数和参与乐器都很多,但是这并不不妨碍大提琴在演奏中的主导地位,大提琴的协奏与独奏相比会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要求演奏团队在合作奏唱至少要做好团队的分工工作,仔细阅读奏唱的乐谱,成員之间积极交流、沟通互动,在音乐的衔接上要实现无缝对接,演奏处理技巧要达成共识,做好协调工作。

交响演奏是交管乐演奏的最高形式,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是管弦乐交响曲的最好舞台。大型交响管弦乐队,演奏作品内涵丰富,音乐层次分明,表现手法分明,表现形式结构严谨,这场音乐盛宴不仅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盛宴,更能为观众营造深刻的音乐意境和丰富的空间想象。在交响乐演奏中,大提琴通过热烈丰富的音色和广阔的音域能演奏出此中小提琴更低沉的声音,也可以发出响亮优美的高声或者是中音音色,扮演各种角色,协助演奏家完成任何的旋律使命,充分满足听众的各种听觉需求。

重奏是有别于独奏的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演奏者参与演奏的形式,参与演奏的成员同时演奏同一首乐曲,达到协调完美一致的地步。重奏演唱的场所主要发生在室内,演奏的声音不大,但是细腻明晰;重奏的形式有很多,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二胡、弦乐奏唱等,演奏家在奏唱时为保证乐曲的完美要对乐曲有统一的认识,把握好演奏的音准节奏,因为重奏对奏曲家有着严苛的考验,透过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能表现提琴演奏本身的深刻内涵。[2]

二、大提琴的新演奏形式的探索

现代大提琴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演奏手法层出不穷,各种新型的演奏方式都是对传统演奏方式的突破和创新,顺应了现代音乐发展的潮流趋势,拓展了大提琴演奏的上升空间,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除了传统的大提琴的独奏、协奏、交响曲,重奏形式,可以探索更多的大提琴演奏方式来丰富提琴演奏形式。

一场完美的小提琴演奏能让听众最大程度地感受提琴发出的音色以及奏唱家对提琴新准的把握,所以,现代作曲家为了追求各种突破传统提琴发音的效果,在演奏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可能利用提琴上发出的声音的部位制造声响,我们能听到各种有别于大提琴的奇声异响,这也使大提琴的演奏表现力得以提高。

在琴马上演奏是一种创新形式的演奏方式,用琴马在琴弓上拉奏,使琴马与弓毛摩擦产生声音,在琴马上的演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琴弓作用于琴马末端横向拉奏,一种是通过扭转手腕改变手腕的方向使得弓毛与琴马成竖直关系进行拉奏。这两种不同的拉奏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音色效果:横向拉奏的方式会发出一中微弱的模糊的气息,好像茶壶中的水在沸腾时发出的声响,也好似用口对着塑料瓶吹气发出的声响。相比之下,竖直拉奏的方式声音响亮,音量较大,其发出的声音比较刺耳、清晰响亮,和某些金属乐器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类似,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家可以随时调节弓毛和琴马的位置达到奏唱需求。[3]

拉弦板上的演奏是指将琴弓放在拉弦板上进行演奏,运用弓毛在拉弦板上进行摩擦,使拉弦板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响,拉弦板的较宽阔部位发出的声音较弱,像女人的哭泣声或者呜咽声,拉弦板较窄的部位发出的声音比较高,好似汽车从远处驶来发出的汽笛声,拉弦板的材质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演奏音响效果。

三、结语

大提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绽放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和绚烂色彩,不仅有独奏重奏协奏交响曲等传统的演奏形式,作曲家还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造出新的演奏形式,产生不同的音响和旋律效果。[4]另外,随着西方在大提琴创作上的多元发展和新音乐思潮的影响和渗透,听众对大提琴演奏的作品表现和演奏形式的全新诠释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和深层次的追求。总之,一个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不仅要掌握音乐作品中的演奏技法,更要掌握多元化的大提琴演奏形式,这也成为衡量大提琴演奏技术全面性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秋烨.大提琴演奏方法之研究[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5).

[2]黄钟.现代大提琴作品中的新演奏形式[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3).

[3]刘凤义.大提琴演奏技巧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

[4]王盼.论大提琴弓法指法编订在演奏中的价值[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3).

作者简介:何畔(1985—),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

猜你喜欢
大提琴创新
大提琴之味
小提琴和大提琴
怀抱大提琴的男人
杜普蕾和大提琴
杜普蕾和大提琴
动手去学